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被低估的大秦戰將,差一點就挽救了將傾的大秦帝國

關於章邯,總有一個說法,那就是秦朝名將不存,才輪到章邯上位。這種說法顯然是低估了章邯,其佐證則是鉅鹿之戰中章邯慘敗於項羽之手,導致秦朝覆滅。章邯敗給項羽當然是事實,可這並不意味著章邯就不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將領。實際上,若是沒有章邯苦苦支撐,不用項羽和劉邦,陳勝吳廣起義時秦朝早就覆滅了。

章邯被低估的大秦戰將,差一點就挽救了將傾的大秦帝國

章邯是一位生不逢時的將領,儘管老秦人久經苦難,章邯所面臨的並不見得是最危難的局面,但章邯卻沒有白起、王翦等老秦國名將有的兩樣東西,那就是明君和民心。過去的函谷關曾陳列著東方列國的聯軍,看上去比秦朝末年的起義軍兇險得多,但那時的秦國君主賢明,百姓齊心,老秦人為了建功立業、保家衛國,不畏犧牲。所以秦國總能以少勝多,屢戰屢勝。

可章邯不同,他上面的君主是昏庸無道的秦二世,朝中把持大權的是指鹿為馬、禍亂朝綱的趙高,而他的手下,只有一群剛剛送來的刑徒。

就連以刑徒抵禦敵軍的主意,也是時任少府的章邯想出來的。胡亥並不是秦始皇心儀的繼承人,始皇的本意大概是想讓長子扶蘇到邊疆歷練,將來繼承皇位,蒙恬在旁輔佐,至於胡亥,則作為疼愛的兒子放在身邊,讓趙高照顧。可秦始皇的突然暴斃打亂了他的計劃,趙高和李斯矯詔,扶蘇和蒙恬被迫自殺,胡亥登上了皇位。

章邯被低估的大秦戰將,差一點就挽救了將傾的大秦帝國

秦始皇從沒有打算把皇位交給胡亥,所以他也沒有以皇太子的身份約束過胡亥,這導致胡亥性格暴戾而自大,成為皇帝后昏庸無道。胡亥不僅沒有扭轉秦始皇時期大興土木的政策,反而更加窮奢極欲,勞民傷財,使得天下百姓民怨沸騰。趙高則趁機把持朝政,禍亂朝綱,冤殺了許多大臣。胡亥和趙高的黑暗統治讓本就出於緊繃的秦朝徹底崩潰,隨著陳勝吳廣起義,天下不滿秦朝統治的百姓們紛紛揭竿而起,過去滅亡的六國也在這個時候起兵反秦。

硝煙頓時瀰漫在整個大秦天下,可胡亥只知道享樂,趙高只在意擅權,沒人知道應該怎麼辦。在這危難之際,少府章邯挺身而出,他建議道:“盜已至,眾彊,今發近縣不及矣。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其實,秦朝並非沒有正規軍,不論是駐紮北部的大軍,還是南方趙佗率領的數十萬秦軍,戰鬥力都不容小覷。然而起義事發突然,又人數眾多,光是陳勝的先鋒周文率領的起義軍就多達數十萬。而且,起義軍已經進抵戲水,兵鋒直指咸陽都城。這個時候再調南北的大軍或從各府縣調兵已經來不及。能夠立馬拉上戰場的,只有位於驪山的刑徒了。

章邯被低估的大秦戰將,差一點就挽救了將傾的大秦帝國

胡亥早已被嚇破了膽,一聽章邯說刑徒可戰,立馬大赦天下。章邯將刑徒聚集起來,分發武器裝備,人數一共有七十萬。

儘管人數眾多,但這群驪山刑徒此前還是秦朝的奴隸,不光戰鬥力低下,對於秦朝也不會賣命作戰,為秦朝打仗,無非是軍中的糧食更多,在這裡可以吃飽飯而已。可就是這樣一支部隊,卻被章邯帶領成了常勝之師。

章邯率領驪山刑徒組成的大軍,從潼關出發,與周文的大軍交戰。章邯指揮若定,率領刑徒大軍將周文擊敗,周文戰敗自殺。擊破周文後,章邯又率軍轉戰函谷關,將齊楚聯軍擊敗。楚軍將領項梁被章邯斬殺於定陶。

陣斬項梁後,章邯又親率精兵,往西迎戰秦軍,將滎陽將軍田臧擊敗,攻入滎陽城內,又把李歸殺死。此後,章邯逐個擊破,將陳勝的部將斬殺殆盡,然後再將陳勝圍困。在章邯的攻勢下,陳勝連戰連敗,他最終被貼身車伕殺死,陳勝起義就這樣被鎮壓。從周文到陳勝,章邯擊敗了百萬起義軍,破敵無數。

章邯被低估的大秦戰將,差一點就挽救了將傾的大秦帝國

在章邯的攻勢下,齊王戰死,魏王自殺,齊楚之地的名將幾乎全部戰死,只剩下項羽一個人。一時間起義軍人人自危,擔心章邯攻過來。可以說,如果沒有項羽,章邯可能真的可以挽救將傾的秦朝天下。

只可惜,在最後關頭,章邯沒有抓住徹底滅亡楚軍的機會。在項梁等人紛紛戰死的情況下,章邯認為楚地已經沒有威脅,因而他率兵攻打趙國,準備先將趙軍殲滅。

這個時候,魏軍只剩下殘軍,農民起義軍幾乎損失殆盡,趙王被章邯圍困在孤城內,沒人覺得還有人救得了趙王。項羽心裡也沒底,他主動請纓,主要是想報秦軍殺叔父項梁之仇。

在鉅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將秦軍擊敗。這一戰中秦軍損失慘重,但章邯並非沒有再與項羽一戰的力量,如果這個時候朝廷能夠增援章邯,或能擊敗項羽。只可惜朝廷還在爭權奪利,昏庸的胡亥在這個時候又坑了章邯一把。

章邯被低估的大秦戰將,差一點就挽救了將傾的大秦帝國

聽聞秦軍退卻,胡亥責難章邯,章邯派人向皇帝請示,卻被趙高所阻攔。這一下寒了章邯的心,章邯擔心趙高對自己動手,開始猶豫不決。身為將領,一旦失去戰鬥的意志,自然無法再在戰場上取勝。結果秦軍連戰連敗,章邯被迫投靠了項羽。

沒了章邯,秦軍便沒了主心骨,項羽和劉邦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就攻入咸陽。就這樣,數代老秦人的努力,秦始皇橫掃天下建立的霸業,皆付之一炬。

參考資料:

《史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