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繞太陽轉, 速度毫秒不差, 但是, 軌跡是橢圓的, 說明有個力干擾, 這力來自何方?

地球繞太陽轉, 速度毫秒不差, 但是, 軌跡是橢圓的, 說明有個力干擾, 這力來自何方?

點選載入圖片

這是一個缺乏基本常識的問題。

首先地球執行毫秒不差是什麼意思?地球每年的執行都在發生著變化,如果嚴格的說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

地球實際上不管是

公轉

還是自轉都是從快到慢的,而且還在慢下去。一項研究認為,在地球形成不久的40億年前,1年為1460天,13億年前1年大約500天,4。4億年前的奧陶紀1年大約412天,4。2億年前1年是400天,3。7億年前的中泥盆紀1年將近398天,如今1年僅為365天。

地球自轉每天的時間也一直在變化著,距對100年地球自旋時間的統計分析,每天慢了千分之1~2秒,也就是1~2個毫秒,這就是打破了問題毫秒不差的論斷了。為了彌補這種變化,科學界從1972年到2012這40年間,增加了25個閏秒。也就是這40年,地球每年慢了0。6秒,一共慢了25秒。

現在的1個迴歸年確定時間為365。242199174日,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並不是地球每年轉動毫秒不差,而是根據121個迴歸年的平均值計算出來的結果。同理,一個

恆星

年為365。25636個平太陽日,或365日6時9分10秒,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是目前的標準紀元,即J2000。0, 以Terrestrial時2000年1月1日12:00作為起始計算的。

在科學探索和研究中,為了準確確定光年等尺度,一般採用儒略年,即把每年定為365。25天,也就是31557600秒。

地球繞太陽轉, 速度毫秒不差, 但是, 軌跡是橢圓的, 說明有個力干擾, 這力來自何方?

點選載入圖片

執行軌跡橢圓是天體的基本執行規律。

所有的天體執行都受到各種各樣外力干擾,比如地球的執行最大的外力就是太陽,是在太陽引力作用下執行的,太陽引力是其主要干擾;同時地球執行還會受到來自金星、月球、火星、木星的干擾,甚至還收到太陽系以外的恆星干擾,這個執行軌道就是在這些複雜因素下形成的。

行星

執行過程中,正圓軌道才是一種特殊的執行軌道。這種執行軌道條件要求極其苛刻。首先必須摒棄掉太陽系所有行星和各種天體,只留下一個太陽和地球,甚至距離太陽較近的恆星也要移除到更遠的地方;其次地球的能量和動量必須滿足一定條件,就是在任意時刻地球的動能Ek和勢能Ep的關係必須滿足Ek=-Ep/2;或者說Ek=-Ep/2時,地球運動方向垂直於日地連線,這種關係必須永遠保持下去,一點小的擾動就會發生改變,使這個正圓軌道變成橢圓。

而橢圓軌道才是宇宙中廣泛存在的軌道,因為橢圓軌道是任何天體對附近天體引力的折中。我們宇宙充滿了各種天體,而且理論上引力是無限遠的長程力,任何天體都不可能鼓勵的存在於一種單獨的引力影響中。

行星是在恆星形成後殘留的渣滓中聚集而生成,開始生成就受到各種撞擊和相互軌道的引力攝動,因此一開始就不可能是一個正圓形。橢圓軌道執行符合開普勒三定律,即:

1。 所有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2。 行星的向徑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

3。 所有行星軌道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週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地球繞太陽轉, 速度毫秒不差, 但是, 軌跡是橢圓的, 說明有個力干擾, 這力來自何方?

點選載入圖片

地球執行軌跡還會一直變下去。

這個世界萬事萬物都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永不停歇。如果這個世界一切都停止了,這個世界也就死亡了。

地球軌道與太陽的距離和地球本身的自轉公轉時間也在繼續的變化著,趨勢就是漸行漸遠,時間越來越長。俄羅斯科學院的葉蓮娜·皮季耶娃曾作過一個詳細分析,它研究了1913年到2003年的31。7萬份記錄,結果發現地球沒1個世紀與太陽平均距離拉開了7米左右。這就是說1億年後,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要遠7000千米。

而地球自轉時間也有長期減慢的趨勢,這種減慢的速率約1個世紀1~2毫秒,約35000年增長1秒。這樣1億年一天會增長2857秒,10億年就是28570秒,每天就有約32個小時。

這種變化的機制很複雜,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說法,大概涉及的原因有宇宙膨脹、太陽質量不斷減小導致的引力減弱、月亮與地球引力潮汐互動等多方因素,各項研究也有繼續商榷和提升的空間,在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說來說去,無非就是要說明地球和宇宙執行都不是一成不變毫秒不差的,而是不斷變化但又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既不要陷入神秘的泥潭,也不要輕易的下一個結論。

就是這樣,感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