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學第四篇,美好生活與君子理想

有一次孔子在那學生們追入列國,結果子路大家負責採買,在後面跟不上了,找不到老師的隊伍,他至少看到路邊有個老人家在除草,走路上前請教說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我的老師啊,這個老人家就教訓子路,因為倚老賣老,就是說你年輕人屍體不勤無骨,不分孰為夫子,好好的手腳不去勞動,五穀都分不清楚誰是你的老師。子路受過孔子的教育,修養也不錯了。

生活美學第四篇,美好生活與君子理想

鞏而立,雙手抱拳對老人家表示敬意。老人家一看,年輕人大概是迷路了,就請他回家殺雞做飯招待他,還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出來跟子路相見。第二天走路趕上了老師的隊伍,向老師報告這件事。孔子就跟他講一段話,讓他回去再跟老人家說,等於是儒家的思想跟影視門有一次碰撞,走路回去以後老人家出門了,子路就對他兩個孩子說,長幼的順序都不能忽略,我到你們家來做客,你叫兩個小孩出來跟我相見,代表長幼之禮不可廢,那麼君臣之義怎麼可以廢呢?

你一個人你是避世隱居,有能力有才華不去做官,你國家怎麼辦呢?沒有國哪裡有家呢?

所以這說明儒家的思想,孔子特別強調鳥獸不可與同群,我不跟人類在一起,跟誰在一起,所以我們看到儒家的善的時候,我們一方面有點壓力,但是千萬不要想的太過於狹隘。要知道說善並不是叫你滿口仁義道德,每天做一些什麼好事等待別人表揚,不是的,實際上是由內而發。我因為真誠而產生一種力量,可以感受到別人的情況。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了解了,把孔子思想發揮的最好的是孟子,孟子把儒家的人性論說的更完整了,我直接用白話文說,孟子提到人的心裡有事端端就是端倪,在一種正常的情況下很自然的表露出來的。

孟子說的事端是什麼?第一個,看見別人受苦,心裡覺得不忍,這是,惻隱之心。第二個,看到別人做壞事,心裡覺得可恥。第三個看到長輩前輩心裡想要退讓。第4個看見好事壞事,心裡想要分辨這4個新傳統上就叫做側影修復,讓是非你把4個新的要求做出來,就變成4種善,叫做仁義李志。你從這一來的話就發現每一,個人只要真誠都會有這樣的心,發出一種要求,你認真去做就尋了算了,同時也相對的滿足了人性的要求。

所以儒家裡面講成為君子啊絕不是外在的壓力,絕不是外在的模仿,而是要你由內而發,作為一個人真誠的力量由內而發,而發出來之後自然快樂。

所以君子修養是要一輩子的從君子有三界,這是底線,到最高的層次均只有三位三種進位中間的過程,那是真是要言行方面的修養,步步為營。

所以孔子也說過,君子有九思,設施明聽師聰、色師問,冒師功言師聰、視思進、疑思問、奮思難,見得思義。什麼意思?思就是要主體的自覺,看就要想,有沒有看明白,聽就要想,有沒有聽清楚這一路下來到最後一個看到有什麼利益的時候,就要想該不該得,是不是我該得的。這就是從視聽言動到所有的一切都有一種高度的自覺,跟我前面說的自我的覺醒完全配合。

所以整個儒家思想講到修養方面,可以歸結為孔子對顏淵的嗯教導。孔子有學生會請教他什麼是人,你要怎麼分辨人跟道這兩個字,因為在論語裡面有時候看起來很接近,你要立志於求道,要立志於行人,那人跟道有什麼關係呢?好像很類似,早上聽懂的道,晚上死了也無妨,對於人的話可以殺身成仁,所以一句話就夠了。道是,人類共同的規範,人是你這個人各自的在特別情況下所做的選擇。

所以道是共同的規範,人是,個人的規範,所以學生們沒有向老師請教什麼叫道德,因為大家都知道道就是共同的規範,簡單來說就是社會上所規定的抵押到最低的法律,那人的話要看每個人不一樣,所以論語裡面有8次學生請教老師,老師我的人該怎麼走,就我這個路該怎麼走。

現在來了顏淵是孔子最好的學生,他問的是孔子核心的觀念,就是圓圓邊的一開頭,圓圓問人,子曰克己復禮,為仁。聽起來很簡單,但是麻煩的在於歷代以來,大多數學者都把科技護理分開兩件事,剋制自己去實踐你的要求,這一分就糟糕了。因為你剋制自己代表自己有問題需要克啊,但是一句話不能夠這個是隻看前一半,你不能斷章取義,所以我把這整句話念完畢,再用白話文把它的意思說一遍就很清楚了。

