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傳遞溫度與價值,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盡在

@讀書文史

文 | 讀書君

長期以來,出家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大凡出家之人,似乎都有幾個特徵:

叛逆、孤獨、不入世俗,特立獨行……

關於出家,讀書君就曾經寫過幾篇相關的文章,引發了不小的爭議討論。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懂為什麼有些人日子好好地不過,非得跑到山上去當和尚、尼姑,過著一輩子都是青燈獨處,清苦乏味的生活?

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比如《紅樓夢》中那位紮在花叢堆裡的公子哥賈寶玉,最終也出家做了和尚。很多人想不明白,像他這樣一個大公子哥,尤其是一個反佛道的人,平時還罵罵咧咧和尚說道:

“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

如此痛恨出家道士之人,最後為何自己卻也跑去做了和尚呢?

除了男人出家,女人也出家。客觀上講,女人柔弱,女人出家比男人需要面臨的問題更多。但是,自古以來,從不乏各種出家當尼姑的女子。

最近,有個話題比較火,問:

“五臺山的尼姑越來越多,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這是為什麼呢?讀書君覺得,倒是和以下幾點原因有關,不知道是否和大家的看法一致,不妨且聽細說。

01 五臺山,中國佛教“道場”

提起“五臺山”很多人都不陌生,因為在諸多的文學作品中,都能看到關於出家五臺山的描寫。比如《水滸傳》中的那位粗壯大漢魯智深,就曾跑到五臺山當過和尚。

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魯智深

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一個魯智深這個名字,

因為其本名原為“魯達”,“智深”是長老賜給他的法名。

自此,當了和尚的魯達就成了魯智深,而因為其身上刺了太多的圖紋,所以被眾人叫為花和尚魯智深。

又比如傳說順治皇帝就是在五臺山清涼寺出家的,康熙的一生,也曾多次去往五臺山拜佛,修養心性。

山西的五臺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這裡供奉著文殊菩薩的化身,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其他三個有浙江的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道場;安徽的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四川的峨眉山,為普賢菩薩道場。

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五臺山

什麼是“道場”呢?可能有些讀者不太熟悉,順帶給解釋一下,這是一個意譯詞,

可以視為是成道、成佛的地方,後來被用來指供佛祭祀又或者是修行學道的處所;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規模比較大的誦經禮拜儀式。

自古以來,五臺山就是歷史悠久的佛教道場之地。為此,千百年來,歷朝歷代的皇帝就經常派人到五臺山去參佛。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五臺山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只是單指一座山,而是指一系列山峰群,至於說被叫為“五臺山”,或許是因為峰頂比較平坦,所以被稱為“五臺山”。

如今,

根據統計五臺山現有建築比較完整的宗教活動場所就有86處,包括顯通寺、菩薩頂等之類的;其擁有的佛像,數量就高達30000餘尊,

包括佛、菩薩、羅漢、供養人、護法神、儒教、道教、帝王將相、僧侶居士等等。

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你大體可以想象,這五臺山的佛道宗教文化氣氛有多濃厚。所以,直到現在,這裡仍舊是很多人出家的首選之地,不管是男人、女人。

02 為什麼不少女性要出家當尼姑呢?

一直以來,出家這種事比較常見於男性身上,所以自古以來,和尚都是比較常見的。

而作為女性,出家的人數比例顯然要比男性少,雖然自古以來就有尼姑庵,有尼姑,但是那畢竟也是小眾代表。

通常而言,女人出家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家庭經濟困難,家裡實在太窮,無依無靠,生活過得漂泊不定,最終選擇出家。

比如此前讀書君曾經寫過的關於青樓女子的晚年去向的選擇,其中有種比較悲涼的情況就是出家,因為年老珠黃,又沒有良人看得上,最後孤獨無依,就可能會選擇進入院內當尼姑,出家修行。當然,這其中還存在一種心理,就是可能也是當為自己修行,減輕以往犯過的過錯。

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當然,如今這種情況比較少見,畢竟,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的生存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已經很少有人會因為揭不開鍋,又或者流落街頭等被迫到寺廟裡撞鐘混口飯吃的了。

第二,為情所傷,因為被傷害過,無法再次相信人間美好,因為走不出悲傷的困境,因為想了斷世間塵緣,所以選擇出家當尼姑。

自古以來,多少男男女女因為被情傷害到,情斷愛絕,而選擇出家這條路。

比如不說古代,說說現今的,大家所熟知的歌手李娜,就被傳是因為失戀而選擇出家。為此,當時耀一法師還曾問過李娜:

“有人說你當初出家是因為失戀……你有一天會還俗嗎?”

