清除葬禮亂象,嚴禁低俗葬禮,杜絕農村白事怪象

倘若從小生活在農村,那麼對農村葬禮肯定不會陌生。

如果有老人過世,倘若與你家關係很近,那麼葬禮肯定是要參加的。

小時候的印象中,葬禮還是很純粹的。過世老人的眾多親友都從各地趕來,悲傷之餘,也能敘敘家常,然後按照習俗,給老人送葬之後再各自散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葬禮也慢慢地變了味了。

葬禮的動靜變得越來越大,請來的人越來越多,

悲傷越來越淡,歡天喜地的氛圍倒是越來越多!

清除葬禮亂象,嚴禁低俗葬禮,杜絕農村白事怪象

清除葬禮亂象,嚴禁低俗葬禮,杜絕農村白事怪象

清除葬禮亂象,嚴禁低俗葬禮,杜絕農村白事怪象

清除葬禮亂象,嚴禁低俗葬禮,杜絕農村白事怪象

好似喪禮的辦的大小直接與是否孝順掛了鉤,熱鬧程度與家裡的財富成了正比,老人的葬禮竟然成了相互攀比的場所。甚至低俗,惡俗的節目都成了葬禮的一部分。

原先,來弔唁的只需拿一刀紙即可;現在,花圈都是一人送上一個。

原先,按習俗給老人燒一些紙糊的金銀山;現在,紙糊的車子房子電視冰箱都有,倘若覺得這無可厚非,甚至聽說有給老人燒小三小四女秘書的。

原先,出殯的前一天要請兩三個吹喇叭的;現在,唱歌,哭靈成了標配,舞蹈蹦迪都參合了進來。

原先,來隨禮的人吃飯,吃飽即可;現在,一桌沒有十五六個菜,都不叫做席面。

記得小時候,倘若誰家老人離世的時候年紀確實大了,況且沒病沒災自然過世,又子孫滿堂的,這樣的我們都叫“喜喪”。意思是老人走得沒有遺憾沒有痛苦,家人不應該過於悲傷。這樣的“喜喪”上,倘若兒女家庭條件比較好,請戲班子唱一些母慈子孝的劇目,也是為人稱道的。

哪像如今,不管不顧地一味地要求熱鬧。有些地方直接把舞臺搭到了靈棚前面。

別說流行歌曲,歡歌熱舞了,有些低俗的節目都堂而皇之地在老人遺像前表演了出來。

靈堂上子女們都在悲傷哭泣,整個靈堂氛圍一片肅穆。而另一邊許多村子裡面的人熱熱鬧鬧地看錶演,一片歡聲笑語、載歌載舞。辦成了一邊白事,一邊紅事的氛圍。

最開始,出現這種情景,可能只是個別的,不通倫理,不按世俗規矩的人的瞎辦。但慢慢的,竟然形成了一種大操大辦的風氣。誰家不這麼辦,就是不孝,就是沒錢,就是不通事理。倒逼得有些明白的家庭也非大操大辦,並且為了取消低俗表演,只好在別的地方上“下本錢”。有的購買幾萬的棺木,有的修建佔地半畝的墓地,總之,“不能落在別人後面”。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越來越高,這種現象也愈演愈烈。起了大家的不滿,也引起的政府的重視!

終於,各地政府開始整治規範農村喪葬習俗,重新樹立肅穆的喪葬風氣。在尊重各地風俗習慣的基礎上,堅決地治理這些不良的風氣。

簡單的來說就是:

習俗不能丟,但惡俗必須改!

年後,再去農村參加葬禮,感覺就大不一樣了。

清除葬禮亂象,嚴禁低俗葬禮,杜絕農村白事怪象

靈棚,少了好多花裡胡哨的裝飾,更加莊重肅穆了。擺放的紙糊的葬品也少了許多。整個葬禮的時間也按照要求縮短了。從原先的動輒四五天,改成了現在的三天。隨禮吃飯也改成了十個人四個菜,剛好不浪費又吃得飽。那些鬧騰的節目也都取消了,整個送葬過程又回到了小時候的樣子,簡單肅穆。

習俗,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東西。或許時代不同了,人們的觀念不同了,習俗也在悄然地改變。社會發展了,確實有一些老的習俗不再合適了。

但是要改,也應向正確的方向改。

這個正確的方向不是說誰規定的,而是透過習俗的本質,習俗的由來,習俗的目的來確定的。

葬禮習俗本來是用來送別離世親人的,氣氛是肅穆悲傷的,目的是讓親友寄託哀思的。

變得攀比熱鬧,或是變得簡潔肅穆

,哪個更貼合葬禮的初衷,想必一目瞭然。

慶幸這種不正常的喪禮習俗能夠及時剎車。不然等我離世,遺像前一堆人載歌載舞,我怕是會“已死棺中怒坐起”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