生活美學第四篇,美好生活與君子理想

制約克己復禮,為人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人焉,為人有己,而遊人胡哉。前面才講克己,後面又說有幾,我講白話文就很清楚了,媛媛請教老師什麼是人生的正道?孔子說能夠自己做主去實現你的規範,就是人生的正道。任何時候只要你能夠自己做主去實踐你的規範,天下人都會說你走在正道上,走上正路是要靠自己的,難道靠別人嗎?我想你發現了,我把第一句克己復禮變成一句話,能夠自己做主,去實踐你的規範,課是能夠的意思。

幾雖然放第二個字,他還是主持,這種句法在論語出現,另外還有三次,有一次子貢請教老師什麼才是唸書人?孔子怎麼回答呢?孔子說行己有此行跡,由此自己的行為有羞恥心,也是把己放。

第二個,孔子有一次提到舜,堯舜的舜,說他供給在南面,別把解放第二個放動詞,後面代表什麼?十幾公。所以在語言專家的研究認為克己復禮可以理解為十幾克,公舉十幾公行舉十幾行,這是一個簡單的一種寫法,這一來的話就變成是能夠自己做主時間你的規範,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

因為整個儒家的思想談到跟教育有關的話,跟修養有關的話,就這一句話化被動為主動,把我從小被動被要求去做了許多事,變成我主動願意做的。為什麼我主動願意做啊?因為我瞭解的道理,知道我該做我就主動去做,所以這就是儒家的思想。

談到行人跟君子完全配合,而行人跟行善還是有點差別的。因為腎一般社會上任何社會任何時代都有善良,這是沒有問題的,孔子為什麼還要特別提到人?仁義的仁,它有兩點差別,第一,形象有時候是為了符合外在的要求,一個人行善是因為父母教的老師教的,而行人的話是一種什麼?自我的覺醒,真誠由內而發,我自己願意行善的。

第二個,田善的話雖然有所犧牲,他有很多限制,我不會為了行善而犧牲生命,但是行人的話不一樣,因為我行人的話代表我瞭解的這個人是我生命的目標,所以可以殺身成仁,這是最嚴重的一句話了。

所以人活在世界上,對儒家思想了解之後就會知道君子確實是一種特殊的人格典型,你修養到的話有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快樂。

孔子在論語裡面提到三種快樂友誼,第一種快樂,樂節禮樂,樂於用禮樂調節生活。第二種快樂,樂道人之善,我很樂於稱讚別人的優點。第三種快樂樂多閒遊,樂於結交很多接觸的朋友,這三點都不脫離人間。

由此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入世性,入市性,但他整個的理想是具有超市的性格,那麼到孟子的時候把快樂發揮的更完整,因為孟子的書他自己先寫了,再由弟子們修訂的,而論語裡面的孔子的話就是學生所記下來,由下一代的弟子縮寫的孟子裡面提到快樂的時候,特別有一句話,他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今天談美好生活能夠不快樂嗎?但是快樂有很多層次,比如說你說我身體吃飽喝足,賺錢有民生,這些很快樂,這屬於深的層次,有多有少可有可無,你多了別人就少,你少了別人可能多,它是有排斥性的。所以身體方面所有的快樂都有限制。

第二是心智方面,心智方面固然也有快樂,但他跟別人相處也有一點競爭性,你得諾貝爾獎別人得不到了,你其他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他人怎麼辦呢?它還是有相相對性,不像在精神的層次完全開放,絕不會說張三很孝順,所以你是不能孝順,大家天下人都可以孝順,甚至一家人有幾個子女可以一起孝順,這沒有衝突的。

只有在道德實踐上沒有任何衝突的問題,一個人只要盡心盡力,法無製成去做他該做的事,社會責任只會越來越好。

所以整個儒家的思想,所以孟子來說,他把快樂就放在0這個層次,精神修養的層次。孟子這句話也需要解釋啊,他雖然說得很短,萬物皆備於我已反身而成,樂莫大焉,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也不好解。為什麼不好解?你看第一句,萬物皆備於我於什麼叫做萬物皆備於我啊?你看字面的話根本不可能,一個人身體那麼小,萬物皆備,在我身體裡面都有的,這什麼話呢?所以宋朝學者很聰明啊,就加了三個字,萬物後面加一個知禮,皆備於我心,就變成了萬物之理,皆備於我心,這在宋朝是可以有這個說法的,萬物會有它的道理。

