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提親結婚必備之物,大雁:我為你們結婚付出了太多

在現代人如果想跟自己的女朋友求婚的話,總是免不了要去珠寶店買上個分量足夠的鑽戒。在不流行鑽石的古代,上門提親也有樣必不可少的東西,那就是大雁,而在提親後到訂婚、完婚的一系列環節,大雁的戲份也貫穿始終,出鏡率絕不低於現在的鑽戒。

古人提親結婚必備之物,大雁:我為你們結婚付出了太多

古人婚姻六禮,五禮離不開大雁

大雁在婚姻流程中出現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確立的婚姻六禮,距離現在已經有三千年時間。後面雖然朝代幾經變遷,六禮的整體框架卻沒做出多大改變,依然是由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六部分組成。

古人想結婚可不像現代只需要情投意合,雙方同意是沒用的,父母同意才有用,因此婚前準備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男方帶著媒人去女方家提親,被稱為\“納采\”。納采時要帶的禮物在每個朝代都有所不同,唯一不變的就是禮物的核心大雁了。雖然上門提親的時候帶大雁就可以了,但可別因此就覺得古人不需要聘禮,只是還沒走到送聘禮那一步罷了。

提親成功並不意味著就可以結婚了,男方還要換個日期讓人去女方家裡,手拿著大雁向主人問他們家姑娘的名字,這就是六禮的第二步\“問名\”。已經在談論婚姻大事了還不知道姑娘叫什麼,這種事情發生在現代多半能上個社會新聞,換成古代卻是常態,特別是對女性輕易出不得門的朝代,婚前就知道自己未婚妻長啥樣叫什麼的男人才是少數派。

不過古人的問名,卻不單單是為了知道女方的名字,更重要的是為了知道女方的生辰八字等情況,去占卜兩人是否匹配,畢竟以古人的觀點來看,兩個人適不適合結婚,鬼神是比當事人有發言權的。像《詩經·氓》裡面的男女主角,雖然自由戀愛就等父母首肯,兩家一樣要按規矩找人占卜。

古人提親結婚必備之物,大雁:我為你們結婚付出了太多

假如男方找來占卜的人不反對這門婚事的話,這樁婚事基本上就可以定下來了,此時男方家要做的就是派人把占卜結果告知女方以敲定婚事,稱之為\“納吉\”。女方家長要到大門外親自迎接未來親家派來的使者,並接收使者送來的大雁。至此整個訂婚流程中要結婚的雙方都還沒露面過,大雁已經出場三次了。

從提親到定親,主要的禮物都是大雁,但可別因此就覺得古人除了大雁就不收聘禮,只是還沒走到送聘禮那一步罷了。敲定婚事之後,就是六禮中的\“納徵\”,也就是送聘禮,女方收下聘禮後,就等於是正式訂婚,不能隨便反悔了。根據男方的財力不同,禮單的內容也大不相同,從平民的布帛到士人階層的綢緞再到王侯們的金玉,總之對於掏錢的一方而言都稱得上是貴重東西,這也是六禮中唯一大雁沒有出現的場合。

送完聘禮後,男方家裡還要再讓人帶著大雁去女方家走一趟,告知結婚的良辰吉日,即六禮中的\“請期\”,攜帶的大雁則作為送過去的禮物。女方對日期無異議的話,就可以籌備婚禮了。

六禮的最後一禮,也是整個流程的重頭戲\“親迎\”,顧名思義,就是新郎上門迎新娘。大雁前面已經出場四次,迎親時候也少不了,新郎進老丈人家門的時候得手裡拿著雁才行,到大堂後把雁放在地上後再叩頭領走自己的新娘。

親迎結束後,六禮也宣告完成,新婚夫妻二人可以在新郎家中正式拜堂成親,大雁的戲份,也自此結束。

古人提親結婚必備之物,大雁:我為你們結婚付出了太多

大雁緣何在無數種飛禽走獸中脫穎而出成為結婚必需品?

婚前的六禮,大雁在其中的重要性始終如一,除了納徵之外,就沒一個步驟是不需要大雁的,可以說是古人結婚必備物品了。天下家有那麼多飛禽走獸,為何古人豬馬牛羊雞鴨都不選,偏偏要選擇大雁?

