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出征太空帶把手槍, 飛天兇險超乎我們想象

航天員

出征

太空

攜帶手槍,已不是什麼秘密。

“航天英雄”

楊利偉

是首位遨遊太空的中國人。他執行神舟五號飛天任務時,隨身帶的是一把口徑7。62毫米的64式手槍。這種手槍體積小、重量輕,射擊精度高。

有網友要問了,拿著手槍上天,這是隨時準備跟外星人火拼嗎?

當然不是。因為咱們所處的太陽系,有無外星人,尚是未知數。況且,真要碰上來意不善的外星人,用一把射程不遠、威力不大的手槍,又能過上幾招?

但也別小看這把手槍,關鍵時候還真能防身保命。

至於手槍對航天員為何必不可少,稍後會詳細講述。在此我想提請網友關注的重點是:飛天兇險超乎我們想象,倘若沒有犧牲奉獻精神,估計拿槍逼著,也沒多少人願意上!

航天員出征太空帶把手槍, 飛天兇險超乎我們想象

點選載入圖片

航天英雄楊利偉返航出艙瞬間

01

我們先來認識幾位沒有登過天的英雄航天員。他們配得上“英雄”的稱號,因為他們為人類航天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第一位是瓦倫丁·邦達連科(Valentin Bondarenko),前蘇聯航天員。1960年,蘇聯組建首批宇航員隊伍,23歲的邦達連科是其中最優秀最年輕的一員。

急於爭霸太空的蘇聯專家,為奪得人類首次載人航天殊榮,緊鑼密鼓地做著各種準備。在1961年的一次測試中,蘇聯專家普遍認為,航天器艙內應充滿純氧,才有利於航天員生存。

邦達連科自告奮勇進入純氧試驗艙。但不幸很快就發生了,他在艙內被活活燒死。這時,距加加林執行飛天任務,僅僅只有一個月。若沒這場事故,邦達連科極有可能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中的地球人。憾啊!

蘇聯當局不想被看笑話,也不想輕易讓競爭對手吸取教訓,因此封鎖了這一訊息。

6年後,美國又以同樣的方式開展發射演練,致使阿波羅1號純氧艙發生大火,查菲、格里森和懷特3名美國航天員瞬間葬身火海。

這4位航天員用他們的生命,改寫了航天艙內的供氧計劃。

人類飛天之所以兇險,首先就在於,載人航天工程一直處於探索中,每次任務都面臨太多不確定性。

包括成功返航的中國航天英雄楊利偉、翟志剛等,也都曾抱著赴難殉國的決心。

航天員出征太空帶把手槍, 飛天兇險超乎我們想象

點選載入圖片

阿波羅1號航天員:查菲、格里森和懷特

02

由於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中國載人航天事業走的是一條自主創新之路。一代代航天人發奮圖強,砥礪前行,終於迎來了屬於中國航天的第一個高光時刻。

2003年10月15日9時,神舟五號飛船搭載航天員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開啟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

當火箭飛離地面三四十公里時,意外發生了。火箭和飛船突然開始急劇振動。這不是普通的振動,而是令人恐怖的低頻共振。

共振是一種特殊的物理現象,人體或裝置遭遇共振,往往會受到巨大傷害和破壞。低於10赫茲的低頻共振,更會使人體內臟產生激烈反應。而當時楊利偉遭受的共振頻率大約是8赫茲。

楊利偉感覺自己的五臟六腑都要被振碎了,他想,自己多半要“光榮”。

但是他不甘心啊!最終,楊利偉憑著堅韌的意志和超強的體質,挺過了驚心動魄的26秒,避免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的失敗。

首位在太空出艙行走的翟志剛,執行任務時也遇到了大麻煩。先是飛船艙門打不開,後來在隊友劉伯明的鼎力協助下,才艱難撬開艙門。這時,由於系統誤判,軌道艙裡響起了火災警報!

電視正在直播,全世界目光都聚焦在他們哥仨身上。情況緊急,這艙還出嗎?翟志剛毅然決定,出!很快,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飄揚在浩瀚太空。

後來,翟志剛回想那一刻,仍然豪情滿懷。他說,當時想的是,即使回不去,也要向世界亮出我們的國旗。隊友劉伯明和景海鵬也全豁出去了,想都沒想還能不能回來。

好在有驚無險,他們圓滿完成了任務,順利返航。

除了意外情況,航天員還會接受各種意料之內的考驗。他們回到地球時,眾人合力護著他們出艙,“八抬大轎”抬著他們轉移,就是經歷嚴酷考驗的結果。

航天員出征太空帶把手槍, 飛天兇險超乎我們想象

點選載入圖片

航天英雄翟志剛在太空出艙活動

03

都知道航天員日常訓練萬分艱苦,但這種艱苦,畢竟是循序漸進的,一切都還可控。訓練可以硬撐,撐不住了,還能稍事休整。真正飛天就不一樣了,那簡直是在玩命!

隨著航天科學的發展進步,航天員對性命的擔憂相對小了,但飛天對肉體的折磨,卻不可避免。

航天員首先要面對的是空間適應綜合徵。就是進入太空後,由於失重、失向原因,他們時時處於漂浮狀態,也分不清上下左右東西南北。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前庭系統(人體對自身運動狀態和頭在空間位置的感受器)和大腦神經會出現紊亂,表現為強烈的頭暈噁心。這種感受,坐過快速過山車的同學,大概能體會到百分之一二。

航天員克服這種生理反應,一靠訓練有素,二靠頑強毅力。

空間適應後,更多的折磨接踵而至,首先是骨骼和肌肉質量不可阻擋的流失。

科研表明,人體會隨生存環境對自身機能進行應激調整和調諧。人在太空,由於行動和做事都不需耗費多少力氣,身體判定骨骼和肌肉顯得多餘,就會縮減對它們的營養和能量供給。

肌肉丟掉三五斤,還可達到減肥的效果,但骨質的損失,咱可耗不起啊!它不僅會造成骨質疏鬆,甚至還會引發骨萎縮。所以,航天員返地出艙時,短時間內為什麼不能自主行動,這就是原因之一。一個不小心,沒準就把骨頭弄折了!

