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行俠仗義,此人對兄弟的情義,連魯智深都自嘆不如!

若說行俠仗義,此人對兄弟的情義,連魯智深都自嘆不如!

《水滸傳》裡梁山好漢們議事的地方,在晁蓋時期叫聚義廳,宋江時期叫忠義堂,雖然宋江把忠字放在最前面,但是在梁山好漢內部,還是以義字作為好漢們相處的最高準則,做了對不起兄弟的事,就是不義,要受到懲罰的。梁山兄弟在山上時,要患難相扶、生死與共,下山去打家劫舍,不要傷及無辜。兄弟們都是一副俠肝義膽的好心腸。

若論行俠仗義,這裡面最值得稱頌的就是魯智深。稱魯智深為魯大俠一點都不過分,魯大俠救過若干女子,金翠蓮、林娘子、劉小姐等,也救過落難的英雄林沖,更與意氣相投的少年英雄史進一起並肩作戰。魯大俠尊重弱者、保護弱者,把他們視為自己的親兄弟姐妹。

若說行俠仗義,此人對兄弟的情義,連魯智深都自嘆不如!

魯大俠救人跟一般的江湖大俠完全不同,江湖大俠救人有時候還圖別人的報答,魯大俠救了許多姑娘,可他從沒有想過要從這些美麗的女孩身上得到什麼。從魯大俠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生命中真正的詩意美。只有心中有詩意,才能行這樣的善事。

但是《水滸傳》裡還有一個好漢,他對兄弟的情義,與魯智深比起來,可能魯智深都要自愧不日。這個好漢究竟是誰?會是武松,或者石秀麼?

我們知道武松在經過蜈蚣嶺的時候,解救了被王道人欺負的女子,這完全出於憐憫之心。武松聽說蔣門神仗勢奪了快活林,是義憤填膺,把蔣門神給打跑了。好男兒就該在見到不平之事時,爽快出手,沒有任何顧忌。

若說行俠仗義,此人對兄弟的情義,連魯智深都自嘆不如!

石秀在仗義這件事上做得比武松還好。武松是自己有把握才敢為施恩出頭。石秀在樓上看到盧俊義就要被斬時,想都沒想就從樓上跳下去劫法場。這時的梁山援軍還遠在千里之外呢。石秀還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好漢,祝家莊的一位老人曾在祝家莊道路問題上幫助過他。在宋江拿下祝家莊後,石秀親自把老人叫到宋江面前,讓宋江當面給他謝禮。

牡丹小編要說的是,魯智深、武松、石秀這些好漢所做的俠義之事都不如這個好漢,就是李逵。說起李逵大家肯定會想起李逵最為人說起的一件事,就是連一個四歲的小孩子都不放過。因為這件事,因此很多讀者把李逵罵得很慘,更別說把李逵和行俠仗義的好漢聯絡起來。

若說行俠仗義,此人對兄弟的情義,連魯智深都自嘆不如!

對於這件事,金聖嘆在點評水滸時,有一句很精彩的評論,即讀到這句,失聲一嘆,痴也。此自耐庵奇文耳,豈真有此事哉。金聖嘆說施耐庵就這麼隨便一寫,李逵是不會幹這樣的事的。的確,小衙內要不死,朱仝是不會乖乖地跟著吳用、雷橫上梁山的。

很多讀者都忽略了李逵所做的好事。李逵是個很有孝心的人。不少人在發達之後卻把自己的老孃忘了,李逵是自己吃飽飯就會想到家中跟著哥哥李達受苦的老孃吃沒吃飯的人。柴進給高唐州知府高廉藏在一口枯井裡,梁山兄弟知道後,卻是無人敢下井去把柴進弄上來。這時李逵走來,說讓他下去。當然此時魯智深、武松還在二龍山當頭領,還沒有上梁山。若這二位在此,肯定也會爭著下井的。

若說行俠仗義,此人對兄弟的情義,連魯智深都自嘆不如!

李逵做的最仗義的一件事就是把宋江從江州法場背到安全地方。這跟石秀在大名府劫的法場是不一樣的。石秀明白他這一跳,一則能讓盧俊義活得久一點,二則石秀明白有梁山軍在,他即使像盧俊義一樣被捉,也不會死,因他們怕梁山宋江大軍一到,聽說好兄弟被殺,一怒之下攻破大名府,可就不好了。

李逵救宋江時,他身後沒有梁山這棵大樹,更沒有李俊、張順等人的相助,因為晁蓋、李俊、張順、穆弘等人會不會來,李逵可算不準。江州是兵精糧足,梁山晁蓋是人少路遠,此一來相當於自投羅網。常人一般都不會想到晁蓋會來江州救人。穆弘兄弟、李俊、李立、張順等連江州城都沒進,還怎麼助宋江脫難。

若說行俠仗義,此人對兄弟的情義,連魯智深都自嘆不如!

此時的李逵就是孤膽英雄,救宋江這事兒只能一個人幹。真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宋江平日裡朋友不少,可到了關鍵時刻,只有李逵在乎他的生死。這才是真心、真情,能為兄弟兩肋插刀。看到這一段文字,確實能叫人感動。若晁蓋不來,李逵憑著他的匹夫之勇,他跟宋江是出不了江州城的。

我們說林沖被高俅關進開封府大牢,魯智深這條號稱天下最有情有義的漢子,都沒去劫牢呢。董超、薛霸送林沖去滄州牢城,魯智深都沒現身,只是悄悄跟隨。後董超、薛霸動手,魯智深才被迫出手相救。但事後,他沒敢對董超、薛霸二人透露真實姓名。再後來,董超、薛霸回去把救人一事都推在魯智深身上,高俅就不讓魯智深再留在大相國寺。魯智深連他最尊敬的女人張氏的性命都不顧,趕忙連夜逃命。這一點他是比不了李逵的。若是李逵早就衝進高府去,打了高衙內,帶走張氏。

若說行俠仗義,此人對兄弟的情義,連魯智深都自嘆不如!

總結一句,水滸裡若論行俠仗義,李逵對兄弟的情義,他在江州冒著生命危險把宋江從城裡背到江邊,讀之令人肅然起敬,連魯智深都自嘆不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