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相處,始於頻繁聯絡,也終於頻繁聯絡,其實最好的方式有3種

莫里哀說過:“

不相思,幸福跟你沒關係。一帆風順的愛情,其實是無趣

。”愛情就是讓人捉摸不透,一會是晴天,一會就是雨天。許多人覺得愛一個人就是要主動,要製造話題,要不停地互相聯絡,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想要每天與對方保持密切的聯絡,因為他們覺得,只要彼此斷絕了聯絡,就意味著分離的開始,但有時候不是這樣的,我問了身邊很多朋友,無論是男是女,都對“

頻繁聯絡

”這件事表示了排斥。

假如兩個人剛剛建立了關係,那麼經常接觸有利於兩個人增進感情;如果兩個人認識一段時間了,但是關係還這麼緊密,那就會讓人有一種私人空間被侵犯的感覺,此時感受的不是甜蜜,而是一種近乎壓抑的窒息。

因此,對於成年人來說,頻繁的接觸不僅不利於親密感的建立,反而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心理研究表明,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不是頻繁的接觸。

1、學會愛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質

一部讓人看了落淚的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無論作為藝術家還是作家,她對每一段感情都不抱太大希望,而松子交往過的每一個男友,最終都會毫不猶豫地離開她。

她的醜並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她的內心,充滿了自卑感,她沒有讓自己變得更加優質,更加迷人,她總是會依賴別人,她覺得她的優點就是可以不計成本的付出,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這樣的付出,在別人看來就是廉價的。

這一切的結果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松子因為自卑,會潛意識地把自己放在了不利的位置,讓其對方有了掌控一切的權利。她的自卑讓她沒有了選擇,將自己的自尊變成了塵埃,任由對方踩踏,所有一切的悲劇都是源自於這裡。

兩個人交往中,如果能站在一個相對平等的角度,互相交換心意,那這段感情就是會相對穩定的。一個高高在上,一個卑微如塵埃,這樣的差距懸殊只能讓愛的分叉路口越走越遠。

伴侶需要的是一位能與自己相提並論的愛人,而不是一位崇拜者。

所以,我們要不停地在愛情中塑造自己,要知道,讓自己變得優質是很重要的。

即使是已經有了男朋友,還是不能放棄自己提升的任何機會,只有如此,才能牢牢地抓住你愛的人。

2、懂得站在別人立場考慮問題

我知道的有一對夫婦,他們一個北方人,一個南方人,他們之間很多愛好是一樣,只有飲食有差別,因為妻子喜歡吃淡的而丈夫口味會重一些。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到兩人之間的感情發展。

餐桌上的菜餚都是紅辣椒,而妻子的飯菜面前卻是一碗清水。就這樣,每次吃飯前,都會把紅辣椒的菜沾沾水再吃,互相包容,互相理解,這樣的感情才是好的感情,因為他們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事情。

所以無論差異多大,分手時這都是藉口,真正的愛是知道了這些差異,還能繼續往前走,互相牽手,共同迎接美好未來。

愛情最好的方式不在於我們能給他什麼,而在於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看他們到底需要什麼。

當能感同身受的時候,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她就能感覺到你所給予的愛是多麼的合時宜。

3、給予對方自由和尊重

曾經有一位著名女明星說過,自己很喜歡掌控對方的生活,似乎這樣才能讓自己有安全感。隨後另一位女明星說,

在一段感情中,最好的控制就是不去控制對方。

沒有什麼比愛情本身更具有佔有慾和獨佔性了,但是我們需要了解的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限度的。

如果超出這個程度,很多時候會有物極必反的負面影響,也許你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表達對對方的愛,但在他看來,你的這種愛太過壓抑,讓他難以呼吸。

留白效應

”就很好的概括了這一切現象。它是指水墨畫上留下的空隙,會給人以充分的遐想空間,在兩個人的世界裡,這個效用同樣的可以應用。

友人說“

戀人希望雙方有一些不同的特點,這樣才能帶給他們新鮮感,經歷不同的事物,學習不同的技術,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一些。

距離產生美

”,這句話說得沒有錯,只有距離的美才能讓人感覺到一種被關注的需要,才能保證一段感情長長久久。

END.

今日話題:

你以為兩個人相處一定要頻繁聯絡嗎?

歡迎留言討論。

作者|陳淺淺

編輯|陳淺淺

圖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劇照

參考資料|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