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過度照顧他人感受的女孩兒

人際關係:過度照顧他人感受的女孩兒

照顧他人的感受,是一種良好的品質,也表明我們心中有他人的存在。

只是過度照顧別人的感受,誰來照顧我們的感受呢?

君君,因抑鬱問題和人際問題,前來心理諮詢。

她的抑鬱,在青春期出現,大學時有所緩解,參加工作後加重。

她常感到莫名的沮喪和抑鬱。她敏感,自卑,遇到難過的事情,聽到悲傷的歌曲,看到悲傷的小說,容易把自己帶入進去,久久走不出。

周圍人的情緒,更影響著她:當別人難過時,她會難受,想安慰卻不知道說什麼,為此常自責;當別人不開心時,她會內疚,擔心是自己造成的,懷疑是不是自己沒做好……

外人看到的是她文靜、內向、順從,她看到的是自己壓抑又強烈的情緒——總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夠好,傷害到別人的感受;質疑自己,自責、沮喪、壓抑;過度反省,心累,不想上班、不想見人;想暫停反省,又自責,覺得自己逃避、自私、冷漠……

諮詢師:徐文嬌

【申明,出於心理諮詢保密原則,來訪者相關資訊已做必要技術處理。】

人際關係:過度照顧他人感受的女孩兒

母女共生關係

君君非常在意他人的感受,對他人的情緒變化敏感,這與她和母親的關係有關。

君君的母親成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從小被忽視。結婚生子後,她常在丈夫和孩子面前悲嘆自己命運的不幸,渴望被關注、被疼愛。

不幸的是,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君君的母親只能跟君君哭訴丈夫對她的不關心、童年的不幸、婚姻的不幸,常說“如果不是因為生了你,我早就跟你爸離婚了,早就可以過更好的日子了,哪至於留在這裡受苦”……

在去外地上大學之前,君君懂事乖巧,對母親心疼有加,與母親同住同睡,處處照顧母親。

“我一直覺得母親很可憐,沒人心疼她,我應該多心疼她。她難過時,我想安慰她,可我的安慰沒有用。長大後我也常常懷疑自己是個不會安慰人的人,是個沒用的人。我只能陪她哭,母女抱頭痛哭。我恨我的父親,覺得他很自私,不關心母親。”

在照顧母親的感受時,君君淪為母親情緒的容器,也無意中壓抑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青春期,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君君有了自我意識的萌芽,但母親的情感需求擠壓了君君自我發展的空間。君君開始出現抑鬱症狀。

參加工作後,君君與母親關係的模式,在與其他人的人際關係中重現,導致了她的抑鬱和人際困擾。

人際關係:過度照顧他人感受的女孩兒

心理分析——投射性認同

君君在童年和青春期,一直與母親處於共生關係中,成為母親的自體的衍生物,沒有分化出獨立的個體。母親眼中並沒有女兒這個獨立的個體,而只有她自己的悲傷和不幸。

無論女兒做什麼安撫,母親都沒有真的看到、接收到,她還在自己的世界裡,渴望的是自己的感受被聽到、被認同、被理解。

在這一過程中,君君感受到母親強烈的被認同的需要,所以,慢慢學會了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完全認同母親的感受,呆在母親的感受裡,與母親保持完全一致。

這涉及到“投射性認同”過程。投射性認同,最早被克萊因用來描述嬰兒與母親之間相互作用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原始的防禦機制。

投射性認同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概念,這裡簡單講一下,投射性認同,是一個人a誘導另一個人b以一種限定的方式行動或者做出情感反應的人際互動模式。它是發生在兩個人之間的,需要一方a的“投射”,另一方b的“認同”,來共同完成。

在這中間,有誘導的成分存在——a透過誘導或刺激b,以此讓b做出一些既定的反應,從而來達到減輕a痛苦的目的。比如,母親透過讓孩子感到內疚的方式,讓孩子保持對母親的忠誠、認同或依戀。而這一點孩子並不知道。

