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全球首個“機械泵心臟”患者誕生,沒有心跳脈搏卻還活著

作為人體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的作用毋庸置疑。沒有心臟等同於人就失去了生命,因為人體細胞的基本營養需求,以及新陳代謝排出的廢物,主要是透過血液迴圈完成的。而心臟起到的就是驅動力的功能。心臟能夠持續跳動,一天大約跳動10萬次。

10年前,全球首個“機械泵心臟”患者誕生,沒有心跳脈搏卻還活著

10年前,全球首個機械泵心臟患者誕生,沒有脈搏卻仍然活著

雖然它只有拳頭大小,但卻能夠有力地促進全身血液流動。如果僅從其功能來看,心臟更像是一個血液泵,其作用主要就是完成血液的抽動。既然其功能這麼簡單,是否可以用人工機器泵取代呢?這樣的做法此前就已有先例。

10年前,全球首個“機械泵心臟”患者誕生,沒有心跳脈搏卻還活著

2011年首個無心人的出現,說明人工機械泵確實能夠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運轉。55歲的劉易斯患有澱粉樣變性病,這種疾病很罕見,患者體內會產生澱粉樣這種不可溶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在臟器中不斷累積,最後患者會因為心臟、腎臟和肝臟衰竭而死。劉易斯進醫院時,他的心臟已不堪重負,即將死亡。

10年前,全球首個“機械泵心臟”患者誕生,沒有心跳脈搏卻還活著

治療他的醫生來自德克薩斯心臟研究所,他們一直在開發可替代心臟的技術。而且設計了一種人工機械泵,可以在不依靠心臟的情況下促進血液流動。

10年前,全球首個“機械泵心臟”患者誕生,沒有心跳脈搏卻還活著

結構類似渦扇風扇,透過旋轉將血液甩出,獲得抽動血液的效果。雖然其效果不像心臟那樣,是有規律泵動完成血液的抽送,但是也能完成血液迴圈。而且沒有心臟的跳動,患者的心率檢測圖是一條直線。

10年前,全球首個“機械泵心臟”患者誕生,沒有心跳脈搏卻還活著

如果是依據以往的觀點,沒有脈搏人就是死亡的狀態,那麼劉易斯就等同於是一個“死人”。在將這個機械泵用於人體之前,他們在50頭小牛身上做過測試,測試結果都是成功的。

人工心臟技術的發展

這個例子說明脈搏只是判斷人體是否還在工作的一個依據,卻沒法直接表明人是否還活著。縱使換了人工心臟,劉易斯的疾病也沒能徹底治癒好,澱粉樣在其腎臟和肝臟中累積,器官衰竭難以避免。最後她的妻子同意了他結束生命的決定。

10年前,全球首個“機械泵心臟”患者誕生,沒有心跳脈搏卻還活著

那時人工心臟還不完善,完全用機械泵取代心臟,更多隻是起到臨時的代替作用,沒法一直工作。因為這種機械泵需要額外提供電能。後來心臟泵又發展出了輔助型別的,心臟壓力不夠的患者,可以透過心室輔助裝置來增加血壓。

10年前,全球首個“機械泵心臟”患者誕生,沒有心跳脈搏卻還活著

透過輔助的機械泵來增大血壓,保證患者正常的血液迴圈。這種裝置不需要更換患者的心臟,所以應用起來更加靈活。不過一般心臟出了問題的患者,多是心臟出現了不可逆的損傷,更換心臟是必要的做法。

人造器官將使得器官衰竭不再是重大疾病

全人工心臟的出現,使得患者有機會活下來,等待可移植的器官出現。這種臨時的全人工心臟比較小巧,同樣是用機械泵取代了心臟。透過外接電源來驅動機械泵工作,更換了臨時人工心臟的患者,可以像原來那樣正常生活,不用一直躺在病床上。

10年前,全球首個“機械泵心臟”患者誕生,沒有心跳脈搏卻還活著

隨著技術的發展,器官移植將變得越發普遍,人工心臟雖然有諸多優勢,但還是無法避免要外接電源,這樣多少有些麻煩。而利用患者幹細胞培養獲得的人造器官,能和患者的機體很好的相容,不會出現免疫排斥反應。

10年前,全球首個“機械泵心臟”患者誕生,沒有心跳脈搏卻還活著

但人造機械泵作為心臟,成本要低不少,作為臨時心臟是個不錯的選擇。心臟可以用這樣的人造機械泵代替,其他器官同樣可以。或許未來人體內的器官都能用機械器官代替,器官移植更普遍之後,人類壽命也能顯著延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