同樣基於失重的原因,太空還會強行對人體體液分佈進行重置。人在地球生活時,體液主要集中在身體下部;進入太空後,體液會向身體各部位大致均勻分佈。那麼問題就來了,心腦血管、顱內壓力是不是要隨之增大?這樣的折騰,再好的身體,又能承受多久呢!

更要命的是,載人飛船返航時,還會帶著航天員進入一個險象環生的“黑障區”。

航天員出征太空帶把手槍, 飛天兇險超乎我們想象

點選載入圖片

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活動情景

04

載人飛船與空間站核心艙分離後,如果沒有其他任務,便會立即打道回府。當降落到離地約80公里的大氣層時,在高速飛行和大氣密度的作用下,航天器開始驟然升溫,變成一個溫度高達2000攝氏度的火球,同時伴隨劇烈晃動。地球引力也開始顯現,飛行員迅速從失重狀態進入超重狀態,幾乎沒有過渡。

這時,飛船周圍形成的高溫電離層,阻斷了所有無線電訊號,跌入與世隔絕的“黑障區”。

穿越“黑障區”到底有多駭人,沒經歷過誰也無法感同身受。“高溫”“爆炸”“失聯”“恐懼”這幾個關鍵詞,或許可以引發我們的一點點聯想。總之,這10至15分鐘行程,飛行員的生命時刻面臨重重威脅,他們的身心備受衝擊和煎熬,又別無選擇,沒有退路,只好聽天由命。

最後,航天員還要面臨返回艙無法精準降落的問題。雖然這一可能性很小,但並非絕無可能。假如飛船在高空出現一點偏差,那麼落地時就可能與預定區域相差成千上萬裡。實際著陸點如果環境惡劣,比如是荒野、森林、海洋等地,那麼,航天員就得再經受一次野外生存的考驗。

搜救人員也許遲到幾十分、幾小時,甚至短時間內無法與航天員取得聯絡,反正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

這時候,手槍就能派上用場了。

它的作用有三。發射訊號彈、防禦野外動物侵襲、射擊乾柴取火。

1965年冬,蘇聯兩位航天員返地時就出了差錯,返回艙降落在了西伯利亞的茫茫原始森林中。救援人員遲遲未到,他們不得不出艙自救。但出來後,很快就遭到狗熊等野生動物的襲擊。幸虧他們身上都帶有一把手槍,才倖免於難。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想想看,楊利偉等航天員出征太空,隨身攜帶手槍,是不是太有必要?關鍵時候是救命寶貝啊!

讀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瞭解,當航天員,真的是個特高危的職業。不然,為什麼說所有航天員都是英雄,值得我們由衷欽敬呢!

航天員出征太空帶把手槍, 飛天兇險超乎我們想象

點選載入圖片

英雄航天員聶海勝返航出艙瞬間

05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已選拔培養產生了三批航天員,共計39人。截止目前,已有17人問鼎蒼穹執行過飛天任務。

中國航天員都是空軍的佼佼者,他們駕著雄鷹在空中飛行的時間,至少600小時以上,多者更是達到2000小時。他們在空軍部隊多次榮立軍功,有的少校、中校軍銜加身,哪一個都是有車有房有家有室有榮譽,若非出於對航天事業的熱愛,若非甘於犧牲樂於奉獻,誰還願意去學習幾十門課程,經受魔鬼式訓練,挑戰自己的生理、心理極限。

這些祖國的驕子,在被遴選進入航天員大隊時,都會面對神聖的國旗莊嚴宣誓:

“視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高於一切,為實現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不懈奮鬥……”

從神一到神十二,30多名航天員以及所有航天人,無不披肝瀝膽、不畏艱險,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和誓言。

歷次到太空出差的飛行員順利返航後,當他們被抬出艙門時,總是微笑著向大家揮手。他們出艙後的第一句話,除了“我為祖國驕傲”外,說得最多的就是“感覺良好”。

每次聽到“感覺良好”這4個字,我總是忍不住熱淚盈眶。這既是在為祖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感到自豪,也是在為英雄航天員們感到心疼、心酸。

他們真的感覺良好嗎?有誰剛從“煉獄”出來,會感覺良好呢?

所以,我把他們說的這4個字理解為: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我們挺過來了!

是的,他們挺過來了,祖國的航天事業也因此挺起來了!

神舟十二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再次譜寫了中國航天新的華章。辛苦了,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位英雄;辛苦了,所有為實現中華民族飛天夢想無私奉獻的航天人!

請接受我們最真摯的敬意!

參考資料:1。《天地九重》(楊利偉);2。百度百科:《中國航天員》;3。《神舟十一號返回,航天員為什麼沒有自主出艙》(太空精釀);4。《航天英雄楊利偉,為何上太空時要帶把手槍?情況遠比想象危險》(鐵血網官方號)

航天員出征太空帶把手槍, 飛天兇險超乎我們想象

點選載入圖片

神舟十二載人飛船順利返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