當然,至於說是不是已經不重要,但是至少來說,為情所傷而出家的人確實大有所在,即便是女人也不過如此,因為心甘情願當尼姑的女人畢竟少之又少,若不是看破了紅塵,誰會去受這樣的苦。

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第三種情況,女性本身比較追求自然感悟,喜歡空靈、清淨的生活,

不喜歡出風頭、拋頭露面,不喜歡喧譁吵鬧,為此更偏向於選擇到院裡出家,深居古寺,潛心修行,悟道禮佛。

比如那位被譽為中國最美女住持的耀一法師(本名張家芳),31歲遁入空門,成為一名尼姑。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出家之前,她

曾是四川有名的表演藝術家、聲樂教授

,曾經在比賽中拿過省戲劇大賽獎,在事業上有一定的建樹。

若不是喜歡修行,又怎麼會捨得捨棄前途事業,年紀輕輕就告別舞臺,遁入空門呢?這或許就正如她在部落格中寫到的那樣:

“對於一個女人終身皈依佛門,無怨無悔。多少名利情愛灰飛煙滅,唯有信仰彌純彌堅……我以歌聲做佛事,人各有志,隨緣就好”。

喜歡就按著自己的內心想法去追求吧,遵循內心,出家修行,普渡眾生。

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耀一法師

第四,當然,除了以上這幾點,現在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也有不少人是出於避世的心態而選擇歸隱的,這點讀書君曾在此前的文章中有較為深入地去剖析過。

如今的女性,伴隨著新時代而發展,地位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是,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也是苛刻的。

很多女性要面對的不僅是來自於身心成長的壓力挑戰,還包括許多外界有意無意施加的壓力。

比如新時代的女性被要求不僅要懂得洗衣做飯,生娃帶娃,照顧老少,還要能掙錢養家。總言之,就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打得了怪獸,扛得了水桶……同時,紅塵中的各種勾心鬥角、追名逐利等浮躁的社會現象,也讓人厭倦。

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於是,一些女性乾脆就選擇不婚不育,甚至乾脆跑到了山裡削髮修行,出家避世,尋找情感和精神的皈依。

第五,還有一個被大家吐槽說得比較多的一點就是,如今的出家之人,已經成為一種職業,且想要出家當尼姑、和尚,還要過一定的門檻,不是隨便就能當上。

此外,出家人其實也是一個隱形的“高收入群體”。

在過去,大多數的寺廟、庵堂的經濟來源是靠香燈油蠟、施贈、辦佛事、活動業醫、化緣等而來,庵堂還可能兼女紅、刺繡等。

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而今,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改革,寺廟、庵堂的經濟來源也不再那麼單一。且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到寺廟、庵堂參佛的人也多了,尤其是每逢過年過節,人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在這樣的情況下,縱然是善男善女“打賞”的香油錢,都多了起來。這些收入,都歸寺廟、庵堂所有。

再者,

寺廟、庵堂經常舉辦各種功德法事活動,消災祈福活動,包括什麼浴佛節、生日、忌日、升官發財等法事活動

,都能收到不少的錢財回饋,這些都可化為和尚、尼姑們口袋裡的私有財物。所以,在生活中,像和尚、尼姑“走穴”的現象也比較常見,這些人的收入都比較高。

且更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許多寺廟、庵堂,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簡陋、樸素,僅有青燈古佛相伴。相反,有彩電、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等現代裝置,就連辦事也是用電腦等等。所以,如今的出家修行,其實也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悽苦,相反可能還獲得不錯的收入。

如今女性為何還選擇出家?

所以,由此可見,這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何女性喜歡到五臺山參學修行,出家為尼了。

03 小結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將出家視為是對世俗的反叛,認為他們是思想怪異引起的結果。他們或是被世俗、被禮教、被家庭、被命運給逼上了絕路,他們所做的是愚昧的事情,

是逃避責任,逃避現實。是不是如此呢?可能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忘了,其實自古以來,中國人的思想就一直受著儒、佛、道的影響,那是一種信仰、追求、寄託。至於說其產生的結果,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恐怕還是得視人而論。

參考資料:

《潮汕佛教研究》

對此,你又是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分享探討~

圖片源自網路,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點贊是一種美德,喜歡就點個贊、轉發分享吧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

@讀書文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