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全文約3500字,閱讀需要5分鐘。

在歷代開國皇帝中,劉邦和朱元璋的出身最低,這決定了他們幼時好友也大多是屠狗吹喪、面朝黃土的底層人物,諸如周勃樊噲、徐達湯和等。

於是,問題來了:為何這麼巧,劉邦和朱元璋身邊這群狐朋狗友,正好就是出將入相的大才?難道劉邦朱元璋註定就是要成就大業的人,而他們就是幫助劉朱的天選之子?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經常都看到這個問題,回答了好幾個,又冒出來類似的好幾個,因此子彧決定寫一篇關於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也就是本文。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在今天的經濟學上,有一個現象,叫做集聚效應:

當某一個特定的空間,產生了一定規模的某種產業或者經濟活動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向心力。這種向心力會吸引更多的該產業或者該經濟活動向該地區進行集中。從而導致該地區的這種產業或者經濟活動規模不斷的擴大。

這是子彧查閱並簡化的集聚效應的解釋。當然,理解起來仍舊有些困難,子彧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你出去逛街,大家都知道某條街上買衣服的比較多,那麼如果你想要買衣服大機率會去那條街。然後,商家也發現了這一點。那麼,他們在開服裝店的時候,選址就會刻意的向這條街靠攏。於是,幾年之後,這裡形成了著名的服裝一條街。

再比如,這幾年的南山區/大灣區,因為華為、騰訊等科技公司的入駐,產生了新的網路科技公司集聚效應,導致了小米和位元組跳動等公司也拼命的往裡擠。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事實上,城市、乃至於遍佈於我們身邊的各種高新區,也都是在利用集聚效應對經濟起到拉動作用。

現在理解什麼叫做集聚效應了吧?我們繼續往下說。

那麼,集聚效應和本文的主題,劉邦和朱元璋,有什麼關係呢?這正是子彧要說的:

劉邦和朱元璋身邊的沛縣子弟和淮西子弟,能成為開國元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最終成功的建立了王朝。那麼,反過來,劉邦和朱元璋能夠開創王朝,沛縣子弟和淮西子弟是決定性因素嗎?

子彧覺得未必。劉邦和朱元璋能夠成功,更多的是因為集聚效應,人才的集聚效應。

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們來看看,在劉邦和朱元璋集團中,挑大樑的都是誰?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當劉邦和朱元璋把事業做到一定程度之後,有了一定的潛力,就產生了人才向心力,正好劉邦和朱元璋能夠善加利用這些被吸引過來的人才,把事業越做越大,因此也就產生了更大的集聚效應。

如此迴圈往復,劉邦和朱元璋才得以成就了,建立王朝的豐功偉業。

如果這個說法成立的話,劉邦集團和朱元璋集團中扛大樑的人,大多不是來自於沛縣子弟和淮西子弟,而是那些吸引過來的人才。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先說劉邦集團。

漢初三傑之中,除了蕭何出自沛縣,其餘兩人張良和韓信的身份分別是六國貴族和項羽處投誠的降將。

而幫助劉邦平定各地的軍事將領中,除了在韓信麾下的周勃、樊噲、曹參等人以外,反正的項羽麾下諸侯彭越、黥布等人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劉邦的重要謀臣之中,除了張良,是項羽陣營投誠過來的陳平和陳留儒士酈食其等人

事實上,雖然蕭何、曹參也出自於沛縣,但他們之前的身份是秦朝的官吏,並不能算作完全的沛縣子弟兵。

這樣看來,劉邦集團中各方面挑大樑的人,幾乎沒有一人出自劉邦的沛縣子弟。

再說朱元璋集團。

明帝國的開國六公爵中,除了徐達一人是朱元璋幼時就結識的淮西子弟,李善長勉強算是淮西子弟(出身淮西,但之前並不與朱元璋相識),其餘的基本上都是人才集聚效應吸引而來的。

在朱元璋的獨當一面的軍事將領之中,除了徐達、湯和,大多也並不是淮西子弟;而謀臣和內政方面,更是以浙江名士劉基、元廷降臣呂昶等人挑大樑。

也就是說,朱元璋集團中挑大樑的人,幾乎只有徐達、湯和2人出自他從老家帶出來的淮西子弟。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我們看到,無獨有偶,在劉邦和朱元璋兩個集團中,軍政方面挑大樑的人,大多都是敵方陣營的降臣和招攬的名士,真正出自沛縣子弟和淮西子弟的人少之又少。

也就是說,並不是沛縣子弟和淮西子弟有多麼優秀,而是劉邦和朱元璋這個集團合力比較大,才帶動了他們的名望和功勳水漲船高。

當然了,之所以被相提並論,沛縣功臣集團和淮西功臣集團,的確在劉邦陣營和朱元璋陣營中佔有相當的比例。

那麼他們所處的位置在哪呢?中等功臣之中。劉邦和朱元璋時期封的侯爵之中,這群人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那麼,這些侯爵又是如何脫穎而出的,為什麼一定是他們呢?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這麼大的事業,就如同一個人,一個有機體,需要有腦袋做決策,也需要有胳膊指使手指來具體執行。

而在劉邦和朱元璋集團中,這個指揮的“胳膊”,一定是出自沛縣子弟和淮西子弟。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為什麼呢?

