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兼四鎮節度使,李隆基自毀長城,若此將活著,不會有安史之亂

腰斬盛唐的安史之亂,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李隆基自己犯下一系列錯誤。安祿山固然可恨,但是讓他身兼三鎮節度使、獨掌20萬雄兵的那個人,就是李隆基。

那麼,李隆基為什麼對安祿山特別信任?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受到如此信任的邊將,安祿山不是第一個,以前還有一位邊將的兵權比他更大,一人兼任四鎮節度使,大半邊軍集於他麾下,照樣對大唐忠心耿耿。

這位邊將名叫王忠嗣,是忠烈之後,九歲時被李隆基認為義子,收養在宮中,忠嗣這個名字也是李隆基賜的。王忠嗣從小和太子交好,感情很深,但這也埋下了日後遭貶的禍根。

一人兼四鎮節度使,李隆基自毀長城,若此將活著,不會有安史之亂

公元730年,王忠嗣被安排到吐蕃前線,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勇猛,經常率領精銳小部隊,擊破數倍於己的敵軍。在河西的新城,他單人匹馬衝入敵陣,斬殺數百人,打亂了吐蕃軍的陣腳。唐軍趁勢從側翼掩殺,擊潰吐蕃大軍,取得大勝。

公元740年,王忠嗣被提升為河東節度使,這是他擔任的第一個節度使職務。第二年,他又兼任了朔方節度使。在這段時間裡,王忠嗣多次擊敗突厥、回紇、葛邏祿等部落,使塞外安定,邊患平息。

一人兼四鎮節度使,李隆基自毀長城,若此將活著,不會有安史之亂

王忠嗣作為中低階軍官時,總是身先士卒,勇猛殺敵。當他鎮守一方時,卻不願意白白讓部下們送死。每次出擊前,他都要權衡利弊,準備充分後再採取行動,因而在邊軍中贏得了很高的威望。

為了做到每戰必勝,王忠嗣尤其重視偵察敵情,派出大量騎哨,摸清敵軍動向,再佈置伏兵,打敵人個出其不意。這樣每次戰鬥總是傷亡小,戰果大,讓朝廷封賞不斷。王忠嗣本人慢慢也成為西北邊陲的核心人物。

公元746年,王忠嗣又兼任河西、隴右兩鎮節度使,手握四鎮兵權,最強的大唐邊軍都歸於他的掌握之中。比安祿山更有利的是,王忠嗣所領四鎮距離長安很近,且沒有潼關這樣的天險阻隔。他真要造反的話,李隆基可能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一人兼四鎮節度使,李隆基自毀長城,若此將活著,不會有安史之亂

但是王忠嗣忠心耿耿地守衛大唐,堅持讓出朔方和河東節度使的職務,以免權柄過重,招來他人的非議。有了這樣的先例,李隆基更覺得大唐江山穩如泰山,沒人敢有異心,慢慢開始賦予邊將更多的權力。

王忠嗣從權力的頂峰跌下來,是因為兩件事,一件是石堡城戰鬥,另一件是捲入太子案。前者讓李隆基覺得他不聽話,後者讓李隆基擔心他串通太子。

石堡城是大唐與吐蕃之間的一座關隘,是吐蕃防守的重點,城牆堅固,易守難攻。唐軍需要奔襲很長的距離,才能到達城下,吐蕃軍卻隨時可以派來增援。

一人兼四鎮節度使,李隆基自毀長城,若此將活著,不會有安史之亂

王忠嗣反對進攻石堡城,認為得不償失,白白犧牲將士生命,而無法得到相應的戰果。他拒絕皇帝的要求,不肯發兵與董延光一起攻打石堡城。

奸相李林甫覺察到,李隆基對王忠嗣的不滿,趁機派人進諂言,誣告王忠嗣準備擁立太子。李隆基是靠政變上臺的,最害怕兒子們學自己的樣,一怒之下,便把王忠嗣召入朝廷問罪。

當時的朝廷已經被李林甫控制,想要陷害王忠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幸虧他原來的部將、繼任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瀚,拼命為他求情,願意為官職替他擔保,這才使王忠嗣免於牢獄之災。

一人兼四鎮節度使,李隆基自毀長城,若此將活著,不會有安史之亂

王忠嗣被貶為漢陽太守,兩年後暴死,終年只有四十五歲。這樣算下來,王忠嗣擔任四鎮節度使的時間其實並不長,並且很快遭到貶黜。但是,這個先例一開,事情的發展軌跡便由不得李隆基控制了。

王忠嗣的忠心反而使李隆基的信心開始膨脹,原先防止邊將專權的制度被棄之一旁。這個痴肥的粟特人又特別會討楊貴妃的歡心,讓李隆基徹底放下了戒心,將三鎮兵權交予他一人之手。直到稟報安祿山造反的公文放到案頭,李隆基仍然認為是有人在陷害安祿山。

一人兼四鎮節度使,李隆基自毀長城,若此將活著,不會有安史之亂

從王忠嗣的功勞來看,足以排在中唐名將的前列。他有勇有謀,又體恤士卒,威震塞外諸胡。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恐怕安史之亂不一定會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熱門的網路唐劇中,頗為露臉的王忠嗣女兒,確實嫁給了元載。無論元載這位後來的宰相其人如何,王忠嗣女兒能與他共同赴死,也算是繼承了王家的剛烈門風。

參考文獻:《新唐書》、《資治通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