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土流失”你真的瞭解嗎?

水土流失是指由於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雨水不能就地消納、順勢下流、沖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時流失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當、地面植被遭破壞、耕作技術不合理、土質鬆散、濫伐森林、過度放牧等。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土壤耕作層被侵蝕、破壞,使土地肥力日趨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庫,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導致水旱災害發生,嚴重影響工農業生產;水土流失對山區農業生產及下游河道帶來嚴重威脅。

關於“水土流失”你真的瞭解嗎?

水土流失的型別

根據產生水土流失的“動力”,分佈最廣泛的水土流失可分為水力侵蝕、重力侵蝕和風力侵蝕三種類型。

1、水力侵蝕在水的作用下,土壤、土體或其他地秒組成物質被破壞、搬運和沉積的過程,如下雨時雨滴打擊坡面上裸露的、鬆散的土壤引起土粒的移動;(匠心地理)在坡面上形成細溝,細溝慢慢向唱、寬、深發展,逐漸變成大的溝壑等等。這些都是因為水是動力造成的,所以叫水力侵蝕。

分佈最廣泛,在山區、丘陵區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時都會產生水力侵蝕。它的特點是以地面的水為動力沖走土壤。例如:黃土高原。

2、重力侵蝕主要分佈在山區、丘陵區的溝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溝的兩岸溝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於土壤及其成土母質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繼續保留在原來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關於“水土流失”你真的瞭解嗎?

3、風力侵蝕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北、華北和東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蓋沙地區,其次是東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蘇幾省的“黃泛區”(歷史上由於黃河決口改道帶出泥沙形成)。它的特點是由於風力揚起沙粒,離開原來的位置,隨風飄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例如:河西走廊和黃土高原。

另外還可以分為凍融侵蝕、冰川侵蝕、混合侵蝕、風力侵蝕、植物侵蝕和化學侵蝕。

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包括

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自然因素:氣候因素、土壤因素、地形因素、植被因素

人為因素:破壞森林、過度放牧、陡坡開荒、耕作方式、開發建設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方法

1。提高對水土流失治理的認識

治理水土流失,關鍵是要樹立全民水土流失憂患意識,增強廣大幹部群眾的水土保持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加大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力度,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2。 生物措施、工程措施雙管齊下,加強水土保持

關於“水土流失”你真的瞭解嗎?

水土保持林是以保持水土、改善自然環境、促進經濟建設為目的的一種防護林,在土地貧瘠的地區採用灌木相結合,在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地方應禁止放牧,實行喬灌木結合營造坡地水土保持林等等。根據適地適樹原則,因地制宜,進行科學植樹種草,提高林分質量,變單一林種樹種為多林樹種,發展混交林。提高森林覆蓋率,消滅裸地和荒蕪,發展森林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生態效益。在造林時,應根據不同立地條件,綜合運用各種不同的能保持水土的整地方式。此外,大力開展修築梯田、打壩淤地等工程措施,加強水土保持工作。

關於“水土流失”你真的瞭解嗎?

3。強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應加強監督和管理,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引導參與水保生態建設的群眾及社會各界,始終把工作的落腳點、著力點放在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和提高群眾收入水平上,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4。處理好生態效益與社會經濟效益的關係

水土流失治理與水土等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相結合是水土保持工作多年來取得的一條重要經驗。只有與經濟效益相結合,才能發動廣大群眾參與水土保持工作。透過治理水土流失,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加人均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讓人民群眾認識到治理水土流失工作的意義,從而發揮更大的積極性。

關於“水土流失”你真的瞭解嗎?

5。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投入,提高科學治理水平

實施科教興水保戰略,提高水保科技含量,提高科學技術在水土保持治理開發中的貢獻率,是達到高起點、高速度、高標準、高效益的有效途徑,是加快實現由分散治理向規模治理、由防護型治理向開發型治理、由粗放型治理向集約型治理開發轉變的重要措施。

轉載宣告:

本文部分內容轉載自網路,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是出於傳播更多資訊的目的。 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絡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