做決策的大腦需要最高明的智慧和能力,劉邦和朱元璋要把事業做大,就必須把最頂尖的人才納入決策層,不管他的出身是招攬而來的名士還是敵方的降臣。

但劉邦和朱元璋的基本盤,仍然是沛縣子弟和淮西子弟。

這就決定了,只有沛縣子弟和淮西子弟指揮他們,才能夠如臂指使,產生最高的執行力。因為外人和他們尿不到一個壺裡,他們不會聽從指揮。

更重要的是,如果把中層的指揮權也完全交給了這些名士和降臣的話,那麼事業做不做的大不說,這個集團未來還是不是劉邦和朱元璋的,都不一定。也就是說,他們的領導地位會受到挑戰,他們的集團可能要分裂。

而沛縣子弟則不然,他們就算成了一個小頭目,也仍然會服從領導。首先他們和劉邦朱元璋之間盤根錯節的友誼和親屬關係,他們也明白自己做不了最高領導;其次,保證劉邦和朱元璋最高領導的地位對他們的未來也是最有利的,因為他們知道,沒人會比劉邦和朱元璋更信任他們。

這兩點決定了,這群中層指揮者只能出自沛縣子弟和淮西子弟,這是保障劉邦和朱元璋集團穩定和執行力的必要條件。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那麼,為什麼這些脫穎而出的恰好是劉邦的狐朋狗友周勃、樊噲們,與朱元璋一起玩泥巴的徐達、湯和們,而不是其他沛縣和淮西子弟呢?是不是因為劉邦和朱元璋從小就發現他們有大才,所以提前就把他們提拔出來了呢?

或許也並非如此。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生存法則:生物界本來就存在著個體差異,在生存競爭的壓力下,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這個法則也叫作物競天擇,除了適用於生物界,還同樣廣泛適用於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

是的,這個法則也同樣適用於周樊徐湯等人的崛起。

不明白?儒家宗師孔子,有兩句話或許說得更加明白些: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行,必有我師”。

字面意思是說,十戶人家之中,必定有忠貞誠信的傑出人才;一群人之中,必然有至少一個人才能傑出堪當我的老師。

然而,忠信是誰?誰為我師?

孔子表示,反正就是有,具體是誰我也不知道。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所以,這兩句話的真實意思是,一群人之中,總會存在著一個或者一些人,比起其他人來說,品性更加優良,才能更加傑出。

至於這些人是誰,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只能夠“擇其善者”而後“從之”。

而對於劉邦和朱元璋的事業來說,怎麼選擇呢?

答案是,實踐。

透過一場場的戰爭,能夠活下來的,能夠帶領大家取得戰役勝利的人,就是孔子口中的“善者”,就是達爾文所說的具有個體差異的“適者”。

而周樊徐湯等人,就是透過這樣的反覆實踐,被選擇出來的人。

換句話說,在一切發生之前,劉邦也不知道未來崛起的會是沛縣子弟中的誰誰誰,朱元璋也不知道未來幫助他帶兵的會是淮西子弟中的誰誰誰,但是一次次的戰役和實踐證明了,周樊徐湯比其他人要優秀,更適合做指揮者。

也就是說,周樊徐湯的脫穎而出,是被實踐選擇的結果,是一個極小機率事件,幾千分之一甚至幾萬分之一。

可能有人會說了,不是因為劉邦和周勃樊噲、朱元璋和徐達湯和關係好才得到重用的嗎?為什麼正好提拔上來的就是他們倆的好基友?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或許邏輯正好相反,正是由於周勃樊噲、徐達湯和最後脫穎而出了,在我們的史書中,才會說他們和劉邦朱元璋關係好,來尋找一個他們上位的理由。

說的更直白一點,或許其實幼年時劉邦關係最好的人是張三,並不是周勃樊噲;而朱元璋關係最好的人是李四,並不是徐達湯和。

然而,張三李四在剛剛起義的時候,就在某場不知名的戰鬥中不幸戰死,或者一場場戰鬥證明張三李四並不適合做指揮者。而此時,周樊徐湯卻被證明更適合做指揮者。

因此,劉邦和朱元璋就開始和周樊徐湯等人走的更近,漸漸的,大家都認為他們從小關係就好。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並不鮮見:

你小時候有三個玩伴,其中一個關係不特別好的現在仍然住的很近,但另外兩個關係很好的卻在不同的城市,你會和誰關係更好?總有一些人具備這樣的能力,本來以前關係不好,但只要有需要,他立馬就能和他搞好關係,是不是?

所以,並不是他們和劉邦朱元璋關係好才被提拔上來,而是他們被選出來之後,才變得和劉邦朱元璋關係很好的。

為啥劉邦、朱元璋身邊的子弟兵,恰好都是大才?這裡有份終極答案

現在我們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為什麼劉邦的狐朋狗友當中、朱元璋的泥腿子朋友當中,正好聚集了這麼多將相大才呢?

並不是因為他們是將相之才,更多的是劉邦朱元璋搭建的巨大平臺成就了他們;而他們能夠脫穎而出,更是長期的實踐選擇的結果。

文/子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