我們不是講格物致知嗎?所得之物就要得萬物的道理,他說萬物的道理就統統在我心中很完備了,為什麼?我還沒有隔這樣東西的時候,我心中的你還沒有呈現,一旦得了這樣東西,他的禮被我瞭解之後,心裡面發現原來是這個道理,代表什麼?我的心有一種無限的容量,可以把萬物的道理都加以理解加以掌握。

所以宋朝學者就加了三個字,把孟子的話改成萬物之理,皆備於我心,但是增加這三個字合適嗎?不合適。因為孟子說的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了解就很清楚了。孟子的意思是說萬物在我這裡都夠了,從反面來想,也就是說我根本對萬物沒有什麼需要,這叫做萬物皆備於我。

最好的例子是誰?就是孔子的學生顏淵。媛媛窮得不得了,孔子特別稱讚他賢哉回也。一旦是一瓢飲在漏項,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閒災回也。論語裡面孔子對學生的稱讚,這句話是到頂了,但是你看看媛媛有什麼?每天吃一足筐飯,喝點白開水,住在破舊的房子裡面,別人都受不了這種憂愁,但是顏回沒有改變他的快樂,顏回憑什麼快樂?孟子說的萬物皆備於我一,我這裡什麼都有的,人活在世界上,如果只是為了活下去,所需要的實在不多,在你跟別人比較產生一種慾望的話,那就有無限的需求了,永遠不會滿足的。

所以這就是以儒家來說,認為萬物皆備於我,最重要的是後面一句。在這種情況下,你反省自己,發現自己做到的真誠,沒有比他更大的快樂。真誠是什麼?真誠當然不是你吃飽喝足,真誠也不只是你的心智方面的活動,真誠一定是讓自己的心能夠靜下來,真正的體諒別人,這儒家講真誠一定會連到感通,能夠感應,能夠相通到別人的情況,叫做感同身受。

這一來的話就可以進一步怎麼樣?就想說我在他那個情況會如何,所以孟子才會前面說什麼,看見別人受苦,心裡覺得不忍,看見別人為惡,心裡覺得可恥,看見長輩前輩心裡想要尊敬謙讓,看見好事壞事,心裡想要分辨,這4種是孟子認為跟生下來手腳四肢一樣的,手腳四肢可以行動,可以做好事,這4種新的端倪可以發出來,成為善真正的善事行為。所以講儒家的時候不必再說人性本善這樣的話了。而要了解人性向善向代表什麼?真誠產生的力量。人性是一種力量,你如果自私自利,完全不管別人哪裡會有力量呢?

看見別人遭遇心裡想說人最後都會死的,他看到別人做壞事,天下烏鴉一般黑,看見長輩前輩想著算了,我這樣老的不要別人管,我看見好事壞事,心裡想說天下哪裡有一清二楚的事,這一來的話人的心就古沒了,談不上是一個真正的人在生活了。相反的,所以你就是有一線之隔決定把人性的要求從哪兒發生了活出來,自然就會走上君子這條路。走上去的這條路的話,它的快樂是由內而發展,外在的一切可多可少,甚至可有可無,而內心的安頓才是關鍵。在人間看得很清楚,就算你是脫離人間的生活,出家修行也是一樣的。

所以最後我們就可以轉到王陽明林中的那句話。學生們問他說,老師你快要告別人間,哪有什麼話想說的?

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會講出他一生的抱負,我們就拿孔子來說,在史記的孔子世家最後一段,孔子知道自己快過世了,子貢來看他,為什麼只有子貢來?因為孔子非常不幸,他晚年的時候遠遠比他早一點早兩年過世,走路比他早一年過世。他的三大弟子只剩下只供一人,而孔子的兒子也比他早三年過世,所以他在過世的時候子貢來了,同時還說怎麼那麼晚才來呢?

接著孔子說什麼?泰山外呼,梁祝吹呼則人尾呼,泰山要崩壞了,梁祝要摧毀了,責任要結束了,再把孔子把自己當作追求智慧的責任人。然後他說冥王不出,我已經沒有什麼太多期望了。

孔子本來希望德軍頻道能夠照顧百姓,恢復周朝初期的美好的時刻,但是人的願望是一回事,天命南側儒家再怎麼知道天命,只能知道自己的天命。這一天如何安排他們都承認,沒有人可以知道的。所以孟子後來他也說了,天不想治好天下,如果天要治好天下,當今之事捨我其誰,代表儒家都是很有使命感的,他的目的都是要把人性向善發揮到極致,因為善是我跟別人之間的市場關係,天下人都是別人,你只要給我機會,我一定盡我的全力來照顧天下人,越多越好,越久越好,這是可大可久的理想。

