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造車夢或變儲能夢!

8月31日,

格力電器

宣佈,將透過司法拍賣以約18。28億元的價格競得銀隆

新能源

約3。36億股份,佔銀隆新能源總股本的30。47%。本次交易完成後,銀隆新能源將成為格力電器的控股子公司。業界驚呼“董明珠造車一去不回頭”。

格力收購銀隆真的是隻是為了造車嗎?筆者從其銀隆的專利發展和技術路線看來,格力之於銀隆的期望應該不完全是造車,而是在新能源領域的儲能上。

格力造車夢或變儲能夢!

點選載入圖片

銀隆新能源是誰?

銀隆新能源是國內少有的形成了從鋰電池材料、鋰電池、模組/PACK動力總成、新能源整車、儲能系統裝置到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回收的閉合式迴圈產業鏈的綜合性新能源產業集團。

聽起來銀隆似乎打通了新能源產業鏈,但是其真正的主營業務、核心技術到底在哪裡?

透過(圖1)智慧芽全球專利資料庫檢索平臺檢視銀隆新能源近20年的

專利申請

趨勢並結合新聞發現,在起步階段主要是透過資本運作掌握全球

鈦酸鋰

材料生產技術,所以前期的專利申請量很少。但是從2016年開始董明珠注意到了銀隆,聯合萬達、京東入股銀隆,並獲得企業的實際控制權。透過大量的申請專利打造其本身的專利壁壘,但透過(圖2)看出,銀隆的專利申請還是以實用新型專利為主,發明專利為輔。與其他的電池廠商相比,銀隆所申請的專利創新程度偏低,以改進性技術為主。技術佈局也主要圍繞在電池材料、儲能以及拆卸安裝這三方面。

然後,透過(圖3)智慧芽專利分析平臺“英策”來進行分析,IPC編號為H01M10、H01M4、H02J7的專利申請量比較多,其次是B60L58電動車輛儲能裝置,最後是H01M2非活性部件的結構零件。而專利申請最多是與電池材料、充放電和儲能緊密相關,其次是運輸車輛所能使用的電池材料專利較多,最後是電池拆卸相關的專利申請比較多。所以初步判斷銀隆新能源的專利技術佈局所圍繞的主要場景是儲能領域,其次是新能源的客車和小場景使用的低速專用車,最後是新能源汽車的換電領域。

格力收購銀隆真要造車?障眼法!

那麼,格力收購銀隆的主要目的是看重了其新能源商用和專用車的業務嗎?顯然不是。格力如果想要開拓新能源汽車行業,銀隆並不是最優的選擇。

首先,新能源技術在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的通用性,導致格力想透過新能源商用車和專用車這個狹小的市場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不划算。銀隆新能源2021年7月銷售7米以上新能源客車為420輛,位居行業第三,市場佔有率超過8%。但2019年,銀隆新建了9個基地,但僅交付2708輛電動客車,同比去年下滑62%。

其次,銀隆新能源主打的“鈦酸鋰”電池優勢並不明顯。“鈦酸鋰”電池號稱能迴圈充電2萬次,連續使用30年、充電十幾分鍾等優勢,但其致命的短板在於鈦酸鋰電池能量密度太低,續航僅100多公里,造價還是比亞迪的1。5倍。而現在的主流是特斯拉主用的三元鋰電池和比亞迪主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兩者續航里程都能達到600公里以上,在汽車領域完爆鈦酸鋰。

那麼格力收購銀隆到底目的何在?

第一,產能可能是銀隆最大的優勢。而銀隆新能源擁有鈦酸鋰和磷酸鐵鋰生產線40餘條,電池板塊總體實際產能約18。31GWh/年,其中鈦酸鋰電池實際產能為2。85GWh/年,在全球排名前列。總體說銀隆擁有很強的電池生產能力。

第二,在儲能領域,銀隆新能源也有鋰離子電池產品,並且鋰離子電池具有較高的電池穩定性和安全性,以及高能量密度、迴圈壽命長等優勢就能凸顯出來。

第三,鈦酸鋰電池可覆蓋全儲能應用場景,廣泛應用於工商業園區、通訊基站、電網調頻、軌道交通、船舶岸電、家庭住宅、軍事科研等儲能領域,在高寒、高海拔等惡劣工況下以及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下具有獨特優勢。

綜上判斷,格力此次入主銀隆新能源的醉翁之意不在造車,而意欲押寶儲能產業。想透過藉助銀隆的技術以及產能,推動格力儲能產品在各板塊上的運用。儲能領域才是格力收購銀隆最核心的目的和未來發力的重點。

格力造車夢或變儲能夢!

點選載入圖片

圖1:銀隆新能源近20年專利申請趨勢

格力造車夢或變儲能夢!

點選載入圖片

圖2:銀隆新能源專利申請型別分佈

格力造車夢或變儲能夢!

點選載入圖片

圖3:銀隆新能源專利申請種類佔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