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店小二從不清點,也不當面清點

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店小二從不清點,也不當面清點

近年來,古裝劇十分流行,不過不知道大家在看劇的時候會不會注意到這樣一個場景:一位古代俠客走進酒樓東點西點,吃完後就隨手扔下一塊碎銀子,起身離開。奇怪的是店小二竟然沒有清點,也不攔住,就笑著說:“爺,您走好。”這是為什麼呢?

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店小二從不清點,也不當面清點

其實大多數來客棧吃飯的客人都不缺錢,他們吃完飯以後就直接在桌子上放下一錠銀子就走。而店小二會在客人走了以後,上前咬一下這個銀子,只要確認是真銀子就可以了。而客棧飯菜其實往往也用不了多少錢,所以只會有多沒少。

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店小二從不清點,也不當面清點

在古代的酒館及飯館這類消費場所裡,一般都會有專門用來衡量銀子重量的戥子,一旦收到的碎銀子多了,他們就會將這些碎銀拿到錢莊去換成整的銀錠或元寶,而這些錢莊則又會將收到的碎銀子進行融合後製成元寶,又或是用到專門的剪刀子將其剪下來,並稱重後繼續製成碎銀子。

為何古人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店小二從不清點,也不當面清點

一般有錢人家的子弟出門都會帶一個荷包,荷包裡就會裝一些碎銀子或者是金子。在當時,一般一兩黃金可以抵十兩銀子,十兩銀子則相當於2000個銅板。每個朝代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匯率差距,但是總體來說維持在這個水平上下浮動。

細心的人應該會發現電視劇中有些人拿到白銀會仔細看一下成色,再用牙齒咬一下硬度。這是在看銀子的純度,銀鋪只要是客人給的銀子材質的都可以鑄成銀兩,純度愈高的銀顏色就會又白又亮,含有其他雜質的銀兩色澤就沒那麼好。像五十兩那種大銀錠一般是做大買賣的才用的上,碎銀子一般都是達官貴族使用,銅錢是普通百姓最常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