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蓋世, 蒙冤千古的大明漢王朱高煦

一、從“武定”地名和南京“總統府”說起

瞭解山東歷史沿革的人都知道,山東歷史上曾有個“武定府”,其轄境相當於現今除鄒平、博興之外的濱州市的大部以及今濟南市的商河、德州市的樂陵、東營的利津以及已經歸併於淄博高青的舊青城縣等地。“武定府”設立於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是由明朝的“武定州”升格而來。而明朝的“武定州”則是在宣德元年(1426年)由樂安州改名而來。由此再加上民國年間延續稱“武定府”和改設“武定道”的幾年,“武定”之地名在山東延續時間長達近500年之久,因此可以說是山東歷史上影響非常大的地名之一。

功高蓋世, 蒙冤千古的大明漢王朱高煦

點選載入圖片

武定府(來源於網路)

但要說起“武定”地名的由來,我們卻不得不提起一個如今已幾乎已經被人徹底忘懷的歷史人物,那就是明朝永樂年間的漢王

朱高煦

。現在,他的名字,只有旅遊者在參觀南京的“總統府”時才會在導遊的介紹中聽得到。因為在這裡,參觀者會被告知,“總統府”其實是一個疊加著明、清和民國遺蹟的複合景點,這裡在1927年之後是中華民國“總統府”的所在,再早曾作為“太平天國”的天王府、清朝的兩江總督衙門,而其肇始之建則是明朝前期所建的漢王府——“煦園”。這個“煦園”,就是在明朝永樂年間被封為“漢王”的明成祖次子朱高煦的府邸,以其名的最後一個字命名。

功高蓋世, 蒙冤千古的大明漢王朱高煦

點選載入圖片

朱高煦畫像

熟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國曆代王朝和王侯貴族,要營建府邸,一般都不是隨意找一個什麼地方就可以興建的,都得透過看風水選定地址。南京“總統府”這個地方,應該也屬於一塊難得的有“天子氣”的“風水寶地”,不應該是一般王爺說選就可以選到的。漢王朱高煦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他在明初為什麼能夠在踞於“虎踞龍盤”的明朝京師中的如此一塊“風水寶地”營造府邸?他的生平以及以後的歸宿如何?他與山東的“武定”地名又有什麼關係呢?

要弄清這些問題,那就需要仔細地看《明史》,並從中找出答案了。

二、靖難戰爭,功高蓋世

歷經近六百年的歷史風煙,當年的漢王早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成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歷史人物。但凡仔細研讀過明史的人,依然可以從散亂的歷史記載中感悟到,這個漢王曾是明朝前期的一個叱吒風雲的重要人物,尤其在“靖難戰爭”中為明成祖

朱棣

奪天下立下過蓋世之功。縱觀整個明朝歷史,除去幾位最終做了皇帝的王之外,他以非凡的功勳和影響,堪稱明朝第一王。

當然,人們都知道,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正史”的二十四史,大都堅持和維護封建的正統觀念,以“成者王侯敗者寇”的立場記載歷史人物。但對漢王朱高煦的記載,就是將其以“反賊”來定位的《明史》,也無法磨滅其在“靖難戰爭”中所立的蓋世功勳,《明史》在《朱高煦傳》中記到:“漢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成祖起兵,……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徐輝祖敗燕兵於浦子口,高煦引蕃騎來,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兒當鼓勇再戰。高煦麾蕃騎力戰,南軍遂卻。”尤其是接下來的一句“成祖屢瀕於危而轉敗為功者,高煦力為多。”可以說是總括性地說明了朱高煦在幫助乃父朱棣奪得大明江山中的巨大貢獻。

功高蓋世, 蒙冤千古的大明漢王朱高煦

點選載入圖片

靖難戰爭

關於朱高煦的形象,《明史》《朱高煦傳》儘管說“漢王高煦,……性兇悍。……不肯學,言動輕佻”,因此 “為(明)太祖所惡”,但也描述了 “高煦長七尺餘,輕走喬,善騎射,兩腋若龍鱗者數片” 的高大、陽剛和英武形象。根據在〈明史〉其他章節反映出的情況,朱高煦絕對不是〈明史〉所刻意引導人們想象的一位鹵莽的武夫。從他在“靖難戰爭”開始之前非常果敢地盜取舅父徐輝祖的良馬,攜自己的兄弟迅速逃離南京,擺脫被建文帝當作人質的處境,以及在隨後的“靖難戰爭”中屢屢展示出的軍事才幹,應該判斷他是一位有智有勇也有專才的王子。對於《明史》所謂“高煦不肯學,言動輕佻”的記載,明末清初的學者錢謙益就有不同的態度,認為這是史家“嚴辭溢惡”,不可盡信,是成王敗寇的觀念使然。另據香港學者趙令揚先生考證,歷史上真實的朱高煦不僅詩作“成一代之規模”,而且書法“雄偉飛動”,可從一方面訂正正史中對朱高煦形象的歪曲和醜化。

