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1 Ultra起售價5999元,它到底值麼?

想必大家也知道,託尼前幾天去北京現場參加了一波

新年憋尿挑戰

小米釋出會,拿回來了小米 11 青春版、小米 11 Pro 和小米 11 Ultra 三款手機。

算上我們之前自己買的一臺小米 11 ,米 11 全家桶我就算是集齊了。

正巧,託尼認識一個米粉學弟,他從網上看完釋出會之後整個人直接沸騰了,瘋狂 at 託尼:

“ 你看到真機了吧,米 11 Ultra 香爆了吧,安卓之光買爆啊!!! ”

接著我們就不知道為什麼

吵了起來。。。

託尼是覺得,米 11 Ultra 比米 11 Pro 貴了 1000 元,但是日常使用的提升好像不怎麼明顯,所以不香。

學弟則覺得,

米 11 Ultra 把一臺手機現階段能拉的引數幾乎都拉滿了,起步價才 5999 ,這不比某為某星什麼的要良心?買到就是賺到啊!

在一頓暴風般的

交換口水

口吐芬芳之後,我們倆人決定休戰,靜下心來擺事實講道理,

好好掰扯一下小米 11 Ultra 到底值不值。

本著學長謙讓學弟的態度,我打算讓學弟先說。學弟也是不客氣,直接幾條理由就招呼了上來。。。

作為一個遠在外地、沒能第一時間摸到真機的

“ 雲引數黨 ”

,學弟最看中米 11 Ultra 的一點,自然是宣傳得不要不要的影像系統:

主攝首發三星最新的 GN2 感測器

( 5000 萬畫素 )

,副攝也不吝嗇,全都用上了索尼的 IMX586 旗艦級感測器

( 4800 萬畫素 )。

換句話說,

小米 11 Ultra 使用的每顆鏡頭,都是主攝。

超廣角、廣角、長焦的體驗全都能拉滿。

作為對比,米 11 Pro 主攝也是 GN2 ,但副攝分別只有 1300 萬畫素

( 超廣角 )

和 800 萬畫素

( 長焦 )

,只能算是中規中矩。

什麼叫——

安、卓、之、光、啊?

舉個例子,雖然 Pro 跟 Ultra 的長焦端都使用了等效 120 mm

( 相當於 5 倍 )的潛望鏡設計。

但是 Ultra 硬是靠著感測器優勢,把最終變焦倍數搞到了 120 倍。

而米 11 Pro 的最高放大隻有 50 倍

——

“ 安卓之光 ”

“ 安卓機皇 ”

翻了個倍不說,還額外送了 20 。

雖然學弟也知道,網上有不少人都在吐槽這個鏡頭設計。。。但他覺得 11 Ultra 這個橫貫上半部分背板的鏡頭模組看著比 11 Pro 的霸氣,要更好看一些。

這部分我可不敢苟同,不過鑑於學弟的觀點還沒闡述完,我們一會兒再細說。

而除了影像系統之外,學弟還覺得,

作為安卓之光, Ultra 的一些 “ 隱性堆料 ” 也要優於 Pro :

比如說,米 11 Ultra 用的揚聲器是比 “1216” 更響一點的 “1216

P

” ;陶瓷後蓋比玻璃要潤;同樣是 5000 mAh 電池,厚度卻比 11 Pro 更薄。。。

( 8。53 mm VS 8。38 mm )

還有一點,就是那個小窗了。

作為 Ultra 版的獨家功能,早在爆料階段這個副屏就已經引起不少的討論了。

雖然多年前某個友商就曾經發布過類似的設計,但並不妨礙小米把它給打磨到自家的安卓之光上。

而在大家上手了真機之後,這個副屏更是被玩壞了:

索尼、佳能、萊卡、富士、姨夫、雷軍、羅永浩

。。。大廠大佬的 logo 和大頭像被大家換了個遍。

除了能用來自定義個圖片惡搞一下之外,

這塊副屏也可以接入相機 App ,幫助大家拿背部的三顆主攝玩自拍。

儘管。。託尼這個學弟雖然不怎麼自拍,

但他表示拿這個功能哄女朋友應該會很管用。。。

呵,男人。

最後就是起售價貴了 1000 塊錢這件事了,學弟跟我說了一下他的思考邏輯:

對於學弟這種剛畢業工作的職場新人來說,這麼貴的手機肯定要分期。

小米給了個十二期免息的選項,所以在學弟看來,

多出來的 1000 塊錢折算到每月其實也就 80 多塊錢,屬於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每個月還 416 跟每個月還 499 實在是差別不大。。。

況且 Ultra 也確確實實是比 Pro 堆料要厚的,這麼一比較也沒太大不妥。

也不是要和學弟吵架,託尼其實是在上手了幾天小米 11 Ultra 之後,才覺得它可能並不如小米 11 Pro ,甚至是小米 11 的價效比高。

以往在評價一款硬體產品的時候,託尼會盡量避免投入太多的情感因素,會重點關注一款產品的功能性和實用性。

而 Ultra 的最大問題就是——

相機的賣點大於手機的賣點。

是,學弟上面說的 Ultra 拍照料堆足,這些託尼承認,畢竟是被冠以

“ 安卓之光 ”

的手機,不拉的滿點怎麼能行?

但相對的,

為了更優秀的拍照素質, Ultra 犧牲掉了一些身為手機的實用性:

當你外出,想要把這臺手機放進褲子口袋裡的時候,就會發現還不如把它拿在手上。

但凡穿的褲子緊一點, Ultra 背後碩大的鏡頭就會卡住袋口,它很難像 Pro 或者 11 那樣,順滑的放進口袋裡。

234g 的重量也遠遠超過了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的 221。8g ,成為了除 MIX FOLD 之外,最重的一款小米手機。

分量重一點倒是沒什麼,每天拿著就當是鍛鍊了,比較危險的是,當你在單手操作的時候,由於攝像頭模組的頭重腳輕,稍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往外翻。。。

所以對於小手黨來說,在用 Ultra 的時候,還是兩隻手一起用會更穩妥一些。

而在玩手機遊戲的時候,攝像頭的凸起確實是會影響到手感,手裡盤這個這個大個疙瘩,就算是習慣了也不會舒坦。

就更別說平時應該怎麼把 Ultra 放在桌子上了,正著放會像蹺蹺板一樣不平,而扣著螢幕放在桌面上,又有刮花的風險。

世間難有雙全法

,要是你是抱著

“ 買一臺日常用手機 ”

的想法去買 Ultra 的話,它可能並不合適。

當然,像學弟那樣就是衝著 Ultra 強大的拍照功能去的話,上面提到的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

這塊

“ 特殊裝甲 ”

上的三顆主攝,在強大的引數光環下,硬實力那是槓槓的。

話不多說, Ultra 有多厲害,還是要拍幾張照片來比一比才行。

我們先來看看小米 11 、小米 11 Pro 以及小米 11 Ultra 在超廣角上的表現。

小米 11

小米 11 Pro

小米 11 Ultra

不得不說, 11 Ultra 所搭載的 IMX586 素質真的沒話說,不愧是各家廠商使用了兩年的旗艦感測器。

它在廣角端的表現相當搶眼,縱深感相比 11 Pro 和 11 的廣角要更強。

在標準焦段下,三臺機器在顏色的調教上略有差異,米 11 的調色更為鮮豔,而 Pro 和 Ultra 採用的 GN2 感測器則更還原真實場景。

小米 11

小米 11 Pro

小米 11 Ultra

整體表現各有千秋,但放大遠處綠色人魚的標誌,不管是 Logo 的精細度還是字型的邊緣的處理,都是畫素更高的米 11 要更勝一籌。

不愧是第一代的一億畫素感測器,現在已經被小米打磨的非常成熟了。

2 倍焦段下,三臺機器都是經主攝裁切過後得到的畫面,表現不分伯仲。

小米 11

小米 11 Pro

小米 11 Ultra

而在 5 倍的焦段下, Ultra 的實力才真正展現了出來。

小米 11 ▼

小米 11 Pro

小米 11 Ultra

可以看出,由於米 11 採用的仍舊是數碼裁切,在畫質上直接和光學變焦的 Pro 和 Ultra 拉來了差距。

得益於 IMX586 的調教, Ultra 在整體的光線上會更明快一些。觀感最好。

最後一個焦段是 50 倍下的極限對焦

( 這部分就不帶米 11 玩了,欺負人 )

