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他真的這麼“恐怖”嗎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前言:三國時期天下大亂,亂世出英雄,是自古不變的道理。三國時期雖然僅僅短短的96年(從黃巾起義開始),但是出現了很多人才,在亂世中展現自己的才能。如曹操憑藉自己的能力統一北方,孫權繼承父兄家業統領江東,劉備更是白手起家創立了蜀漢,自此三分天下,進入了長期的割據時期。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他真的這麼“恐怖”嗎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除了三國時期三位開國君主之外,其實還有很多英雄人物,幫助一方建立了功勳,郭嘉就是其中的一位。郭嘉,字奉孝,是三國前期曹操身邊的主要謀士之一,由荀彧推薦,投奔曹操,在其帳下效力。他的主要功績是幫助曹操平定北方出謀劃策,但不幸的是英年早逝,在三國中後期沒有了他的身影。

有人說:“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郭嘉真的有這麼恐怖嗎?他的才華體現在哪裡呢?下面透過郭嘉在曹操身邊的表現,來看看郭嘉的才華和謀略,通過了解大家對郭嘉會有一個大體的認識。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他真的這麼“恐怖”嗎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郭嘉主張迎戰袁紹,分析袁紹必敗論

袁紹大起三軍討伐曹操之際,曹操陣營中主動求和的人數佔多數,大多數人認為袁紹人才濟濟,手下兵馬多,不應該與之交鋒。但是郭嘉不這麼認為,郭嘉分析袁紹性格特點存在很大的缺陷,並且分析袁紹手下將領謀士的劣勢,認為曹操能戰勝袁紹,最終說服曹操與袁紹決戰。

主張迎戰呂布,獻計水淹下邳生擒呂布

呂布和曹操在多次鬥爭之後也未分出勝負,但是此次曹操佔據了優勢,呂布僅守住下邳一座空城。但是此時曹操有退軍之意思,因為此時還有袁紹,劉表和張繡等勁敵在威脅曹操的根據地,但是郭嘉和荀攸卻不這麼認為,勸曹操迎戰呂布一舉殲滅他,並且獻上了一個計策。郭嘉向曹操獻計水淹下邳城,從而迅速獲勝,不用費太大勁兒,得到曹操的認可。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他真的這麼“恐怖”嗎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三國演義中描述:“郭嘉曰:“某有一計,下邳城可立破,勝於二十萬師。”荀彧曰:“莫非決沂、泗之水乎?”嘉笑曰:“正是此意。”

主張放棄追擊二袁,讓其自相殘殺

曹操在官渡打敗袁紹之後,袁紹沒過多久就去世了,因為袁紹在繼承問題上優柔寡斷,導致了袁紹的兒子為爭奪大位鬧得不可開交。此時曹操正要率兵討伐二袁,郭嘉勸說曹操不要現在出兵,等待二袁自相殘殺之後,自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讓他們自己去鬥(和遺計定遼東同樣的道理),曹操認為這個建議非常不錯,就同意了郭嘉的計策。

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郭嘉進曰:“袁氏廢長立幼,而兄弟之間權力相併,各自樹黨,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爭。不如舉兵南向荊州,征討劉表,以候袁氏兄弟之變;變成而後擊之,可一舉而定也。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他真的這麼“恐怖”嗎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郭嘉神機妙算,預測江東“小霸王”孫策必被仇人所害

郭嘉不僅能在戰場上想出好的對策,而且對很多事情都有先見之明,能預測一些事的發展情況。就如孫策的結局,郭嘉猜測的非常準確。在曹操為江東孫策這個勁敵擔心的時候,郭嘉告訴曹操孫策不足為慮,不久會死在刺客手裡,沒過多久曹操得到訊息,孫策確實死於刺客之手。

三國演義描述:“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他真的這麼“恐怖”嗎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根據郭嘉的分析,在結合孫策當時的情況來講,分析得非常有道理。因為孫策在剛剛平定江東就想北上,當地士族被孫策打壓沒有得到安撫,孫策奪取江東的手段又過於殘忍,難免會有很多人不服氣。再加上吳郡太守許貢這麼一個導火線,孫策處理方式過於殘忍,這種做法導致了許貢門客復仇,最終把孫策殺死了。

郭嘉不僅聰明,而且能料事如神,可以說是曹操身邊最為出色的謀士之一了,英年早逝的郭嘉也成為曹操的遺憾。從上述郭嘉的計策中,可以看出郭嘉的恐怖之處,能審時度勢,料敵先機,實力確實非常恐怖。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他真的這麼“恐怖”嗎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至於“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這句話的理解,仁者見仁,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按照大部分情況來說天下大勢的發展絕非是一人能夠掌控的,而是歷史的必然。就如曹操赤壁之戰慘敗而歸,嘆息道:郭嘉如果在世,焉能有此慘敗?實際上,赤壁之戰本來就是由多因素造成的,即使郭嘉在世,也只是能減小曹操赤壁慘敗的機率,很難左右赤壁戰局。

因此,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郭嘉即使不死,也還會有三國的。“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這只是部分“嘉粉”的一廂情願,並非真的。郭嘉也沒有這麼“恐怖”,他也只是一個人,一個比較厲害的大謀士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