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攻擊的方式,得不到愛

1

在關係裡的憤怒、委屈、無助、失落、孤獨、壓抑等情緒其實都在說:

我希望你愛我,希望你在乎我、照顧我的感受。

我想要,但我不說。我要用攻擊你的方式,讓你明白,我需要你。

有的媽媽希望孩子體諒自己,她不說,她就是罵孩子不懂事,為什麼玩具丟的到處是、為什麼這麼晚還不睡覺。但就是不願意說一句:

媽媽照顧你好辛苦,好希望你能自覺一點少給媽媽添亂,體諒一下我的不容易。

有的伴侶希望對方可以給自己一些重視,但是他不說。他就在感受到不被重視的時候,默默離開,或者做了默默離開的決定。心裡覺得,既然你不在乎我,我留在這幹嘛呢?添堵嗎?我很自覺、很識趣,既然你不喜歡了我,我就主動結束吧。

當一個人在需要另外一個人愛的時候,成熟的人會去思考我該如何表達、如何做可以儘可能地讓對方滿足我的需求。退行的人則會跟著本能反應,採用一種基本無效的方式去表達需求。

這種無效的方式就是——攻擊。

攻擊是很難換來被愛的。

2

攻擊分為三類:

主動攻擊、被動攻擊、隱性攻擊

,用三個字概括就是:

暴、

冷、慘

。這些例子就太多了,不列舉了。只是簡單做個分類,幫你看看你用過哪些,或被用過哪些:

主動攻擊,用言語或行為直截了當地表達攻擊性。

比如講道理、恐嚇、打擊、指責、抱怨、嘲笑、控制、挑毛病、發脾氣,看起來就很嚇人。這是一種熱暴力行為,簡稱暴。

被動攻擊,用切斷關係的方式來間接表達攻擊性。

比如冷漠、忽視、沉默、敷衍、拉黑、結束通話電話、離家出走、忙別的、分手、離婚、逃避等。這是一種冷處理的行為,簡稱冷。

隱性攻擊,用慘、弱、可憐等隱藏攻擊的方式來表達攻擊性。

直接表達就是告訴你我很累、我很難受、我很不容易、我很可憐,間接表達就是我討好、小心翼翼,我明明很受傷卻假裝無所謂、說不計較、沒關係。這是一種賣慘的處理方式,簡稱慘。

冷、暴、慘,就是一個人常用的攻擊換愛的方式。

之所以是攻擊,是因為這三種行為都會帶給對方不舒服的感覺。

你對他用盡了各種攻擊的方式,但就是不告訴他你想要什麼,你希望他能看到你攻擊背後的脆弱,聽懂你指責之下的柔情,這就是你習慣使用的索愛方式。

3

潛意識認為這些方法是有用的。潛意識的邏輯就是:

我以為讓你難受了,你就可以給我愛了。

具體包括:

我以為讓你難受了,你就理解我了,你就會過來滿足我了。

我以為讓你難受了,你就知道錯了,你就會過來滿足我了。

比如說:

當他發火,我也衝他發火。我以為,我發火他就會知道我害怕別人發火,從而照顧我的感受。

當他發火,我就不理他。我以為我不理他,他就會難受,就會主動過來關注我。

他指責我,我就跟他講道理。我覺得,只要我能讓他明白,他就能改,就能不再控制我了,就能尊重我的感受。

雖然你在用攻擊的方式求愛,遺憾的是對方聽不懂,也許他想想能想明白,但那一刻他很難去仔細思考你到底想要什麼。

因為那一刻他在被攻擊、被傷害,而人在被攻擊時的第一反應,就是保護自己,所以他無暇顧及你的感受,不會去想你要什麼。這時候你就會更受傷。

傷害只能換來傷害。攻擊會換來被攻擊,傷害會換來更被傷害。

我們處理問題,通常都是以暴制暴,以冷製冷,或者以冷制暴,以慘制暴,這些攻擊對攻擊的方式,只會雙輸。沒有贏家。

4

這種攻擊換來的經驗是哪裡來的呢?

這種經驗,在小時候對父母是有效的。你只要堅持不理父母,父母最後可能就會過來理你。你就學會了“我不理他,他就會來關心我。”你只要在最後忍不住的時候發火,父母就會妥協,你就學會了“只要我發脾氣,他就能關心我。”你只要告訴父母你這裡那裡難受,他們就會放下自己的事先來重視你,你就學會了“只要我說我慘,你就會為我妥協尊重我。”

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模式。有的家庭就是不吵架,不解決問題。有的家庭就是無論發生什麼,先講一堆道理。有的家庭則是,重要的問題不談,大家一起迴避。有的家庭則是各忙各的,誰都沒空管誰。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孩子也學會了使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

你的經驗,形成了你解決問題的模板。

隨著你的長大,的確很多時候這是有用的。當你發脾氣、冷漠、表達可憐,的確有的人向你妥協。但更多的時候,已經沒用了。

當你長大,你要嘗試找到新的獲得被愛的方式,那就是:

被愛的能力。

至於哪些方式有用呢?攻擊的效果肯定是最低的。你需要先意識到怎麼沒用了,然後停止,然後重新去思考:什麼是有用的方式呢?然後你就掌握了被愛的能力了。

華康心理,伴你同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