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離婚了,想搬回來住”這位母親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結婚後,你會跟婆婆住在一起嗎?

相信很多兒媳聽到這個問題,都會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恨不得跟婆婆分得清清楚楚,彷彿只有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處好這段關係。

我曾經也覺得婆媳之間要想處得好,就一定不能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畢竟距離產生美。

但是前段時間看了綜藝節目《婆婆和媽媽》後,我的想法有了一些改變,特別是對於“夫妻的家是婆婆的家嗎”這一問題的討論,更是引發了我的思考。

或許,婆媳之間維持和諧的關係,重要的不是空間距離上的遠近,而是雙方有沒有邊界感和是否尊重對方。

如果婆婆能夠尊重兒媳的生活方式,不過多地干涉年輕人的生活,兒媳也能尊重婆婆的生活習慣,那麼婆媳倆即使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也會相處融洽。

關鍵是“尊重”二字。

有一位叫梅梅的讀者給我發私信說:“都說婆媳關係難處,可是我跟婆婆在同一個屋簷下住了五年,處得比親母女還親。”

梅梅跟我講了一件事,聽完這件事你就明白這對婆媳為何關係這麼好了。

“媽,我離婚了,想搬回來住”這位母親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梅梅的大姑姐幾個月前離了婚,一個人帶著孩子在外地過,最近想回孃家這邊的城市發展,但是沒有房子。

大姑姐給婆婆打電話訴苦,旁敲側擊地問:“媽,我離婚了,能搬回來住嗎?”

沒想到婆婆直接拒絕了大姑姐的請求,說了這麼一句話:“女兒,這裡已經不是你的家了,你想回來可以在外面租房子,房租我給你補貼。”

大姑姐在電話那頭說了幾句話,婆婆安慰了幾句就掛了電話。

剛掛電話,婆婆便把女兒打電話來說的事情告訴了兒媳,並且跟兒媳講:“你也不要心軟讓她住在這裡,否則以後會有很多矛盾,我瞭解我的女兒。”

梅梅笑笑沒說話。

梅梅說,大姑姐的脾氣婆婆知道,霸道、得理不饒人,而她性子軟,喜歡安靜,如果婆婆答應大姑姐帶著孩子住進來,梅梅非但沒有了安靜的生活環境,還要應付這個霸道的大姑姐,這些是她所不擅長的。

“媽,我離婚了,想搬回來住”這位母親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婆婆拒絕大姑姐,直接為她擋掉了很多麻煩。

婆婆的這個做法,完全把梅梅的感受考慮進去了,而不是單純地覺得我女兒可憐,離婚了沒地方住,應該住在孃家。

不過,哪有母親不擔心自己兒女的呢。

後來,大姑姐帶著孩子來了,先是在梅梅家落腳,住了三天,找到房子後就搬走了。

自從大姑姐搬走後,婆婆總會忍不住擔心她們母子過得好不好,時不時打電話問問,吃飯的時候也會說不知道他們吃得怎麼樣。

梅梅把婆婆的擔憂都看在眼裡,對於婆婆幫她擋掉大姑姐的做法深表感激,為了緩解婆婆的擔憂,她也會主動在下班後買了吃的喝的,開車帶著婆婆去看大姑姐,有時還會邀請大姑姐家的孩子來家裡住幾天。

婆婆懂兒媳,兒媳懂婆婆,婆媳倆當然越處越好,就連梅梅的老公都會時不時吃醋,說不知道的還以為梅梅是親生女兒他是外人。

“媽,我離婚了,想搬回來住”這位母親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梅梅說,別看她和婆婆關係很好,但是兩個人依然保持著分寸感,不會隨意進去對方的邊界,或許是因為這份尊重,婆媳倆在同一個屋簷下住了五年都沒紅過臉。

