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為什麼要費力將小米衝擊高階, 而不是再創一個品牌來定位高階

雷軍

為什麼要費力將小米衝擊高階,而不是再創一個品牌,本身定位就是高階?首先,小米的發展歷程很奇怪,關於分品牌這件事,在做紅米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只往下分,不往上分,現在來看,這種戰略可能還是堵了小米衝擊高階的路了。小米一開始的核心死忠粉非常可愛,他們都是被價效比吸收來的,小米的成功,離不開這批人,但是當小米想要衝擊高階的時候,罵得最厲害的人也是這批人,雖然各個品牌的死忠粉都很可愛,但是我從來沒見過對於高階機型溢價反應這麼大的品牌粉絲。

雷軍為什麼要費力將小米衝擊高階, 而不是再創一個品牌來定位高階

點選載入圖片

在我看來,紅米是用來安置最開始的那波死忠粉的,但是,效果大家也看到了。小米這個品牌來之不易,那是行業空窗期(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大崩盤)最好的時機+雷總能找到的最好的硬體人才(他幾乎端了摩托羅拉的整個中國研究院,就漏了一個錢晨)+當年最激進的營銷模式的結晶,再創一個?華為危機可不夠,你還得讓藍廠綠廠都突然也發生一點類似華為現在的情況的危機,估計小米才有機會再創一個新品牌出來,一個品牌的締造,當然要靠自我奮鬥。

雷軍為什麼要費力將小米衝擊高階, 而不是再創一個品牌來定位高階

點選載入圖片

但也要考慮歷史的程序,營銷不是萬能的,產品比營銷重要多了,而比產品更重要的,就是時機了,締造了小米的那個千載難逢的時機,大概是不會再有了,小米現在最有價值的就是小米這個品牌了,把高性價比機型割裂出去已經是小米現在能做的最優解了,再創一個?naive,建設一個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巨大的投入和伴隨而來的風險,也註定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衝擊高階品牌也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並不是說價格上去了就代表品牌衝擊高階成功了。

雷軍為什麼要費力將小米衝擊高階, 而不是再創一個品牌來定位高階

點選載入圖片

從小米衝擊高階的兩個系列產品,小米10和小米11來看,小米衝擊高階,仍然離不開“價效比”,這種衝擊高階方式只是價格衝上了“高階”,並不代表品牌衝向了高階。我想絕大部分人購買小米10和小米11,都是衝著價效比去的,最終選擇的原因,還是因為小米10和小米11的配置在這個價位裡面是價效比最高的,所以最後選擇了小米10和小米11。你再看華為Nova7pro,價格上和小米10差不多,但是配置各方面跟小米10有著不少距離,但是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買的十分火爆。

雷軍為什麼要費力將小米衝擊高階, 而不是再創一個品牌來定位高階

點選載入圖片

小米這種衝擊高階的方式在我看來,是十分謹慎的,這種價格上實現的“價效比”高階,也會伴隨著一個問題,就是當遇到同樣具有價效比的手機時,就會對他形成不少競爭。所以在硬體堆砌上,你就會看到小米11挺“瘋狂”的,但這也是十分無奈的,因為如果沒有足夠的堆料,那麼很有可能其它廠商咬咬牙堆一下,順便再搞個快充差異化什麼的,那麼對小米11來說可能就有點壓力了。而要維持這種“堆料”,還要保持足夠價效比的價格,這就是小米11至今仍需搶購的原因之一了。

雷軍為什麼要費力將小米衝擊高階, 而不是再創一個品牌來定位高階

點選載入圖片

你再看看高階代表蘋果,天天被各種花式吊打,但是影響他的銷量了嗎?就目前小米衝擊高階而言,也並不能說是完全成功,更別談重新建立一個品牌的問題,小米高階之路最大的問題,不是叫小米還是叫大米,而是至少目前而言,小米缺乏了一個“護城河”,能讓他立得住高階的“護城河”,這不是改了名字能解決的。所以,與其冒著這個風險去建設一個新品牌,倒不如還是用小米這個品牌去衝擊“高階”,先把價格提升去,經過多代產品的迭代,慢慢改善公眾的認知,提高公眾對小米高階的認可程度,紅米接盤極致價效比,維持以往小米的基本盤。

雷軍為什麼要費力將小米衝擊高階, 而不是再創一個品牌來定位高階

點選載入圖片

這條兩手抓的路,明顯比直接建設一個新品牌穩健得多,除此之外,個人認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雷軍對小米這個品牌是有感情的。他也多次表示衝擊高階是多年的目標,也許在決策的時候,雷總或多或少受到這種感情的左右吧。我個人覺得,比起新建一個品牌,還不如用小米這個品牌衝擊高階,比起新建一個高階品牌,還不如在小米內拉起一個高階系列,一個能代表小米技術和創新的系列,而不是“價效比”的系列,最好就是重新撿起mix,透過深耕mix,去打造一個全新的高階產品線,這也許比新建一個品牌實際的多。

雷軍為什麼要費力將小米衝擊高階, 而不是再創一個品牌來定位高階

點選載入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