這個問題,古人也在思考,早在漢朝的時候,班固就認為選取大雁,主要是出於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大雁作為一種候鳥,每年遷徙季節固定,春分後往北飛,秋分後往南飛,是種十分守時的鳥。六禮中使用大雁,正是是為了表明雙方在婚事中守時守信,婚後對愛情忠貞。

其二是大雁在遷徙的時候總是會列隊前進,或是一字型或是人字形,頭雁在前面領飛,別的雁跟隨前進,這種井然有序的飛行方式,恰好契合了古人婚姻要長幼有序,嫁娶不能逾越規矩的思想。不過班固大概不知道,雖然大雁的佇列排得很整齊,但雁群的頭雁是輪流當的,可沒有什麼長幼有序頭雁永遠是頭雁的規定,只能說是個人雁語言不通導致的美麗誤會。

古人提親結婚必備之物,大雁:我為你們結婚付出了太多

除了班固鑑定大雁的行為切合禮節十分適合用來當結婚用品,古人還發現了雁身上其他的優良品質。大雁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在繁殖季節雌雄兩隻雁在求偶配對之後,就會一同孵卵,共同養育後代直到小雁長成後可以跟著雁群遷徙,中間既不會突然分手,也不會找個小三雁。

而人的婚姻,不就講究個一生一世一雙人,攜手並進互相幫扶嗎?拿一夫一妻還會一塊養孩子的大雁拿來求婚多恰當,要知道古代就連人都很難做到夫妻一塊撫養孩子成年堅持不找小妾呢。

古人提親結婚必備之物,大雁:我為你們結婚付出了太多

而除了引申含義,古人求婚選擇用大雁,還有更現實的原因,畢竟世界上一夫一妻又會遷徙的鳥其實挺多的。古人選擇了大雁,而不是別的鳥,總是有個理由的。

這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大雁是中國古代最早馴養的家禽之一。或許有人要迷惑不解了,大雁,家禽,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我們常見的家禽可沒有叫雁的啊。是沒有叫雁的,因為在漫長的歲月裡,家養的雁改了一個藝名叫做鵝,沒錯,就是村口常見的大白鵝,戰鬥力等於二宅的那個大白鵝。

古人提親結婚必備之物,大雁:我為你們結婚付出了太多

馴養雁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新時期時代,到六禮確立的周代,家養雁已經是很常見的家禽了,名字則還沒有徹底改過來,有叫雁的也有叫鵝的。家養的雁也保留了野生祖先一夫一妻的習慣,結對之後感情深厚,如果被強行分開後有的還會拒絕主人給包辦的新伴侶。

一夫一妻,忠於感情,還常見,真是再適合不過的大眾化求婚禮物了。哪怕是平民吃肉非常困難的周代,普通人家努力一下拿出幾隻雁或者說拿出幾隻家養大鵝去求婚,還是不成問題的。至於幾隻大鵝都買不起的人家,其實也不要緊,周的規矩是禮不下庶人,窮人實在買不起可以不用真雁,沒人會計較。

雁鵝不分的周定下了必須要用雁的六禮,對於當時人挺方便的,就是苦了家養叫鵝野生叫雁絕不混淆的後人,去抓能飛到差不多一萬米高空的雁,可比從家裡或者市場拎幾隻大鵝難多了。

為了解決大雁難找的問題,集思廣益下最被廣泛採用的方案就是拿鵝來代替,唐朝時候段成式就在《酉陽雜俎》裡吐槽現在的人明明用的鵝還非要叫雁,真是離譜。然而考慮到雁馴養變成鵝的歷史,說不定拿鵝來代替,才是真正的遵循古意呢。

《酉陽雜俎》

總結

無論是否家養,古人選擇大雁作為求婚之用,正是看中了雁身上可以引申出來的美好品質,只寫品種與其說是讚美大雁,更不如說是借大雁表達對婚姻的美好期待。

雖然後來的朝代在對六禮中的細節幾經變動,甚至簡化成了納采、納徵和親迎三禮,把問名、納吉結合到了納采裡,請期結合到了納徵裡,用雁這一點卻始終不變,哪怕野生大雁不好找了,也要拿鵝或者乾脆用木頭雕一個雁來替代,也正是因為寄託在大雁身上的美好意象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儀禮·士昏禮》

《白虎通義》

《通典·禮典》

《詩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