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落戶北京, 小米汽車站在風口上等起飛

總部落戶北京, 小米汽車站在風口上等起飛

點選載入圖片

定了!小米

汽車

安家北京。

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登記資訊顯示,小米汽車有限公司已於9月1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工商註冊,登記住所為

北京市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創十街15號院5號樓8層816室。這意味著,小米汽車總部正式落地北京。

總部落戶北京, 小米汽車站在風口上等起飛

點選載入圖片

小米汽車被多城市“爭搶”

自小米官宣造車以來,就成了業內的“香餑餑”,多城多地紛紛“爭搶”小米汽車。

早在3、4月份,就有熱心市民在武漢、西安的城市留言板上留言,希望自己的城市積極爭取小米造車專案。3月31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在武漢城市留言板回覆市民稱:該區高度重視小米官宣造車事件,已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將主動、熱情對接小米,爭取合作可能性。

武漢的確一度成為小米造車落地呼聲最高的城市。

雷軍

就曾多次表示,“我是湖北人,在武漢上了四年大學,對武漢感情很深。”但在7月份,又有安徽高新技術產投訊息人士稱,“合肥和小米正在洽談,小米有望落戶合肥,但具體的招商引資政策尚不清楚。”

隨後,小米再被曝出在北京和上海大規模招聘汽車行業人才。一時間,小米汽車將落戶何地顯得撲朔迷離。特別是前不久的小米釋出會上,雷軍用萬字演講與觀眾聊起了自己的產品,卻唯獨沒有提到造車,這也讓眾人對小米造車更加好奇。

奧緯諮詢Oliver Wyman 全球董事合夥人張君毅認為,小米汽車受各城市追捧並不意外。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聚集龐大的上下游產業鏈,需要大量人才、勞動力和先進的製造能力,加之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方向,對於當地的經濟和綜合實力發展都會是強力和長期的帶動。

而且,李斌、李想等網際網路創業者相對成功的案例,給了人們很大信心,加上小米在供應鏈、產品理念、粉絲營銷等方面優勢,特別是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從一個網際網路創業者成為國內手機行業的領軍人物,很多人希望他能將一路走來的成功經驗再引入到汽車領域。“雷軍對這一次創業足夠認真,使人們對小米造車抱以了非常高的期待。”張君毅說。

總部落戶北京, 小米汽車站在風口上等起飛

點選載入圖片

落戶北京,優勢得天獨厚

輾轉多地,煞費苦心,小米汽車最終落戶北京,既令人感到意外,卻也是意料之中。

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獨立研究員曹廣平認為,小米是在全球汽車產業向智慧電動化發展的大趨勢下,國內外造車新舊勢力經過政策鼓勵、財政補貼、市場競爭,尤其是使用者對電動汽車產品有一定認可度、行業處於上升期的時候,加入造車行列的。優勢在於市場剛剛開啟,有先前造車新勢力在市場上成功的經驗和教訓可以參考,但另一方面競爭壓力也很大,後來者居上是很有難度的。

而在這個時候,小米選擇北京而不是上海、合肥等城市做為造車總部,一是因為靠近小米北京總部,便於採用小米原來總部的管理方式,複製出一個汽車業務;二是落戶北京,可以直接擁抱首都這個新能源汽車的最大的政策性市場,並且造車新勢力在北方城市也較少布點;三是恰當使用了北京吸引車企投資的有利政策;四是充分利用北京的科技和管理方面的人才優勢。

的確,北京在產業支援以及人才方面均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清華大學堪稱自動駕駛領域的“黃埔軍校”,國內多家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創始人、高管都曾在清華大學就讀。另外,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也都是國內主要的自動駕駛行業人才培養基地。而目前新興的造車企業,也包括傳統車企,在智慧電動汽車方面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便是新興技術人才的引進。落戶北京,無異於佔據了智慧化發展的人才大本營。

曹廣平進一步指出,今年早些時候,汽車圈內曾有“北京市可能會接納一個外資車企和新勢力車企”的傳聞,目前戴姆勒與福田的合作已經進駐京北,小米也進駐京南,似乎正驗證了這一說法。這對於北京的汽車產業是一個不小的促進,甚至是對前幾年北京某些造車新勢力衰敗以及出走的一個彌補。

