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12年一次的交配, 其它時間都基本靜止, 它們是地球上最懶的生物

我們常常用“好吃懶做”這樣的詞語來形容豬,在各種動畫片裡,也經常看到豬被塑造成一個愚笨懶惰的形象。但是實際上,豬並不是一種懶惰的生物,尤其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野豬,它們經常要為了覓食四處奔走,甚至擁有出色的運動能力,有很多缺少鍛鍊的人類可能都比不過它們。

Tips:家豬是野豬被人類馴化後所形成的亞種,獠牙較野豬短,是人類所馴養的家畜之一,一般來說,家豬是指人類蓄養多供食用的豬種類型。

那麼,地球上最懶的生物到底是什麼呢?可能會有人說是

樹懶

,因為它的名字裡就帶了個“懶”字,再加上前幾年風靡的《瘋狂動物城》,已經讓樹懶慢吞吞的形象深入人心了。而且,樹懶本身的確是一種很“懶”的動物,它平均一天也就移動1米左右。可是,世界上還有比樹懶更“懶”的生物,那就是洞螈。

地球上最懶的生物究竟是什麼

在地球上,沒有多少生物可以多年不進食也不運動,但是,洞螈就能夠做到。洞螈是一種兩棲動物,原產於歐洲,生活在洞穴深處,因為長有前爪和後爪,它的外形看起來很像傳說中“龍”的幼崽,因此又被稱為“小龍”。洞螈可以好幾年都保持靜止不動,但仍然好好地活著。

除12年一次的交配, 其它時間都基本靜止, 它們是地球上最懶的生物

點選載入圖片

Tips:洞螈由於它的身體呈灰色、粉紅色,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當地居民將它們稱為“人魚”。此外,它是歐洲唯一一種穴居的脊索動物,斯洛維尼亞的舊貨幣上,有洞螈的圖樣。

洞螈又被叫作盲螈,因為它們沒有可視能力。這種雙眼失明的生物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水下生活長達一個世紀,在它們生活的環境中沒有天敵存在。當洞螈決定進食的時候,它們會把小蝦和蝸牛作為食物。

生活在黑暗環境中的洞螈體內沒有色素沉澱,所以周身呈現出一種粉白色,看起來很是可愛。在沒有視力的情況下,它們是透過面板上的感覺器來判斷獵物的位置的。洞螈對光十分敏感,更神奇的是,它們能夠感知到電場和磁場。

Tips:蝸牛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

曾經有

科學家

來到黑塞哥維尼亞水下的洞穴中研究洞螈,這項研究持續了八年多。每次,研究人員都會潛入到水下的自然棲息地,用手抓住洞螈給它們做上標記,然後再把它們放回原處。這是為了更方便地觀察它們的活動,從而確定這種生物的運動模式和空間模式。結果,研究人員發現,洞螈只會靜靜地待在原地,什麼都不做,甚至連動都不會動一下。

不過,科學家們認為,這項研究不僅僅是為了觀察洞螈在水底保持靜止,而是能夠更好地幫助人類瞭解這種脆弱的水下生態系統,並且意識到人類活動對這種生態系統以及生活在這裡的生物的嚴重影響。洞螈的繁殖週期非常長,所以種群擴張的速度很慢,而這種水生洞穴群落中的頂級捕食者也比其他生態系統要更脆弱,所以人類活動很容易就可能會破壞這裡的生態平衡。

除12年一次的交配, 其它時間都基本靜止, 它們是地球上最懶的生物

點選載入圖片

Tips:生態系統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

實際上,洞螈十分擅長游泳。它們本可以四處遊動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生存環境,但是它們並沒有這樣做。在黑塞哥維尼亞進行的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在2010年標記了7只洞螈,在2016年又標記了19個洞螈。每當他們標記一隻新的洞螈,他們都會去觀察上一次標記的洞螈移動了多遠的距離。在整個過程中,研究人員進行了37次調查記錄,最終發現只有3只洞螈的移動距離超過了20米。

其中,有一隻洞螈有2569天都保持在同一個位置,換算下來已經超過了7年。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蠑螈可以在 7年間不吃不喝,並且完全保持靜止。據說它們只有在進食和交配時才會移動,其餘時間基本上是靜態的。雖然交配可以提高洞螈的活動能力,但它們真的很懶,就連交配週期也長達12年。

Tips:游泳Swimming ,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產生向上漂浮,憑藉浮力透過肢體有規律的運動,使身體在水中有規律運動的技能。

