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把親戚看得太重”:78歲老人的晚景淒涼,就是最好的提醒

“不用把親戚看得太重”:78歲老人的晚景淒涼,就是最好的提醒

一個朋友無奈地說:“我爸這個人,這輩子都分不清誰對他好,誰對他壞。他總是把外人假裝的好,當作實實在在的真,也把我母親氣頭上說的話,當作真,但是他看不到母親為他做的事。”

朋友有此感悟,是因為前兩天她回家,聽得父母吵架。

她55歲的父親,嚷嚷著要和母親分家。

她沒有想到,這話是父親主動說出來的。

朋友的母親脾氣不怎麼好,但是在現在的她看來,母親脾氣不好很正常。

因為她的父親在婚姻裡,很少盡到一個丈夫的責任。

結婚多年,家裡家外都是靠她的母親,她的父親就連一雙鞋,一雙襪子都沒自己買過,也沒洗過一件衣服,更別說進廚房,就算醬油瓶倒在面前,都不會扶一下。

她想起小的時候,母親每每工作回來,做飯的時候總是火急火燎,稍微有點事不順心,就容易惹得母親發脾氣。

她的父親,從不幫忙,也不說話。

“不用把親戚看得太重”:78歲老人的晚景淒涼,就是最好的提醒

正因如此,她的父親在外人面前落得一個好脾氣的名聲。

但實際上,只有他們親近的人知道,父親其實不是很講理的性格。他要麼不說話,一說話就是大聲吼,自己錯了從不承認。

尤其是現在年紀越大,她母親的脾氣減少很多攻擊性,反倒是她的父親,開始事事都要說兩句,所以兩個人還是時常吵架。

其中,吵得最多的,就是她的父親拎不清普通的親戚關係。

簡而言之,就是幫起外人的忙全力以赴,恨不得掏心掏肺,但是自家遇到事的時候,反倒沒有這麼上心。

她家很多事,一直以來都是她的母親在操勞。比如,高中的時候她家買房缺點錢,她的母親問父親怎麼辦,她的父親一開始不說話,後來直接回:

“我怎麼知道怎麼辦?家裡的錢都在你那裡,我手上也沒錢,你要我去偷,去搶?”

關於這點,她母親可以說是吐槽了一輩子。

幫外人的忙積極,是因為她的父親在家族裡輩分蠻大,很多人客套兩句,口頭上誇獎一下,她的父親就信以為真。喜歡幫忙也好說話的名聲出去了,自然很多人有事都喜歡找她的父親。

要是自己幫不上,她的父親可能還會託別人去幫忙。

“不用把親戚看得太重”:78歲老人的晚景淒涼,就是最好的提醒

她的母親時常說她父親是在瞎操心,給自己找事做,自己做不到就算了,犯不上為了別人的事去欠人情。

她的父親就說她的母親是小肚雞腸,婦人之仁。

反正兩個人吵架,時常都不在一個頻率上。

包括借錢這樣的事,前些年她的父親還悄悄給別人借了幾萬塊錢,沒告訴她母親。結果人家到現在都沒還,因為借錢那個人,出了名喜歡賭,不守信用,欠了不少人的帳。

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她的父親因為對方按照輩分叫他一聲“大哥”,就把這錢借了,自然一開始是瞞著她母親的。

家裡的銀行卡和存摺雖然在她母親手裡,但是父親知道密碼,而且以前存錢取錢這些事,都是她父親去做的,母親只跟著去在一旁看著。她母親讀書不多,以前就這事沒有自己操心,結果就出了這麼大紕漏。

她聽到都感到很痛心,因為她從小就看得出來母親很節約,家裡存錢不容易。

但現在,錢拿不回來,她父親反倒不讓提這事,一提他就率先發火,說她母親是對自己有意見,反正這輩子看不慣他,瞧不起他,說要分家。

人生在世,貴在活得清醒。

“不用把親戚看得太重”:78歲老人的晚景淒涼,就是最好的提醒

那些活得清醒的人,往往明白自己這輩子最重要的人是誰,最該信任的人是誰,應該對誰好,對誰壞,做到心裡有數,行事有分寸。

雖說人情世故很重要,人活在這個世上,就免不得需要與人為善。但是萬事有度,如果能力跟不上交際的話,就不要往自己身上去攬太多的事。

不然的話,反倒容易適得其反,被別人當作“軟柿子”,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不是少數。

再把範圍縮小到親情,同樣是如此。

親戚之間,雖說相比外人,多了一層更加穩定的相連因素,也更講究互幫互助,情分自當深刻一些,但是關起門還是需要自家過自家的日子,所以拎得請就很重要了,適可而止,該幫的幫,不該插手的不用插手,更不需要往自己身上無故去攬很多的責任。

把親戚看得過於重要的人,最後真的容易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不用把親戚看得太重”:78歲老人的晚景淒涼,就是最好的提醒

我想起一個網友說的例子。

他隔壁的老人78歲,晚年過得並不幸福,老伴去世,一個人獨居,兩個女兒意見很大,看望老人不多,而老人曾經奉若珍寶的侄子,也並未在晚年給予他該有的親情,甚至壓根不來看望。

前提是,老人把自己的房子給了侄子結婚。

老人沒有兒子,這是他一輩子的遺憾,認為女兒是別人家的人,兒子才是自家人。

所以對待兩個女兒,從小親情冷淡,反倒是對待弟弟的兒子特別熱情,寧願抱弟弟的兒子都不抱女兒,

還說侄子才是他們家族裡唯一的獨苗。

兩個女兒在父親顯而易見的偏心中長大,看到父親把別人的孩子當作親生兒子,從小百般寵愛,長大結婚還送房,但是自己作為親女兒卻什麼都沒有,結婚的時候陪嫁一分都沒,自然容易心有不滿。

老人卻並不認為自己這樣有任何不對,反倒責怪起女兒不該管他的事,包括現在也不認為自己有任何錯,只認為是女兒不孝順,只拿錢卻看望得少,從來不責怪不來看他的侄子半分。

“不用把親戚看得太重”:78歲老人的晚景淒涼,就是最好的提醒

有些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比如重男輕女,這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說改就能改的,一旦產生,多半就是伴隨一輩子。

其實想想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前些年就聽說老家那邊有戶人家,因為夫妻倆生了3個女兒,女人就想有兩個兒子的妹妹家過繼給自己一個,雖說沒同意,但後來也是對妹妹家的兒子極好,比3個女兒要好。

把自己的願望加諸在外人身上,以為有朝一日可以夢想成真。然而有些人卻忘了,親戚始終是親戚,不是親人。

不用把親戚看得太重,先看看身邊真正陪著的人是誰吧。不明白什麼對自己最重要的話,人活一生,最後免不得被自己曾經最為疼惜的人或事所反噬。

要是真到那個時候,可就怪不得任何人。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