梅梅的婆婆是個苦命人,早早地死了老公,一個人拉扯兩個孩子長大,在梅梅嫁給她老公之前,婆婆一個人住在農村的破瓦房裡,冬天冷,夏天熱,很是辛苦。

結婚後,梅梅和老公湊錢買了房子,裝修好後就把婆婆接過去一起生活。

起初,婆婆很不習慣,梅梅安慰她,就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把我當你女兒。

漸漸地,婆婆才沒有那麼緊繃。

但是,婆婆也不會真的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隨意,她會尊重梅梅的生活空間,有什麼事情會事先問梅梅的意見,從不會自作主張,覺得我兒子的家就是我的家,我愛怎樣就怎樣。

梅梅呢,也從內心想跟婆婆好好處,週末不上班常常跟老公開著車帶婆婆出去玩。

後來生了孩子,梅梅怕婆婆累著,請了育兒嫂跟婆婆一起伺候月子,婆婆沒有責怪兒媳亂花錢,反而很支援她,告訴她還是育兒嫂專業,這樣我也放心了,還能跟著育兒嫂學一學。

出了月子,家裡只剩梅梅和婆婆帶孩子,經常是婆婆怕她累著,主動承擔了帶孩子的活兒,大部分家務也是婆婆做。

面對婆婆的付出,梅梅也總會說一些知心話,給她買衣服、買首飾,像女兒一樣撒嬌喊她媽。

正是這份既尊重又有邊界感的相處,讓梅梅和婆婆如此相親相愛。

“媽,我離婚了,想搬回來住”這位母親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其實,觀察那些婆媳關係不好的家庭,很容易發現一個問題,要麼是婆婆沒有邊界感,要麼是兒媳不懂得感恩,雙方根本做不到互相尊重,關係也就自然會變差。

就拿離婚的女兒要回孃家住這件事來說,極少有母親會拒絕,但是跟兒子兒媳住在一起,不拒絕女兒的請求,就是給這個家庭埋雷。先拒絕女兒的請求,再用別的方法幫助女兒,這位母親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有人說,婆媳問題本質上來自對權利的“爭奪”。

的確如此。

婆婆覺得自己是媽媽,兒子要聽自己的,兒子的家自己說了算;兒媳覺得那個男人是自己的丈夫,他們才是一家人,她是家裡的女主人,這個家當然是自己說了算。

我接到過不少私信,有人傾訴婆婆強勢,有人傾訴兒媳不孝。

其實這個事情很簡單,無非是婆婆、兒媳、兒子三個人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在意勝負,更不用計較得失,想想你們共同愛著一個人,所有矛盾就都能消解。

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婆媳關係就是人際關係的一種。

想一想你在和別人相處時,是什麼樣的,是不是需要禮尚往來,這段關係才能維持和諧?

想明白這一點,不管是婆婆還是兒媳,都會用一顆跟別人相處的平常心去對待彼此。

“媽,我離婚了,想搬回來住”這位母親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不管是哪種關係,最終的指向都是“尊重”。

就像黃聖依的婆婆。

自己家是豪門,兒媳還活躍在娛樂圈裡,工作從來不耽誤。黃聖依的婆婆沒有像其他豪門婆婆一樣,命令兒媳嫁進自己家就要放棄一切專心做妻子,而是非常尊重她的工作,理解她的工作。

在《婆婆和媽媽》這個綜藝節目裡,婆婆看了黃聖依跳舞的影片,知道她從早上八點練舞到凌晨三點,只是心疼地說:“這麼累,回老家徐水我給你安排一個好工作。”

而黃聖依呢,對婆婆也很尊重、孝順,幫婆婆洗澡那一幕,能看出來她是真心對婆婆。

所以你看,一切和諧的婆媳關係,離不開“尊重”,多一些理解和將心比心,保持一定的邊界感又不失親密。

想起塗磊說的一句話:

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視如己出的關愛所指的是將心比心,自己的媽是媽,別人的媽也是媽;自己的女兒是女兒,別人的女兒也是女兒。相敬如賓的對待所指的是,兒媳婦再親畢竟不是家裡人,不可能像跟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那麼親密。

既親密又有距離感,不遠不近,剛剛好。

今日話題:

你認為婆媳相處融洽的秘訣是什麼?

花影人間:專注解讀婚姻情感問題,在喧囂塵世中給你撫慰與溫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