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消費主義總是對窮人下手?

本文為專欄的277篇文章

前一陣子寫房貸比較多,關於去槓桿、降負債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話題——消費貸的壓力。

在近五年,

消費金融

的滲透率已經從2016年的20%左右到現在直追美國的42%;消費貸已經成為繼房貸之後,個人居民部門

貸款

增速最快的部分。2019年的消費金融規模超過13萬億,有機構預測在2025年之前,這一數字會超過25萬億(2020年我國GDP是101。6萬億)。這是需求端,在供給端就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用卡、小額貸款,和各大網路平臺的消費金融業務,例如螞蟻金服的借唄、花唄、京東的白條等等,其實你能叫的上名字的網路公司無論是做電商的、做外賣的、做快遞的還是做影片的都在給使用者借錢。

消費貸助理人們消費,負效應是人們不能準確判斷自己的償債能力。

為什麼消費主義總是對窮人下手?

點選載入圖片

於是擴充套件版的負效應就是金融風險,雖然我們還沒到美國那種程度,但是個人債務危機往往是歷次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包括眾所周知的2008年次貸危機,雖然後面出問題的是機構,但一開始大風起於青萍之末,是個人貸款還不上了。

因此控制金融系統性風險,也無法繞開消費金融。

可是由檢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在持續很多年的經濟穩定增長,並且穩定的物質條件開始在代際傳遞的時候,越是青年人越習慣借錢消費。在當下似乎人們對自己最好的心理慰藉就是買買買,以此來慰藉別人買了而自己沒法買的心理落差。

過去這些年開發商的拼命借錢買地,老百姓則是借錢消費,這也是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中投資、消費的構成部分。

為什麼消費主義總是對窮人下手?

點選載入圖片

為什麼消費主義更容易洗腦沒錢的人?

因為有錢、有增長的存款、投資收益本身就是一種獎勵。

沒有錢,有負責的壓力會進一步加劇透過消費來緩解壓力的行為。

看自己賬戶錢多起來本身是一種正反饋,容易在精神上產生愉悅,這種感覺會讓儲蓄者更容易堅持攢錢。而對於負債消費者而言,扭轉自己的心態非常難,因為要去面對還債,不如逃避,這也是為什麼債務會越來越多。

也正因為如此,消費主義瞄準沒錢的人效果更好,而且這個群體數量也大。

再一個原因:符號化的消費主義,買了會怎樣,不買會怎樣。新的定義:某種新飲料、新的甜點、新的服裝、新的限量鞋;為什麼之前這種手段沒那麼流行,因為之前這個世界是有資訊屏障的,各自在各自圈子裡傳播,但是現如今世界是平的,人們可以透過網際網路看到跟他們自己處在不同環境、階層的人的生活,這時候差異就顯得尤其凸出或者刺眼。

這也是為什麼帶貨要先自我包裝立起來更高的人設標杆,然後向下收割。

還有一個因素是對未來判斷受限,最近媒體的調研近7成大學在校生預計畢業十年後年入百萬,一部分人認為自己畢業收入即可達到1萬甚至5萬。

為什麼消費主義總是對窮人下手?

點選載入圖片

這個例子可以鮮明的回答:為什麼各種商品、消費貸款喜歡以學生為目標。在當前這種經濟大環境下,一個正在社會上被捶打的打工人,你要是有這麼樂觀的預判,他們也會對你下手的,可惜大多數人不會。

前兩年“借錢過生日”、“借錢去旅行”的系列廣告就被很多人吐槽,面對蒸蒸日上的消費大潮貢獻GDP,開始有不少人主動、被動的選擇消費降級,登出多餘的信用卡,把分期債務逐步換上,一份穩定的工作能吃苦堅持,不再拆東牆補西牆……

關於消費降級,實際上是迴歸購買力正常水平。是去槓桿之後,把透過債務超額消費這部分消費力拿掉了,也是把很多人從他們不具備的消費力中解救出來。

不得不承認,說一句你不配,是人們最難面對的話題。

商家一直在說的是:你值得擁有,你看,是你值得,你值得被這個世界好好對待,例如我們的店員在你購物時候的簇擁;例如你消費了被其他人看到後享受的目光。

然而今天你告訴他們,這些他們不配,從資金層面,你可能還得解釋一句:不是從品味和審美方面,不是從社會階層方面,僅僅是從花錢的程度上而言,你應該更收斂,不去消費這麼多,或者這麼貴的東西。

為什麼消費主義總是對窮人下手?

點選載入圖片

這裡還要兩個分類特別容易把人陷進去,就是“這麼多”和“這麼貴”兩件事的分類。

一支口紅無論是幾十塊還是幾百塊,都不止於讓人因為消費而致貧,類似的化妝品都有這種特質(除了頂級奢侈品),但如果堆積一大批就是數量上積累超出了消費能力,這是多少的問題。

一部手機、電腦、耳機有一兩千的,也有一兩萬的,貴是說在可選擇的情況下選了超出你消費力的。

在面對幾百塊的東西,下意識對自己說這沒多少錢,在面對幾千上萬的東西,下意識對自己說反正就買一個,用的時間長久值回價格了。這都是盲目的迴避問題,在未來每一個吃土勒緊褲腰帶的日子裡,會慢慢把理性找回來就是幸運的。

無論是中產還是精緻窮,這些都是圈子定義,跳出來比定義更重要,再說了,你沒必要非得定義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