總部落戶北京, 小米汽車站在風口上等起飛

點選載入圖片

小米站在風口等待起飛

一個好的城市,的確可以推動一個產業的發展。尤其小米造車,並非淺嘗而已。

雷軍曾對外表示:“從2013年時就對電動汽車行業產生濃厚的興趣,至今為止已經投資了近10家智慧電動車領域的公司。”早些年,雷軍還曾拜訪過馬斯克,並被馬斯克的人格魅力深深震撼,歸國後說:“他做了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

為了實現“用高品質的智慧電動車,給全球使用者帶來智慧生活,將形成從個人裝置到智慧家庭、智慧辦公,再到智慧出行,為米粉全方位全場景的提供智慧生活”的宏偉願景,自宣佈造車至正式註冊公司的5個月間,小米汽車團隊繼續進行了大量的使用者調研和產業鏈考察,調研訪談2000多次,拜訪並深度溝通交流十多家業內同行及合作伙伴,收購了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深動科技(DEEPMOTION TECH),重點充實汽車相關技術和人員的力量。

此外,小米還投資了禾賽科技、縱目科技、蜂巢能源、贛鋒鋰業等公司。據雷軍透露,自啟動造車後,小米汽車已經先後收到了超過2萬份簡歷,目前小米汽車團隊已精挑細選,組成了約300人的團隊,未來團隊還將繼續擴張。

曹廣平認為,目前小米汽車坐鎮北京,投資汽車領域的幾筆收購以及人事安排已經在同步進行,透過這些動作可以看出,小米造車還不僅僅是“小愛上車”的思路,背後的野心分明是在現有米粉基礎上,吸引更多新能源智慧汽車粉絲向小米轉化。尤其是幾筆類似鐳射雷達等Tier1業務的收購,證明“小愛上車”必然要向“小愛駕車”的方向迅猛發展。當然,產品如何還需新舊“米粉”綜合評判。

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也很看好小米汽車的發展前景。他分析,首先是小米資金充足,眾所周知,已經取得成功的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都遭遇過缺錢的困境,有這些先例,小米已經準備了充足的資金或者有籌集資金的方法,才宣佈進入造車領域;其次,小米在軟硬體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完全匹配智慧汽車的發展方向,成為其最大賣點;最後就是小米自帶流量,不缺乏關注和粉絲,對銷量亦有很大幫助。

總部落戶北京, 小米汽車站在風口上等起飛

點選載入圖片

創新不易,小米剛做好了1%

落地北京,小米汽車邁出了堅定的第一步。但正如雷軍所說,創新非常不容易,好了1%,往往需要增加100%的成本!無論是繼續做小米手機還是研發小米汽車,想要繼續保持創新的確不容易,尤其是後者,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還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而雷軍依然充滿熱情,願意賭上自己過去所有的戰績和榮譽,為了小米汽車而戰。這背水一戰,曹廣平看來,在特斯拉、蔚來等頭部造車新勢力用“激進的智慧化來拉動電動化”一定程度上遇阻的情況下,小米汽車的智慧化和電動化道路,可能會走得更平穩,這對小米來說是機遇,但也是風險。

面對十倍、百倍於智慧家居裝備業務體量的汽車業務,等到小米汽車上市,可能完全錯過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期,而要全憑後期整合的運營能力來闖過融資關、量產關、產能爬升關、使用者認可關、售後服務關等,“小愛變大AI”,路程將足夠艱險和刺激。

但這不正是創新的意義嗎?至此,造車新勢力在北、上、廣及附近城市均有分佈的態勢已經基本形成,並註定向深入發展,造車新勢力似乎開始進入2。0時代。“機會、資源、資金都在這裡,能不能造好車就要看天時、地利與人和了。不能說小米一定成功,但至少小米是這批造車新勢力中,大家比較看好的一個。”張君毅說。

他進一步指出,當然,造車是一個長跑,還是要尊重產業規律,更紮實地以長線思維去考慮;也希望資本在熱情投資汽車產業的同時,更關注關鍵零部件等底層技術難題,杜絕產業化危機的再次出現,透過此輪汽車產業的井噴,補齊中國在核心技術專利方面的短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