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晶片急缺 手機充電器都快沒了!華為今年還能翻盤嗎?

”2020年我們力爭活下來,希望明年還能釋出年報。“在2019年年報釋出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這樣說道。

華為不久前釋出了2020年年報,營收和淨利潤實現小幅增長,這算是圓滿達成了徐直軍的願望。而對於2021年,徐直軍希望華為能夠在活下去的基礎上,還能活得更好。

但這一次,徐直軍的願望或許更加難以達成。

在4月13日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徐直軍再度回答了有關晶片供應問題。他表示,華為確實儲備了大量庫存零部件,現在要利用這些庫存支援華為活得更久。

簡單來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華為多項業務的生存只能依靠這些庫存零部件。

但遺憾的是,華為消費者業務已經無法支撐太久,部分庫存晶片已經見底,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充電IC晶片。

4月13日,數碼博主@菊廠影業Fans透露,由於充電IC晶片短缺,華為多款在售機型將無法提供充電器,但會相應降低手機價格。

目前有許多手機廠商以“環保”的名義取消附贈手機充電器,包括蘋果、三星、小米、魅族等廠商。但華為取消充電器的初衷並不是為了“環保”,而是迫於“缺芯”的無奈。目前在華為官方商城可以看到,幾乎所有型號的充電器都處於缺貨狀態。

由於華為充電器大多采用自研“supercharger快充協議”,如果未來華為不提供官方充電器,那麼使用者只能購買第三方通用標準PD充電器,充電效率將會大打折扣。這對於華為手機業務來說,是一個災難性的影響。

當然,這個影響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嚴重。隨著華為的零部件庫存越來越少,華為消費者業務今年會越來越艱難,甚至可能會徹底停擺。

那麼,華為官方有沒有做出行動,阻止消費者業務進一步停擺呢?

答案顯然是肯定。

由於華為主要在高階晶片上受到限制,因此消費者業務是受制裁影響最大的業務。2021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將會越來越“軟”,以減少對晶片硬體的依賴。

所謂的“軟”即華為開始向軟體業務企業轉型,為使用者提供軟體服務,類似於谷歌、微軟等企業。

徐直軍透露,2018年11月底 , 華為董事會透過一個決定,投資20億美金來提升華為公司的軟體工程能力。2年多時間過去,華為在軟體工程能力上已經取得大量突破,華為希望今年進一步利用軟體能力的提升來減少對晶片的需求和依賴,同時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在消費者業務上,這種“軟實力”具體體現在鴻蒙作業系統、HMS生態等方面。目前來看,賣手機賺錢對於華為來說已經不太現實,但華為打造“1+8+N”全場景生態體驗的願景不會就此停下,未來將會更專注用鴻蒙系統為使用者打造全場景、個性化的無縫體驗。

有些人習慣用看谷歌的視角來看華為的鴻蒙系統,認為華為手機都賣不了,鴻蒙OS出來後又有什麼意義。

其實鴻蒙OS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手機作業系統,而是“超級終端”作業系統,可以將其理解為所有智慧終端的“共同語言”,小到燈泡、達到汽車都可以搭載鴻蒙系統。

全球智慧手機年出貨量在5億多臺左右,如果加上平板、耳機、電視、車機、手錶、冰箱等所有終端品類,那麼這個出貨量將遠超5億。而這些海量裝置都可以鴻蒙系統,因此理論上來說,鴻蒙未來能夠創造的價值將遠超安卓和iOS。

2021年,鴻蒙OS的覆蓋目標是至少3億臺,其中2億臺是華為手機,另外一億臺就是第三方品牌的各類終端產品。目前美的所有家電產品已經“All In”,九陽、老闆等家電大廠也正在路上。

如果華為轉型成功,成為“軟硬兼修”的巨頭,那麼對於華為來說,所有的制裁都能迎刃而解。因為只要華為還能活著,晶片問題遲早會得到解決。

另外在軟體生態打造上,華為HMS 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應用生態。截至2020年底,基於HMS Core的應用數量已超過 12 萬個,上架華為應用市場的海外應用數較2019年增長超過10倍,服務全球170 +國家 / 地區、超過 7 億華為終端使用者。這些HMS應用未來也將會成為鴻蒙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在向“軟體商”轉型的同時,也並未放棄對晶片的研究。徐直軍在4月13日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表示,華為對海思本身沒有盈利的訴求,未來會一直養著它。

“現在我們就是養著這支隊伍,繼續向前,只要我們養得起。當然,這支隊伍可以不斷地做一些研究、技術的開發、技術的積累,為未來做一些準備。”

一方面在積極轉型,另一方面也沒有忘記投資未來。目前華為的狀態,可以說是面對危機的最好狀態。這樣一家企業,想要被徹底打垮,談何容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