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婚姻當課堂不斷修為自己,提升自己就是對婚姻制度的貢獻

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走向輝煌的意思是:走入婚姻的人活得更幸福,其中的一些人成長得更好,為社會做出了更大的貢獻,吸引更多人走入婚姻,經營好自己的婚姻。作為我們每個在婚姻中的人,只需要讓自己有所成長,只需要讓自己的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點就好。

把自己的婚姻當課堂不斷修為自己,提升自己就是對婚姻制度的貢獻

中國傳統文化中《易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女為陰,男為陽,男女結為夫妻組成家庭,是善行,要有善果,還得靠各自的人性。

每個人的人性決定了我們每個人所有思想與言行,最終也就決定了我們的婚姻的品質。好的婚姻品質,最終成就了彼此,成就了婚姻制度。婚姻出了問題,是因為我們個人的人性有問題。個人的人性中的生物性長大到18歲後成人,到了22歲才能夠結婚;個人的社會性則是從幼兒園開始,活到老學到老的過程。

換一種說法是:修身養性乃一個人一生的任務,無論是結婚前還是結婚後,都應該繼續自己的修為。如果結婚後不繼續修為或者是修為的方向錯了,都直接影響婚姻的品質。好的婚姻,是夫妻雙方乃至孩子在家庭裡得到很好的成長進步,彼此互為老師、同學的共同成長。

我身邊很熟悉的一對年輕夫婦,結婚後沒有一起去學習提升,反而得有空的時候就一起去遊戲廳打遊戲,夫妻所經營的生意沒有進步,個體素質沒有成長,結婚就為一點家庭瑣事而離婚。婚姻家庭就是夫妻的新課題,這是我一直強調的理念。只可惜,太多的人只是將之變成了吃飯、休息的場所而不是課堂。

把自己的婚姻當課堂不斷修為自己,提升自己就是對婚姻制度的貢獻

夫妻之間很少會真正如同老師給學生上課一樣一個在講臺上講一個在下面聽。但父親之間的交談、言行舉止、喜怒哀樂、好惡取捨所形成的影響力一點不比一般的老師與學生的影響力弱,只會更強。父母從小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形成了所謂的原生家庭,對人的一生成敗都至關重要。

魯迅與夫人許廣平的愛情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好婚姻典範。魯迅先是許廣平的老師,他們走到一起後,許廣平熱忱支援魯迅的創作和研究工作,經常幫助魯迅校對和抄寫稿件,並積極為魯迅創辦的《莽原》週刊撰稿。許廣平在《同行者》一文,歌頌魯迅“以熱烈的愛、偉大的工作給人類以光和力”,使“將來的世界璀璨而輝煌”,並表示她將不畏懼“人世間的冷漠、壓迫”,不畏懼舊社會衛道者的猛烈襲擊,與魯迅攜手同行,“一心一意地向著愛的方向賓士”。可以肯定的是,許廣平的成長與魯迅對事業的追求過程中的耳聞目染有直接關係,而魯迅後來一些書稿的問世都是許廣平的功勞。

從魯迅與許廣平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有追求的魯迅與有進步的許廣平的結合,有基礎。婚姻裡,他們的追求走到了一起,有著共同的志向,有著共同奮鬥的事業目標,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一起成就。

對比之下,我們許多家庭的男女主人翁,他們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成天昏昏噩噩地過日子。結婚後,更沒有上進,外面遇到點委屈只會拿回家裡朝家人發火。

在國際上,某個國家的執政者要繼續競選謀求連任,常用的政治手段是挑起於外地的對立後,帶領國人抗擊外敵的同時隨便就贏得了選舉。這就是把國內的選舉政治鬥爭轉化為對外的鬥爭。我們反過來理解,如果一個能夠在家庭外很好地謀求發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怎麼會回家後與老婆進行窩裡鬥呢。

一般人定義的婚姻就是以前搭班過日子,自己的家就是釋放自己本來面目的地方。這樣的話,無所謂夫妻雙方的共同成長進步,無所謂要自律剋制自己的壞脾氣。因為不做任何努力,時間都在走,日子都在過去。

把自己的婚姻當課堂不斷修為自己,提升自己就是對婚姻制度的貢獻

真正的婚姻是什麼呢?婚姻是藉由對方帶來和開啟的新天地來促進彼此的成長,促進人生的使命完成。這樣的話,人生哪裡都是課堂,哪裡都需要學習,哪裡都需要修為自己,哪裡都要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努力。

孔子的學生對他說:感覺太累了,想休息了。孔子說,生無所息。意思是:活著的人就是一種向上成長的狀態中,人只有到了死亡才是徹底放下。最後再次強調:把自己的婚姻當課堂不斷修為自己,提升自己,幸福自己,就是對婚姻制度的貢獻,對社會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