三、父皇食言,鑄就悲劇

由於在“靖難戰爭”中朱高煦一直追隨朱棣鞍前馬後,並屢屢作出卓越貢獻,朱棣對他的這個二兒子一直鍾愛有加。據《明史》《金忠傳》、《楊士奇傳》等其他列傳記載:“帝起兵時,次子高煦從戰有功,許以為太子。” “初,帝起兵時,漢王數力戰有功。帝許以事成立為太子。既而不得立,怨望。”可以看出,朱棣確曾對他的這位功高蓋世的二兒子有所允諾。

另外從歷史史實來看,燕王朱棣即皇帝位後,很快就冊立了自己的原配徐氏為皇后,按說在冊立皇后的同時接著冊立太子,將本已被太祖朱元璋冊立過的長子

朱高熾

直接立為皇位繼承人,是符合封建王朝的嫡長繼承原則的,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在朱棣即位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從建文四年六月至永樂二年四月,近兩年),都沒有順理成章地明確立這位長子為太子。他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自己曾對二兒子朱高煦有過允諾,要“食”下如此“大言”需要有個過程。根據〈明史〉所反映的情況,最後,還是由於以解縉為代表的一部分文臣抓準了朱棣喜愛朱高熾所生的皇長孫

朱瞻基

的內心,在他面前極力誇讚“好聖孫”,才使朱棣從長遠計,沒有破壞封建社會的嫡長繼承製而另行冊立,直接將原世子朱高熾確立為太子,將朱高煦封為漢王。這一最終的決定也就註定了朱高煦日後的悲劇性命運。

功高蓋世, 蒙冤千古的大明漢王朱高煦

點選載入圖片

朱高熾畫像

在朱高熾被確立為太子之後,朱高煦難免會有情緒。看來他確曾憑藉當年“靖難”之功和乃父朱棣對他的愧疚之心,堅持留在朱棣身邊而不去雲南封地就封,也確曾有僭越之舉並幾次惹是生非,招致父皇的懲戒,最終於永樂十五年被徙封樂安州(治所在今濱州市所轄的惠民縣)。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叫做“樂安”的地方,在永樂之前稱為“棣州”,恰恰與永樂皇帝朱棣重名;而再往前推1600多年,秦始皇時曾在這裡設定“厭次縣”,這個“厭”同“壓”字,“次”為駐紮之意,是因當年秦始皇發現這一帶有天子氣,東巡駐紮以壓之而得名。看來永樂皇帝最後把居功自傲、心有不甘的漢王徙封於此,是寓有讖緯用意的。一是以威壓之,二是盼其樂安。

四、被指“謀反” 疑雲重重

從歷史記載中看,自永樂十五年朱高煦被勒令徙封樂安之後,一直沒再生事。七年後永樂帝駕崩,其兄朱高熾即位,始有其兒子朱瞻圻在京秘密打探和通報訊息之說。但朱高熾迅即藉機離間了其父子關係,並把朱瞻圻發配到鳳陽為祖宗守皇陵去了。同時厚待高煦,為他增添每年的俸祿,賞賜以萬計,又正式封高煦的長子為世子,其餘均為郡王。但根據後來發生的事情分析,這些舉措都有為朱高熾、朱瞻基父子做“仁至義盡”的鋪陳之嫌,也寓有策略性於其中。

朱高熾只當了10個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有記載說朱高煦曾密謀在朱瞻基自南京赴京城奔喪途中設伏兵截擊,因倉卒行事,沒有得逞。這種記載看上去沒有什麼充分的證據。

《明史》接著說:至朱瞻基即皇帝位,給高煦及趙王高燧的賞賜比其他府第更優厚。高煦每天都有奏摺奉上,並陳述利國安民大事。宣宗命有關部門按高煦說的辦,還回信感謝他。並對群臣說:“我爺爺曾對我父親說,我叔叔有野心,應該防備他。然我父親待他特別優厚。如今他說的,全是誠心話,看來他已經洗心革面,我為什麼不聽他的話呢。”所以,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只要高煦有要求,宣德皇帝都儘量按他說的辦。因此高煦更加自我張狂。

功高蓋世, 蒙冤千古的大明漢王朱高煦

點選載入圖片

宣宗朱瞻基

以上這段話牽強得很,是明顯帶有“宣德皇帝更為仁至義盡,朱高煦不知天高地厚”定向的。試問,按這段話的記述,朱高煦自我張狂的原因不是他對朝政的建議被宣德皇帝採納並得到豐厚的回報嗎?他幹嗎要反?

