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清朝的女科學家,精通數學和天文,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她是清朝著名的女科學家,精通地理、數學、醫學和詩文繪畫。在封建時代,她能成為一位科學家,實屬難得。2000年2月8日,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計劃發現了一顆小行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把這顆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這是何等殊榮!

她是清朝的女科學家,精通數學和天文,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王貞儀,清代學者王錫琛的女兒,宣化太守王者輔的孫女。祖父精通曆算,有不小的成就,父親精通醫學。家中藏書豐富,這些書籍對她的影響非常大。在父親和祖父的影響下,王貞儀既學醫,也學算術。跟其他女子不同,家裡還准許她跟著父親出塞省視,四處遊歷;允許她跟隨蒙古人學習騎射。

少年時代的王貞儀,已經表現出不同於一般女子的百折不撓的堅強性格,突破了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束縛。她認為學問不是專為男人而設,女子的智慧不比男子差,學成之後一樣有益於社會。正是她這種對學習的渴望,以及不服輸的精神,才讓她有了後來的成就。

她是清朝的女科學家,精通數學和天文,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在數學方面,王貞儀總結了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和西方籌演算法,寫了三卷書向百姓介紹西洋籌算,包含《勾股三角解》、《歷算簡存》、《籌算易知》等。書中,她對西洋籌算進行了增補講解,讓它更簡易明瞭。由於這種演算法與我國的乘除法籌算的方法相比更繁雜,所以數學家們一直未使用西洋籌算,而是使用中國的籌演算法。西洋的演算法,直到1903年才開始被我國使用。

王貞儀最有造詣的是天文學,弄清了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她攥寫的《月食解》,精闢地闡述了月食的發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淺等知識。另外,她還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從宇宙宏觀與微觀結合來理解“天圓地方”這一說法的。

她是清朝的女科學家,精通數學和天文,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她在《地圓論》中說:“地上的人以自己居住的地方為正中,所以遠看別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該傾倒,實際都不倒,是因為各地的人頭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嗎。也就是說人們生活的地球,處於四周都是天空的空間之中,對宇宙空間來說,任何地方的人頭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她寫了不少關於天文學的著作,但由於各種原因,儲存至今的只有《金陵叢書》中的《德風亭集》卷五、卷六和卷七中有關天文曆法方面的心得體會。

她是清朝的女科學家,精通數學和天文,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在王貞儀25歲那年,結識了一個叫詹枚的青年,兩人結婚。婚後,她一邊操持家務,一邊繼續從事天文學、數學等方面的研究。或許是天妒英才,年僅29歲的王貞儀因病去世。雖然她去世了,但她對後世的影響依然還在。那顆小行星的名字,叫Wangzheny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