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第一批月壤分配沒有清華、北大?

這次能夠分配到月球土壤樣品的4所高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

全都是在地質學、地球學和行星科研等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在接受答辯時更有優勢的高校。

首先來看兩所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由清華、北大、唐山交通學院、北洋大學等校地質科系合併而成,名為北京地質學院,後來外遷,最後定址武漢,由此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1987年武漢地質學院及其北京研究生部更名,分別稱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總部設在武漢,2005年大學總部撤銷,兩個校區獨立辦學,但仍以一箇中國地質大學整體進行建設,兩個重點專業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地質學一級重點學科排名全國第一,是地球科學領域ESI前1‰的學科。

這次分配

月壤

中,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獲得141。2mg,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得200mg。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主要科研人員為地球科學學院汪在聰教授和何琦教授;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由李曙光院士團隊負責,該校的同位素地球化學實驗室

計劃開展這些月岩樣品分析,揭示月球的成分演化歷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了81。1mg的月壤,得益於中科大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強大的資源,

該學院擁有3名中科院院士,承擔多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專案,空間物理、地球化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

中科大將以月球形成和演化重大科學問題為牽引,開展樣品分析和研究工作。

中山大學獲得500mg,比其他三所高校加起來都要多,而團隊負責人是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青年才俊肖智勇副教授。

這個學院成立於2015年10月,位於珠海校區,這次中大大氣科學學院承擔重任,與高校的提早籌劃有關。

目前,中大

擁有一支長期從事行星科學研究的隊伍,在月球地質演化領域有十餘年的研究積累

2017年,

中大

成立了空間與行星科學系,並陸續引進了一批深度參與國內外行星探測任務的青年才俊,

已有大量的原創性的理論認識和實踐積累,將圍繞月球的撞擊過程和撞擊歷史展開研究。

月球樣品科研價值巨大,每一粒樣品都彌足珍貴,當然是優先分配給更有實力的科研機構,清華、北大在這方面明顯不佔優勢。

為什麼第一批月壤分配沒有清華、北大?

點選載入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