所以就是由儒家的思想代代相傳,讓中國有一個君子的典型一直存在,啟發了後世多少人。那麼到王陽明,它的年代是1472到1529,那個年代在西方很熱鬧啊,比王陽明晚一年的1473哥白尼誕生。德白雲在西方是主張從太陽繞地球轉成地球繞太陽的日心說啊,在宇宙論方面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偉大的革命啊。哥白尼比王陽明晚一歲,那麼再隔兩年比王陽明晚三歲,誰出生的呢?米開蘭基羅,那是、文藝復興時代偉大的藝術家雕刻家,所以在西方來說的話,科學家、藝術家,另外還有宗教家、政治家一個個出現,西方整個的改變非常的明顯,而中國方面是在明代中葉正好是最安靜穩定又不肯改善的時代。

所以王陽明一輩子努力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發展。所以他雖然後來分為新建博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機會不多了,因為明朝王室內部的問題更復雜,這王陽明最後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我的心地光明。還有什麼好說的?光是心要搞定就不容易。在這裡我們要知道你提到心如何,往往是我們一開始所說的心跟靈的結合,而不是心跟身的配合。

講到心的話,禪宗二祖慧可曾經去拜訪在中國的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當我主持,最後終於接見他了,問他找我什麼事,他就說一句話,求大師為我安心。

這個問題雖然是慧可禪師提出來的,但是在歷史上哪一個時代,哪一個人沒有沒有這樣的情況,總希望找到一個老師前輩來替我安心指導我一條明路,結果這段禪宗公案是非常精彩的,黨委主席聽到這個問題就問他把心拿來,我替你安,會和君的嚇一跳,從來沒有人會用那麼具體的方式,好像我的心應該放在這個盤子裡面,現在你把心拿來我替你放,放心哪裡有靠別人的,一定要靠自己,所以他這一說的話會給覺悟,他說我找我的心找不到,這句話就代表什麼?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但是不但庸人,你把方向找錯,方向放錯地方也是一個問題。他一旦說我找不到我的心,達摩祖師就說了,我已經盡力把心安好了,心在內不在外,你不要多想多煩惱,所以心安的問題永遠是一個困擾。哪一個人不希望能夠欣然的美好生活,能夠少得了心安嗎?

你說你生活過得美好,代表你這一生不管如何顛簸,

到最後心裡會安,所以王陽明最後說他自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王陽明很喜歡用光明做比喻,比如說他認為人性本來像月亮一樣的被雲遮蔽了,你把原物都上去,月亮還是一樣的,光明啊。他是這樣的一種理解,所以他的思想對當代人很大的啟發。

最主要他講知行合一,是很多人就可以化理解為行動,要用行動來表示自己對生命的認識,但他的知講知行合一的時候,知識專門就道德知識來說,有很多事情你知跟行,不太可能合一的,也沒有必要去合一。

你知道許多專業的知識,那跟、行政關係不是很直接的,你知道很多技術方面的知識當然需要行的修煉配合,但是知行合一講的最直接最圓滿的就是道德上的自行合一,你知道什麼叫孝順,你沒有去做到孝順就不能算全,知道這一來的話孝順一輩子做不完,這種字也一輩子不會停下來,還是開放的,不斷開展的,所以這跟形成一個互動的整體,不斷的讓人的生命走向圓滿。

他也提到新機理,在我心之外哪裡有理呢?因為能夠了解萬物的道理,要靠我的心,有心,好像天地就放出光明瞭,沒有心的話萬物再怎麼樣?跟我有什麼關係?最後是他的致良知,最良知他說自己是在百死千難之中,等於是千辛萬苦受到多少考驗跟折磨,最後覺悟的致良知。

致良知是把古代兩個詞合在一起,一個是孟子所說的良知,孟子提到良知良能良代表天生的,小孩子生下來沒有人教他,他自然就知道愛護父母,稍微講大一點,知道尊敬兄長,知道跟行是兩回事,你還沒到行的層次。所以孟子說良知的時候,只是說良代表天生的,有點像本能一樣,你自然就會知道你是萬物之靈,所以你知道說你要孝順,你要尊重長輩,但你還要實踐,才有它的價值。

那麼另外這個字怎麼來的呢?我們都知道,當然是大學裡面講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知是知道什麼?王陽明在這個地方年輕的時候就顯示了他的智慧,做了很好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