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工匠精神的 特徵、內涵及成因

新石器時代,山東地區手工業逐漸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涵蓋紡織、冶銅、制骨和製陶等行業。到西周時期,手工業者已經成為一個專門的群體,與“商”並列,在工商食官的體系下生存和工作,且極大推動了手工業的發展。目前可知的最早有名可查的齊魯工匠應是經歷過伯禽、魯考公、魯煬公、魯幽公和魯僖公五位國君的“叔”。

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工匠精神的 特徵、內涵及成因

他來自魯國的手工業基地陽橋,是一位水平很高的土木工程工匠。因為指導魯國人建造宮殿有功,魯煬公給予他重賞——貝和馬。為表達感謝,叔製作了四件青銅器——叔尊、叔卣、直筒叔卣甲和直筒叔卣乙,並作為宗廟彝器。根據魯叔四器的銘文,魯煬公對“叔”的高度評價——“自今往,弜其又達女於乃丂”,意思是“叔”的技藝很難被後人超越;同時對“叔”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女日其尚勿並乃工,日引”,意思是技藝每天都不能荒廢,每天都要提高。

這可能也是最早的關於齊魯工匠技藝和精神的評價。從考古發現來看,西周時期齊魯地區手工業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然而,由於時代過於久遠,類似魯叔四器詳細介紹工匠技藝和精神的材料極少,對當時的齊魯工匠精神進行勾勒非常困難。

齊魯工匠精神的定義

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工匠精神的 特徵、內涵及成因

此處的齊魯,指的不是齊國和魯國,而是齊魯文化區,即齊文化和魯文化覆蓋的區域。以春秋戰國時期而言,齊魯文化覆蓋的區域除了齊國和魯國,還包括兩國周邊的紀國、薛國、邿國、邾國、小邾國、莒國、郯國、滕國、鄫國等。

這些小國或者最終被齊國或魯國吞併,或者曾經與齊國或魯國有複雜的淵源,總體上都深受齊文化和魯文化的影響。“工”和“匠”在春秋戰國時期齊魯文化區的文獻中都經常出現。提到“工”的包括“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考工記》)、“有工民,巧心勞手以成器物者”(《春秋穀梁傳》)、“乃令工人作為金斗,長其尾,令之可以擊人”(《戰國策》)、“工人展車”(《國語》)。

提到“匠”的包括“譬若輪人之有規,匠人之有矩”(《墨子》)、“夏后氏上匠”(《考工記》)。與“工”有關的管理者包括工師、工尹、工正、工官,與“匠”有關的管理者主要為匠師。荀子最早將“工”和“匠”合用,提出“為工匠農賈則常煩勞”。綜合來看,工匠指的是運用技藝製造產品的人。

守正出新的技術精神

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工匠精神的 特徵、內涵及成因

齊魯工匠在技術方面的實用理念實際是源自統治者對於工商業的過度發展會影響農業根本地位的擔憂。“今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農夫終歲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現實利益的失衡會導致百姓競相投身手工業,使得國家陷入貧困。為了控制手工業的發展,君主往往會被建議控制對奢侈品的需求,“能節宮室、適車輿以實藏”,“能適衣服、去玩好以奉本”,以身作則,帶動百姓更多地關注農事。

朝幹夕惕的勤奮精神

不憚勞苦,腳踏實地。齊國由姜太公時期的“地負海舄鹵,少五穀而人民寡”“闢草萊而居焉”發展成戰國七雄之一,魯國在強國環伺的環境中堅持儲存和實施周禮的使命,本質依靠的都是進取的意志和勤奮的精神。勤奮在齊魯文化區是一種自上而下倡導的精神特質,甚至體現為自上而下積極參與手工生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