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 中國最後一位儒家

梁漱溟: 中國最後一位儒家

點選載入圖片

梁漱溟

(1893——1988)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煥鼎,字壽銘,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

愛國

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出身於北京士大夫家庭,早年頗受其父梁濟的影響。辛亥革命時期,熱衷於社會主義。二十歲起潛心於佛學研究,後逐步轉向儒學。九十歲高齡時仍著文和演講,繼續宣傳他的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思想,直至1988年去世。著有《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唯識述義》《中國人讀書與做人》《人心與人生》等作品。

這個世界會好嗎?

光緒十一年(1885年),梁漱溟的父親梁濟二十七歲中舉,而他不求聞達,直到四十歲才為官。

梁濟做過文化官員、內閣中書、民政部主事(相當於處長),十餘年不升不調。

辛亥革命爆發,梁濟辭職居家。民國的內務部總長一再邀請他出山,被他拒絕。

易代變革,在人心中掀起的波瀾是巨大的,對梁濟來說,這一變易是”難以為濟“了。他認為:“中國每個朝代滅亡都有人或許多人為之殉,清亡無一人殉,這在歷史上是可恥的,既然如此,我來做這件事。”因此在民國元年,梁濟就向神明、父靈起誓殉清,並著手寫遺書。

但梁濟絕非愚忠,他清楚清王朝的專制腐敗與積貧積弱,他的視野極為廣泛,讀過嚴復翻譯的不少西洋名著。1904年,友人彭翼仲創辦北京最早的白話報《京話日報》。他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了不少支援。次子梁漱溟參加反清的京津同盟會,他並未表示強烈反對。他自己曾明確表示,內心“極贊共和”。

從他計劃殉清,到實現,整整七年,梁濟都在觀察新的時代社會,他對民國寄予過希望。

梁濟認為,民國是由清廷禪讓而來,若進入民國之後,國泰民安,則可謂千古美談,如此,清廷的禪讓並不等於亡國,自己也就沒必要為殉清而去死了。然而共和進行到第七個年頭時,遍地狼煙,政局混亂,梁濟終於徹底對共和喪失了期望。

1918年11月7日早晨,梁濟出門前問兒子梁漱溟,

‘這個世界會好嗎?”

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裡去的。“

“能好就好啊!”梁濟說完就離開了家。

三天之後,距離六十大壽只剩下四天的梁濟在積水潭投湖自盡。

梁濟在遺書《敬告世人書》中說:“弟今日本無死之必要也。然國家改組,是極大之事,士君子不能視為無責。”“國性不存,我生何用?國性存否,雖非我一人之責,然我既見到國性不存,國將不國,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後喚起國人共知國性為立國之必要。”我之死,非僅眷戀舊也,並將喚起新也。”“去年已決心,今年不復聽賣菱角聲,不吃西瓜矣。”

有人說:“民族血脈的新舊交替,這驚遽的時刻總要有人來表現,梁濟選擇了表現;這驚遽的時刻過後總要有人去承擔,梁漱溟選擇了承擔。”

父親的自殺,對當時正在進行人生思考也想自殺的梁漱溟是一個啟示。

後來,梁漱溟選擇了活下來,開始了他輾轉而積極的一生。

他愛國。梁濟的死是為國,梁漱溟的生也是為國。愛國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情感,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形成的。愛國的表現有很多種,尤其是在20世紀初中國面臨鉅變的時代,各方人士為了民族危亡、國家前途蹈死不顧、前仆後繼,他們都是愛國的豐碑。

他相信未來。“這個世界會好嗎?”這句發問,始自“千年未有之變局”的時代。梁濟選擇了悲觀離世,梁漱溟則選擇了承擔和相信未來。如今的世界依然問題重重,我們還是要先問自己這個世界要怎麼樣才能更好,自己能做什麼。要先相信未來,才能有未來。

梁漱溟: 中國最後一位儒家

點選載入圖片

青年時期的梁漱溟

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