在投射性認同中,b被迫對a的投射性幻想做出反應,在不知不覺中,成為a感受和內在表象的儲存室,被迫與a釋放出來的感受保持一致。

在與母親的相處中,君君很快接受、認同母親的投射,與母親的感受保持一致。

長大後,她也快速捕捉、認同身邊人甚至影視小說中人物的情緒,立馬捲進去,產生強烈的共感,分不清那是別人的感覺還是自己的,所以,難以快速走出來。

當意識到自己的投射性認同,對投射性幻想分析、對認同分析、對沖突模式分析,意識到投射性認同是兩個人配合才能完成的“遊戲”,若一方不投射,或另一方不認同,投射性認同都會失敗,遊戲就進行不下去。

所以,當君君面對母親及他人的投射,能分清哪些是別人的投射,哪些是自己的東西,自己是自由與獨立的,可以選擇認同,也可以選擇不認同,自己有更多的選擇和更靈活的應對方式,便不會再以原有的固定的方式(壓抑自己、迎合他人)來應對了。

人際關係:過度照顧他人感受的女孩兒

自我成長——分化與內疚

與母親處於共生關係中,成為母親情緒的容器,君君自身的情感與需要被放到次要位置。過度照顧別人的感受,沒有機會照顧自己的感受與需求。

成長,需要學習與母親進行分化。但與母親的分化,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前面有講到,在投射性認同中,母親透過讓孩子感到內疚的方式,讓孩子保持對母親的忠誠、認同或依戀。

“我不能不管我的母親,也不能說她什麼,一說,她就哭,哭得很慘。那時我覺得自己好壞,我傷害了她,我不該那樣對她,都是我的錯。”

母親的自憐,讓君君產生強烈的認同;母親的脆弱性,又讓君君產生強烈的內疚感,覺得自己傷害了母親。認同感,促使她站進母親的陣營裡;內疚感,阻止她離開、有二心。如此,她好像只能保持跟母親一致。

前面講了,“認同感”,是母親需要孩子的認同。那麼,“內疚感”呢?

先來看看,母親的處境,真的全是外界、他人的原因嗎?是否也有她自身後天的需要呢?

◎ 構成自憐有兩點:一是“我的處境很糟糕”,二是“我是被動、無助的,一切都怪別人和外界,我不該為此負責”。

當一個人不沉溺自憐,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負起責任,能從積極的角度去解釋事實,自然會尋求到解決的辦法。

所以,從某種角度,君君的母親需要孩子、丈夫內疚,讓他們為自己的痛苦負責,而不是自己對自己的痛苦負責。

君君在不知不覺中陪母親玩了這個心理遊戲。如果君君繼續對母親的處境內疚,遊戲就繼續下去了,這對她和母親的成長與幸福都無益。

人際關係:過度照顧他人感受的女孩兒

自我成長——分化與獨立

同樣的,當我們過度為父母、他人的人生負責,把他人跟自己混為一談,是否也是在逃避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呢?

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為自己負責,有穩定的自我,有自己的情感、情緒、需要與慾望,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想成為怎樣的人,可以成為怎樣的人。這些任務,是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發展階段需要完成的。

“我的母親並沒有要求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也不知道她希望我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但我還是很害怕讓她失望、讓她不開心。如果她不開心,好像就是我的問題,是我做的不夠好。”

君君在青春期忙於照顧母親的情緒情感,自我空間一直被媽媽佔據、擠壓,導致君君的自我同一性和情緒調節能力未發展好。

此時,一個能很好反饋和接納她的客體,比如,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戀人或心理諮詢師,像好父母一樣能夠給她成長的空間,允許她去追求自我發展,陪她去探索自己,容納她承受不了的“不好”的部分,她將一步步建立良好的、相對穩定的自我,情緒控制和人際相處也會更穩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