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BMMF——揭示紅肉致癌風險

/

陳根

當前,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了

“吃肉”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2017

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中,

甚至明確

將紅肉列為

2A

類致癌物。

不少研究也相繼揭示

紅肉與胃癌、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症的患病風險存在正相關關係

在這樣的研究背景下,

2008

因對人乳頭瘤病毒(

HPV

)與宮頸癌的研究站上了諾獎領獎臺

Harald zur Hausen

於同年作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

——

可能存在一種迄今尚未確定的來源於牛的傳染源在其中發揮作用

而十年未到,

這個假設

就得到了

證實

Zur Hausen

和另一位科學家

Ethel-Michele de Villiers

的團隊在檢查了數百頭奶牛的血液血清以及從超市購得的大量牛奶和奶製品之後,發現了一類潛在的新型病原體——

與細菌質粒同源性頗高的單鏈環狀DNA,它們被命名為牛肉和牛奶因子

BMMF

BMMF

攜帶著編碼複製起始蛋白(

Rep

蛋白)的基因,特性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與來自鮑曼不動桿菌的質粒同源性相當高。

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經在牛血清、牛奶、奶製品中中發現了120多種不同的BMMF序列

近期,該科研團隊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上發表了新研究成果,他們透過免疫組化分析發現,

BMMF的存在會誘導慢性炎症,並由此帶來氧化應激水平升高,進而引發基因突變,從而從長期促進結直腸癌的發生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透過小鼠建立了一系列針對

BMMF

的一個亞組

BMMF1

Rep

蛋白的單克隆抗體,並用這些抗體分析了來自結直腸癌患者的手術切除樣本。

16

例結直腸癌組織中,有

15

例透過蛋白質印跡(

WB

)分析為陽性,而且

4

例結腸腺瘤(息肉)組織的測試也為陽性。

意料之內,在進一步

對癌旁組織切片的免疫組化分析(IHC)也均檢測到了陽性染色,研究者們從中分離出了BMMF的DNA片段

並且,

BMMF

抗原的存在與

CD68+

巨噬細胞是一致的,但缺乏

T

細胞和

B

細胞。

也就是說,

BMMF

感染的組織很有可能表現為巨噬細胞驅動的慢性炎症表型。

這項研究結果支援了牛奶和牛肉消費與結直腸癌發展之間的因果關係,由此,研究者認為

BMMF

可以被視為一種間接致癌物,

未來,

檢測到

BMMF

或許是及早進行結直腸癌篩查的一種指標。

這也進一步提示,人們需要更理性的看待食肉這件事。人類與食物的關係

從來都不是簡單地被食用,

在飲食的過程中,平衡膳食

永遠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