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奸臣當道,在歷史上,有太多的奸臣亂世,其實,對於奸臣,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奸臣讓一個時代毀在手中,而有的奸臣,不僅功成名就,還落得一個善稱,而奸臣李林甫在去世後,百姓傷心的都是泣不成聲。

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李林甫作為奸臣,是出了名的喜歡打壓臣子,當初張九齡在捲入嚴挺案件中,李林甫就馬上彈劾張九齡稱對方結黨營私,隨後,又抓住張九齡的把柄,把對方排擠出朝廷範圍,直接造成張九齡從權臣被貶為荊州長史,一代權臣,被奸臣趕下歷史的舞臺。

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不喜歡別人於自己爭奪權利,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李林甫都是一個奸臣,在張九齡下臺之後,李適之上臺,不過,面對這個人,李林甫依舊設計把對方趕出舞臺,似乎,只要能進入朝堂,稍微有野心的人,幾乎都被李林甫排擠在門外,其中嚴挺之、韋堅、皇甫惟明、楊慎矜、韓朝宗等一些列臣子,幾乎和都被李林甫打壓個遍,最後,李林甫權傾朝野,無拘無束的當了19年宰相,可謂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沒有平衡這麼一說。

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對於平衡之道的皇帝會看不出李林甫是什麼人嗎?顯然,皇帝是知道李林甫的人,晚年,唐玄宗在給事中裴士淹臧否朝中人物,對李林甫的評價就是十分中肯“此人妒賢疾能,無人能及。”其實,皇帝的評價也是十分中肯,畢竟,皇帝多次平衡,幾乎都被李林甫打壓下去,讓對方乖乖的退出朝堂。

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那麼,這樣的簡稱,功高震主,皇帝為何不除掉呢?其實,這與李林甫的才華有很大的關係,根據史載記載,李林甫是一個才華極高的人,他主持修訂《開元新格》和《唐六典》,讓國家有法可依,案件能夠更好的處理,當初在李林甫的時代,民間是沒有冤情,據悉,因為囚犯急速減少,連烏鴉都開始在獄中築巢。

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雖然李林甫是個奸臣,但為人還是正直,不管是什麼事,往往是從大局觀上出發,雖然嫉妒賢才,但李林甫本身就是賢才,很少做私情,嚴格辦事,而這也是李林甫雖然是奸臣,還是能成為權臣的緣故。

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可以說,大唐在李林甫手下,再次迎來了一個盛世,百姓都是紛紛叫好,值得一提的是,就連安祿山最怕的人都是李林甫,當初安祿山藉助楊玉環的名氣,在朝中可謂是如魚得水,誰都不放在眼中,面對李林甫也是態度怠慢。

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而李林甫只是叫來大夫王鉷,一個與楊國忠齊名的人,王鉷在來之後,對於李林甫也是滿臉媚笑,彎腰屈膝,這一幕可是讓安祿山大為詫異,這才明白,李林甫絕對非常人,於是,對李林甫也是恭敬十足。

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對於安祿山的變化,李林甫彷彿沒有看在眼中,而是對安祿山意味深長的說道:希望安將軍好自為之,雖然皇上春秋以高,但宰相不老,一番話直接點到安祿山心中。

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作為權臣,李林甫吃的鹽比安祿山走的路都多,不然,為何在皇帝有意走平衡之道時,還能被李林甫一一攆出朝堂,李林甫自有過人之出,自此之後,安祿山把李林甫奉為神明。

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李林甫在位期間,安祿山不敢妄動,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盛世,不過,在楊國忠藉助楊玉環的勢力,最終讓李林甫垮臺,臣子厲害,又怎麼敵過美人吹的耳邊風呢?

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在李林甫垮臺後,楊國忠上臺,百姓得知李林甫去世之後,也是泣不成聲,次年,也就是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因為沒有李林甫的鎮壓,直接衝冠一怒為紅顏,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造反了,而這個清君側指的就是楊國忠。

他是奸臣小人,去世後百姓泣不成聲,次年安祿山因他反了

自此之後,一代盛世,開始走了下坡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