這實際上是洞螈棲息地食物數量不足造成的。如果沒有足夠的食物,那麼它們只能透過減慢新陳代謝和限制運動來節省能量。

洞螈至少有1500萬年的歷史,只是由於其生存的環境十分隱秘,所以一直沒有被人類發現。人類最早發現洞螈是在1768年,當時,一位奧地利醫生和他的科學家一個朋友在山上偶然發現了這種生物的存在。

除12年一次的交配, 其它時間都基本靜止, 它們是地球上最懶的生物

點選載入圖片

Tips:奧地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加入歐盟,同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開始使用歐元。

由於常年生活在洞穴深處,食物來源很少,所以洞螈通常以蝸牛和螃蟹為食。但是洞螈捕捉到食物後不會咀嚼,而是直接吞嚥,這樣可以用充分的時間去消化食物,因此它們具有超強的抗飢餓能力。

洞螈特殊的自我修復能力

洞螈除了不吃不喝也能生存之外,還具有一種特殊的自我修復能力。1863 年,法國探險隊將34條洞螈運到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把它們送進了實驗室。其中,有5只雄性洞螈和1只雌性洞螈被交給了法國動物學家奧古斯特·杜梅里爾,杜梅里爾成功地讓它們在實驗室中繁育出了後代。

除12年一次的交配, 其它時間都基本靜止, 它們是地球上最懶的生物

點選載入圖片

Tips:洞穴即在土中、在峭壁上或在小丘裡挖出來的空間,尤指有洞口通到地表面的天然地下室。通常由水的侵蝕作用,或是風與微生物等其他外力的風化作用形成。

此後,杜梅里爾向歐洲各地的機構和個人都贈送了洞螈。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各種實驗室都開始進行洞螈的人工繁育,使它成為了最古老的人工繁育實驗動物種群。

在過去的150年裡,許多實驗都為我們提供了有關洞螈再生和癒合能力的資訊。例如,被截肢的洞螈肢體能夠完全再生,即使經過多次截肢,它們的功能也與原始肢體一樣。而且,洞螈的細胞非常清楚需要重新生長的結構:當手臂從肩部的位置被截肢時,它的整個手臂都會重新生長。但是當手臂在肘部被截肢時,只有下臂和手掌會再生。當手臂在手腕處被截肢時,只有手掌會再生。

除12年一次的交配, 其它時間都基本靜止, 它們是地球上最懶的生物

點選載入圖片

Tips:人工繁殖指在人工控制條件下促使親體的性產物達到成熟、排放和產出,並使受精卵在適宜的條件下發育成為苗種的過程。

隨著其他基礎實驗的進一步深入,科學家們發現了更神奇的現象。當他們把再生組織從截肢的左肢移植到截肢的右肢時,洞螈居然長出了三條新的肢體,其中兩條是所謂的“多餘肢”。但更令人驚訝的是,洞螈可以接受在頭部進行的移植手術,並且不會出現器官排斥的問題。

對於科學家來說,他們需要解決的是,為什麼這種再生能力能夠在洞螈身上發生作用,而無法在哺乳動物身上出現。拿人類來說,一旦身體上出現了這麼嚴重的組織損傷,那麼就會迅速形成疤痕,在這樣的情況下,組織是無法再生的。

除12年一次的交配, 其它時間都基本靜止, 它們是地球上最懶的生物

點選載入圖片

Tips:軟組織的損傷可因急性損傷和慢性積累性損傷而導致出現頸肩背腰腿及四肢的不同情況、不同程度的症候,近幾十年來,發現許多病症的很大部分來源於軟組織的肌肉、韌帶、筋膜等。

而洞螈卻能夠修復深層的組織,同時不在表面上留下任何疤痕。透過研究發現,這和洞螈的胚芽細胞有關。在洞螈受傷後,胚芽細胞會覆蓋住傷口,並且在上面長出新的肢體。而且,有一種名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在哺乳動物體內和洞螈體內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這種細胞會導致哺乳動物組織受損後形成疤痕,但是它在洞螈體內能夠避免再生過程中出現炎症。

研究人員煞費苦心地破譯了分子如何協調洞螈肢體再生,瞭解到是某些微RNA賦予了洞螈這種再生能力。儘管如今仍然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但是再生生物學家研究的動物並不僅限於洞螈。成年小鼠和人類之間的組織可以再生,但是這種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喪失。研究人員認為,人類本身是具有再生能力的,只不過需要一種方式去喚醒它。