, Ultra 依舊展現出了不俗的表現。

小米 11 Pro

小米 11 Ultra

不管是字型的清晰度還是顏色的還原,都更精準, Ultra 的極限,在這一刻表現的淋漓盡致。

不過關於潛望鏡,託尼還是想多說一嘴。

託尼接觸潛望鏡設計的手機也有好幾年了,但是在最初的一段新鮮感過後,大多數的時間是用不上的。

在日常生活中 10 倍放大就已經是頂天的需求了,多數情況下 5 倍變焦就足以解決一切問題。

除非是跟朋友炫耀手機功能,或者是臨時起意從房間裡拍張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否則一年裡把變焦條拖到頂的次數,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

在這樣的使用頻次下,要說 Pro 的 50 倍和 Ultra 的 120 倍真的差很多嗎?也不見得。

最後的最後,我們看看三臺機器在夜景下的表現。

小米 11

小米 11 Pro

小米 11 Ultra

很明顯, Pro 和 Ultra 在亮度上的控制會好一些,畫面更通透,表現力更強。

但 Ultra 的樣張在一樣的拍攝場景下,出現區域性過曝的情況,在後期的演算法上,還有提升的空間。

釋出會上雷總拿 Ultra 對比索尼黑卡的操作,讓不少老法師都坐不住了,其實在這一塊兒,Ultra 的優勢在於直出的效果。

託尼手上沒有黑卡,就問同事借了一臺索尼 ZV1 來和 Ultra 對比了一下在光線欠缺情況下的夜景。

小米 11 Ultra

索尼 ZV1

說實話, Ultra 的直出效果,還是要好上不少的,直接發朋友圈沒太大問題,而卡片機拍出來,可能就需要手動拉一下曝光了。

總結來說, Ultra 的在長焦上的照相素質還是很出色的,但小米還尚未把這套照相模組打磨到最佳。

比如在微距上, Pro 和 Ultra 只能在五倍長焦的情況下,才能對上焦,而米 11 專用的微距鏡頭,在細節上表現就要好上很多。

小米 11

小米 11 Pro ▼

小米 11 Ultra

經過多次對比,我們發現小米 11 的主攝的確能在大部分情況下帶出更多的畫面細節,不排除未來 Pro 和 Ultra 會透過 OTA 的方式改善一下成像效果。

畢竟三星 GN2 的硬素質還是擺在那裡的,後續會有哪些驚喜,還挺值得期待的。

在結束了上面 “ 擺事實講道理 ” 的環節之後,託尼和學弟還是沒討論個結果來。

在這個時候,託尼一個特別愛窺屏的同事米羅不知道從哪兒冒了出來。草草掃了一眼聊天記錄之後,他說:

“ 這還有的吵,買米 11 不就完事了? ”

被他橫插了一腳之後,我跟學弟也反應了過來——儘管小米 11 Pro 是

“ 安卓機皇 ”

,小米 11 Ultra 是

“ 安卓之光 ”

。。。

但是好像。。小米 11 更香啊!

雖然電池小了一點,相機弱了一點。

但它反而握感更舒適,更像一臺手機。

當然了,這事還得看你們怎麼選——

有人喜歡米 11 的舒適感,有人不捨得米 11 Pro 的大電池,有人就是像學弟一樣,喜歡堆滿的影像系統。

最重要的一點, Pro 和 Ultra 新增了 IP68 防水防塵,這對於不少有戶外需求的朋友來說,還是挺關鍵的。

雖然目前看起來 Pro 和 Ultra 的韌體打磨比 11 弱。但畢竟是剛釋出的手機,無非是再等一陣的問題,無傷大雅。

不知道這題你們會怎麼選,大家又願不願意等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