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災救難,和珅在粥裡摻沙子,無奈之舉彰顯智慧

最近,劉濤主演的《大宋宮詞》引發熱議,劇中三位皇子的王權爭奪,在大宋王朝的重鎮滑州上演,滑州是主要的黃河氾濫區,有“三年兩決口”之稱,皇帝有意考查三位皇子的賑災救災能力,有很多影片是講述在災難的,但數清朝的和珅,方法最有效。

賑災救難,和珅在粥裡摻沙子,無奈之舉彰顯智慧

《大宋宮詞》中,三位錦衣玉食的皇子來滑州治水,遇見災民流離,心有不忍,二皇子便立馬拿出饅頭和饢餅,分發給災民,怎奈好心辦壞事,其中一個小孩子因為爭奪踩踏,不幸喪命。

賑災救難,和珅在粥裡摻沙子,無奈之舉彰顯智慧

饑荒之年,最寶貴的是糧食,為爭奪糧食,災民會變得失去理智,幾近瘋狂。這個小孩子本就是弱勢群體,即便是能爭奪口糧,也會被其他人強行擄去,在大災之年,謀財害命的事情,並不少見,賑災的物資很重要,方法也很重要。

在張國立主演的電影《1942》中,講述河南災民的心酸逃亡史,當年黃河決口,中下游成片的黃泛區,農作物顆粒無收,數百萬災民四處逃生,張國立飾演的地主老財,在逃亡過程中,一家人妻離子散,最後也不得團圓。

賑災救難,和珅在粥裡摻沙子,無奈之舉彰顯智慧

大災之年能顧得上溫飽,著實不易。無論是地主還是農民,在天災面前,都是普通人,賣兒鬻女,卑躬屈膝,在災難面前,更加明顯,人性的惡,被數倍放大出來。

賑災救難,和珅在粥裡摻沙子,無奈之舉彰顯智慧

在有關清朝大貪官和珅的影片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趣聞軼事,和珅雖然富可敵國,但他辦事有著自己的智慧,他在賑災救難之際,在熬製的粥裡,放上沙子,這樣的法子固然可損,但災民真正能夠喝的上粥,維持性命。

賑災救難,和珅在粥裡摻沙子,無奈之舉彰顯智慧

和珅的沙子,有點反諷刺的味道,如果按照平常的標準,粥裡不得摻入沙子,但是這樣的粥,真能發放到災民手裡嗎?恐怕早就被層層盤剝,災民依舊是災民。

細數歷史上各種賑災救濟的法子,和珅的最不可取,但是又最可取。在粥裡摻入沙子,是以次充好的做法,不可取;而反過來想想,恐怕中只有真正的災民,才會食用這樣的粥飯,真正發揮到賑災救難的目的吧!也罷,雖然以次充好,好在災民可以果腹,為此生命,這樣下下策,真是下下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