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希望政府分配物件,該怎麼幫?

摘要

中青評論

官方回覆情理兼備,既依法宣告不能包辦婚姻,也發出了暖心而實在的善意提醒。

最近,一張武漢城市留言板的截圖火了。截圖中,一名27歲的武漢男子在留言板上求助,稱自己想從工作三年的上海,回到武漢老家工作,想結婚但是沒物件。家裡和自己都在努力找,希望政府給分配一個善良的女孩。隨後,武漢市新洲區迴應表示,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婚姻自由,禁止包辦婚姻,建議其多與異性接觸,大膽追求,或透過正規婚介平臺相親。

“想結婚,又沒人和我介紹物件,家裡也著急,我也在努力找,好難啊。”這名男子在言語間表現出強烈的擇偶意願,官方回覆則情理兼備,既依法宣告不能包辦婚姻,也發出了暖心而實在的善意提醒。

小夥希望政府分配物件,該怎麼幫?

在這場互動中,這名單身青年的婚戀焦慮躍然紙上。據報道,這次並非他第一次向政府求助,2020年7月,他就曾發出過同樣的求助。如他所言,之所以到留言板上求助,“主要是家裡催得緊”。而春節回武漢老家後,家中安排的兩場相親,結果都不太理想——“不是她相不中我,就是我相不中她。”

強扭的瓜不甜,戀愛尤其講究緣分時機。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傳統意義上的適婚年齡人群,每逢過年或其他節日回家探親,都會被父母長輩逼問情感狀態。如果年輕人回答自己還是單身,不免要被親戚長輩進一步“關懷”,這讓本就焦慮的年輕人內心更添焦灼。親人當然是出於好心,但如果無法體察單身青年對婚戀的期待和想象,逼婚、催婚的效果就會適得其反。

其實,即便是“恐婚”人士,也不都完全拒斥婚戀的美好一面。人際交往,不免有孤獨寂寞的時刻,人們既渴望親密關係,也顧慮建立一段親密關係帶來的壓力。正因如此,愛情敲門時,一些年輕人才會表現得舉棋不定或前後猶疑。

婚戀還意味著對彼此承擔一定的責任。你的頭腦中要有意識地“快取”一個人,既熟悉對方的興趣愛好、性格品質,也能包容其缺點。社會同樣可以幫助有意願擺脫單身的人。比如武漢這位市民,從事土木工程工作,接觸異性機會較少,但經過這次曝光,有姑娘知道了他的事情,主動聯絡記者“求認識”。

《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提出了青年婚戀的發展目標:青年婚戀觀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青年的相關法定權利得到更好保障。在具體措施上,包括推動社會抵制負面功利的婚戀觀念,發揮工青婦等群團或社會組織的作用,打擊婚託、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為青年人文明而健康地交友,提供必要的幫助。

儘管單身人口數量龐大,但人們的情感生活是動態豐富的。社會對青年婚戀足夠開明包容,同時給予單身青年更多的理解和支援,無疑有利於紓解他(她)們的婚戀焦慮。

撰文/白毅鵬

編輯/王鐘的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