隨後,《明史》中又羅列了一系列朱高煦謀反的“事實”,為宣德元年八月宣德帝親率大軍征討提供依據。但可疑的是,《宣宗本紀》中記載朱高煦“反”是八月初一,宣德帝親率朝廷征討大軍抵達樂安的時間是八月二十,在這二十天內,已“反”的朱高煦竟然沒有大的舉動,而是傻傻地據守一個彈丸小城,當朝廷大軍兵臨城下後,朱高煦卻沒怎麼抵抗就於八月二十一自己出城投降了。這怎像一個“性兇悍”、身為武將並親歷過當年的“靖難戰爭”、極富軍事經驗、有可能深知反叛須以野戰制勝之道理,尤其善於設伏截擊的漢王所為?由此,我們有理由懷疑,所謂漢王朱高煦的反叛有可能是明史上的一件疑案。

功高蓋世, 蒙冤千古的大明漢王朱高煦

點選載入圖片

漢王朱高煦

五、奮力一腳,浴火焚身

朱高煦“投降”之後就被宣德帝押回北京,廢為庶人,關押在如今北京紫禁城內太和門廣場西南的一溜牆根附近一處被稱做“逍遙城”的地方。有記載說,他被囚禁後,曾有孫貴妃為宣德帝生了第一個皇子而“大赦天下”,還有叔父寧王朱權為之說情,但他都沒有獲得赦免。幾年後宣德帝去囚牢中視察,他以“箕踞”姿態表示蔑視,而當宣德帝對他斥責時,他冷不丁出腿將宣德帝摔倒在地。宣德帝惱羞成怒,命幾個大力士抬來一口三百多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反扣在裡面,但朱高煦依然能把銅缸頂起,力圖擺脫。宣德帝竟又命人以木炭將其堆埋,然後點起火來,將他的這個桀驁不遜的夙敵、曾經為他祖輩的江山基業出生入死立下過汗馬功勞的親叔父活活燒成了一堆灰燼。此一幕可以說報應性地反演了早年身為叔父的朱棣把侄兒建文帝逼進南京皇宮大火的歷史鬧劇。

功高蓋世, 蒙冤千古的大明漢王朱高煦

點選載入圖片

應該說,上面這段記載倒符合朱高煦的剛烈性格。根據朱高煦最後的這種暴烈的表現,我們完全可以設想,他可能當初並沒有謀反,而是掉進了其侄兒皇帝為之預設的一個“局”中。作為一個曾叱吒沙場的蓋世武將,沒拼搏一下就被陷於“謀反”冤獄,成為籠中之虎,其怨怒和憤恨自然壓抑已久,怎能不在見到其冤獄的始作俑者、他的仇敵時集中爆發出來?哪怕就此赴死,結束其已被黴運覆蓋的生命。

反過來,就漢王“謀反”這件事,我們從宣德皇帝方面可以找到一些先發制人、主動出擊的理由。一則,宣德帝與朱高煦之間確有積怨,且早有面對面的交鋒。《明史》在朱高煦傳中特意記載了這樣一個情節,說當年成祖曾經讓朱高煦隨太子朱高熾一道拜謁孝陵。朱高熾因身體肥胖,又有腳病,讓兩名宦官扶著走還常常跌倒。朱高煦在後邊說風涼話:“前面的人摔跟頭,後邊的人就知道警惕了。”當時身為皇太孫的朱瞻基馬上在他後邊說:“更有後人知道警惕呢。”高煦回頭一看,不免臉上失色。這段記載暗寓著朱瞻基對朱高煦的記恨和將來的報復。二則,有前車之鑑。當年明成祖作為燕王,從年輕的侄兒朱允炆手中奪取了皇權。漢王朱高煦的性格、經歷都與成祖非常相象,而且直接參加了襄助父王奪取江山的戰爭,軍功更顯,對爭得皇位的貢獻更大,因而氣勢一度也更盛。為避免歷史的一幕重演,宣德帝先發制人,可消弭禍患於未然,不但可以雪掉自己多年之恨,而且無須付出更多代價。三則,削除漢王可收“殺猴儆雞”的震懾之效,使原本也不馴順的趙王朱高燧等俯首聽命,然後施以懷柔,更可彰顯皇帝的寬容仁愛,同時更證明漢王是咎由自取。事實上,在平定漢王之後,朱瞻基也的確是這樣做的。

功高蓋世, 蒙冤千古的大明漢王朱高煦

點選載入圖片

明史

至於如何羅織罪名、構陷成獄,這是明朝自朱元璋以來屢試不爽的強項,對宣德帝和他的一批老謀深算的朝臣來說應該不成問題。歷史記載中透露出的一些牽強感,似可印證此說。

六、叔侄爭位,隔世相報

明朝前期,先後發生了兩次叔侄之間爭奪皇位的鬥爭,一次是作為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的燕王朱棣發動“靖難戰爭”,與嫡長系統的侄兒朱允炆爭奪皇權,結果是叔勝侄敗;一次是作為成祖朱棣第二子的漢王朱高煦“反叛”,被嫡長系統的侄兒朱瞻基武力平定,結果是叔敗侄勝。

在思古之幽情中,筆者突然聯想到宣德以來就聞名於世的著名的宣德朝美器“宣德爐”,這種據說以當時暹羅進貢的風磨銅鑄造的精美銅器,一眼望去就有非同凡響的靈光,而且鑄量極其有限,或許裡面就摻進了焚有漢王骨胝的那個銅缸吧。

最後迴歸本文的主題,朱高煦儘管幫助父親打下了江山,讓登上皇帝寶座的父親以永樂大帝的英名名垂青史,但自己最後卻被自己當了皇帝侄兒作為“反賊”武力平定了。他以自己的悲劇性命運與幸運的父親相映襯,最集中地詮釋了古代社會“成者王侯敗者寇”的歷史法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