除12年一次的交配, 其它時間都基本靜止, 它們是地球上最懶的生物

點選載入圖片

Tips:免疫細胞是指參與免疫應答或與免疫應答相關的細胞。免疫細胞可以分為多種,在人體中各種免疫細胞擔任著重要的角色。

洞螈對我們研究再生的意義十分重要,儘管它並不是唯一具有再生能力的生物,但是它是最適合作為研究模型的。同時,洞螈是兩棲動物中最大的胚胎,還能夠用於幹細胞研究。

洞螈的生存現狀

如今,洞穴蠑螈已經成為了一個隨處可見、甚至小有人氣的生物,因為它擁有與大多數兩棲動物截然不同的外表。在人們的認知裡,兩棲動物往往是冰冷的,觸控起來手感也十分黏膩,容易讓人背後冒出一層冷汗。然而,洞螈卻長著一張可愛的娃娃臉,腦袋兩側有粉紅色的羽毛狀鰓飾,臉上的表情看起來甚至像在微笑。在網上點開關於洞螈的資訊,往往能看到人們在評論中大呼可愛。

除12年一次的交配, 其它時間都基本靜止, 它們是地球上最懶的生物

點選載入圖片

Tips:胚胎是懷孕最初兩個月內的幼體。囊胚、胚的早期發育和胚胎髮育是一個連續過程。在體節時期,三個胚層都發生了變化。

在日本,洞螈會被作為一種寵物在家庭中飼養,而且這種現象相當普遍。在一部分餐館裡,洞螈是一種食材,經常會在被油炸之後端上餐桌。在各地的實驗室中,洞螈幾乎可以被稱為兩棲動物界的“小白鼠”。在我們的生活中,洞螈這種生物似乎出現得相當頻繁,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那些生活在自然界中的洞螈其實一直處於危險之中。

一般情況下,洞螈生活與亞得里亞海附近迪那利克阿爾卑斯山的水洞中,通常位於石灰岩洞穴的入口處。這些水域富含氧氣,pH值呈弱酸性,溫度保持在5至15攝氏度之間。亞種黑洞螈則生活在稍微溫暖一些的水域中。水溫也決定了洞螈的出生方式以及幼蟲的生長速度。

除12年一次的交配, 其它時間都基本靜止, 它們是地球上最懶的生物

點選載入圖片

Tips: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脈,同時也是是個巨大的分水嶺,歐洲許多大河如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等均發源於此。

雖然洞螈在狹小的棲息地中沒有天敵,但它很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它對化肥和殺蟲劑等汙染物很敏感。儘管人類在接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以來,已經努力透過法律保護它,但仍然有許多人捕捉洞螈作為寵物在市面上出售。而且,洞螈還有被同類吃掉的可能。

科學家們認為,除了那些生活在實驗室和動物園裡的洞螈之外,如今在野外生存的洞螈還有幾百條,只不過由於棲息地太過隱蔽,所以很難找到這種動物的蹤跡,同時也無法準確地調查到它的生存情況。在斯洛維尼亞,洞螈被認為是龍的後代,人們曾經還將它的形象印在了硬幣上。

除12年一次的交配, 其它時間都基本靜止, 它們是地球上最懶的生物

點選載入圖片

Tips:汙染物是指進入環境後能夠直接或者間接危害人類的物質。種類很多,危害很大還可以解釋為:進入環境後使得環境的正常組成發生變化,直接或者間接有害於人類的物質。

但是洞螈在這個國家的生存環境並不友好,最嚴重也最明顯的就是周邊工廠和城鎮中人類的活動對水源造成了汙染,這導致洞螈的棲息環境遭到破壞,極大影響了這種生物的正常生活。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之下,洞螈已經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等級為易危。

小結

世界上最懶的生物不是放假回家的學生,而是長著一張娃娃臉的洞螈。它寧願在原地不吃不喝待上7年多,也不願意挪動一步。只有在為期12年一次的繁殖期時,這種生物才願意稍微動兩下。而且它和樹懶不同,它是具有快速移動的能力的,只是它不願意動而已。

Tips:樹懶是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動物的通稱,哺乳動物,共有2科2屬6種。形狀略似猴,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所以叫做樹懶。

這種生物的外形十分可愛,但是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歸根到底還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後果。洞螈的情況和其他生物還有所不同,它生活的地方過於狹窄和隱蔽,人類很難進入,因此也無法精確調查到它們的生存現狀。儘管實驗室中已經成功人工繁育出了洞螈,但是野生洞螈具有人工培育的洞螈無法比擬的意義。因此,我們仍然要抓緊時間採取措施,對洞螈的棲息地進行保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