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靖童“GSG”:音樂與影像聯動,無常中傳遞愛和溫暖

談論竇靖童,很容易被標籤化定義,限定詞多是她的父母和周遭環境,以至於很多時候她的音樂作品也湧入了由此展開的片面評價。但真正走進竇靖童,你會發現她的音樂其實簡單又複雜,反而是一種感受為主導的純粹:

說“簡單”,是因為這是一條平行軌道下獨立視角的延伸,既可以理性思索、又可以感性發散,她特有的音樂嗅覺讓她的音樂觸及到多個面向,但都依託於本我的瞬時感覺去碰撞火花。而之所以 “複雜”,則在於她在作品層面的延展和疊加,以跳脫音樂人的視角去創作出一個多維的音樂空間,歌曲中的元素不設限、風格不設限、表達不設限……音樂的自由流動,幫助23歲的竇靖童打造出一個藉由想象力和創造力打造出的音樂磁場。

這些,聽眾可以在專輯《GSG Mixtape》墜跌進入竇靖童的音樂世界,又可以在12日的線上音樂會“你好GSG”上梳理出她作品裡的情感投射與創作表達。

當然,特別之處還在於音樂和線上音樂會的順勢銜接產生了一次完美呼應的聯動,在無常中傳遞出愛和溫暖。它將錄音室版本的歌曲重新排列成一場感官沉浸體驗式的線上音樂會,向大家展示著竇靖童這次詮釋的角色“GSG”。

竇靖童“GSG”:音樂與影像聯動,無常中傳遞愛和溫暖

在說到線上音樂會之前,先聊聊專輯和GSG。

GSG來自朋友孩子對竇靖童的一個評價,或者說一個標籤式的定義,是“Green Shy Guy”的縮寫。但這次的標籤,是經歌手親自認證的,並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了音樂內容的填充。對於那部分習慣於給歌手貼標籤的人而言,竇靖童先入為主給自己貼一張標籤的行為,顯得更加勇氣可嘉。

圍繞“GSG“這一標籤,同名單曲MV主視覺是這一角色的動畫表達,剛剛推出的新專輯《GSG Mixtape》是一次完美的形象搭建,線上音樂會則是系統的“形象-場景-角色”的關聯性疊合。你不必試圖透過系列音樂完全徹底理解竇靖童,但你可以藉此機會瞭解GSG是誰,走近Leah Dou。

以此為基準,專輯的音樂細節就很容易地拆解了。在器樂配飾上做出了適合貼切的選擇,比如《CATS》整體節奏形成了鮮明對比,《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的鼓聲更為清晰乾脆,《Blooming》則以吉他為主基調放大人聲Vocal的觸動;而曲風上,它囊括了Blues、Neo Soul/R&B;、Rock、Funk和Hip-Hop等多種型別,涉及的內容有時間的流逝、有對忙碌和快樂的追問,有迴歸自我的認知……收錄的歌曲並非單一風格,每首歌都有它特定的對應。

整張專輯純英文的創作,也很好地發揮出竇靖童在國外留學的一些優勢,讓她創作出不被限制的內容題材。而概念上先鋒前衛的流行文化語境,和竇靖童作品裡夾雜的不常規與私人視角無縫融合。每首歌是一個富含想象力的故事,整張專輯宛如一趟不同場景切換下的空間旅行,是難得一見的實驗做法。

固然,相比流行,實驗音樂沒有那麼通俗易懂,是存在接受難度的。不過作為一張Mixtape,它不單單侷限在字面意義上的混音,而是表達一種多樣性。它以包容和想象力承載了竇靖童對世界和生活的表達,完美闡釋出GSG的核心。

竇靖童“GSG”:音樂與影像聯動,無常中傳遞愛和溫暖

專輯上線後不久,12月12日以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音樂會“你好 GSG”打通了視覺化和聽覺化的內容呈現,將GSG具象化成為一個立體生動的角色。

在這場線上音樂會中,它以電影紀錄片的形式重組了曲序,竇靖童和樂隊在現場演奏表演了11首track:新專輯裡的8首歌曲和一首純音樂《BACKSEAT》,2首過往的曲目,其中一首是收錄在《Kids Only》裡的中文歌《Wu》,打造出一場迷霧森林裡穿梭的音樂旅行。當然,這也是線上音樂會開篇提到的概念,“A Film Of Leah Dou’s New Album Journey”。

空間場景與音樂和時間的改變呼應,由午後到入夜,由狂放激昂到迴歸沉寂,構成了你好到離開的整個過程;而音樂會的內容,包括了GSG現場表演和專輯背後的故事兩部分——“專輯背後的故事”滲透到四個章節裡作為開篇引語,先是介紹性地揭開她的創作有感和一些生活感悟,關於成長、關於生活、關於音樂,細碎的拼組成每一個部分的銜接;“現場表演”在後者的主題下直接落地成為不同形態的live,引導我們走進GSG的音樂世界。

竇靖童“GSG”:音樂與影像聯動,無常中傳遞愛和溫暖

第一個部分是“Role Playing(角色扮演)”,開場曲和專輯保持一致,先入為主地把GSG帶到大眾面前。但目前的GSG是矛盾的、新穎的、未知的。

而除了這個keyword外,竇靖童在此前的花絮也提到了另一個詞“感覺”,感性的、即時性的、抽象轉形象化的組合瞬間,其實是她創作傾向的一個關鍵。由這個主題接入的三首歌,其實都很好地貼合了這兩層意義。

開場曲《GSG》是整張專輯裡有點睛性質的一首歌曲,也是撐起所有一切的關鍵。歌曲呈現上延續了前幾張作品的表現力,不過氛圍上偏向於低調暗黑的電子氣息,結構更為複雜,資訊量更多,竇靖童也加入了自己一貫酷愛的說唱。

就像我們無法很容易地給一個人下一個全面的定義一樣,“GSG”其實也是很難被定義的一類音樂作品。它徘徊在多種曲風和瞬間之中,並用捏鼻吟唱模擬出不同人格,以一種映象的處理和竇靖童的表演順利接軌。此時的GSG是害羞的,膽怯的,善良的。

緊接著的歌曲《CATS》其實沿用一種擬人化的創作手法,它的特殊結構讓它兼具了動與靜兩部分。開始的搖擺、自由、不羈,讓人完全沉浸在節奏中;而後是先鋒電子的迷幻風,在一片激進強烈的進展中迴歸自然的平靜,將主題迴歸到簡單純粹的“愛”。

《Wu》是整場線上音樂會唯一一首中文歌,它是一首頗具美學性質的實驗之作,很好的聯結了過去和現在兩種完全不同的音樂形象。歌曲在迷幻和後搖中找到平衡,而那句京劇元素的“奶奶請聽我說”又讓歌曲的趣味性大大增加。

竇靖童“GSG”:音樂與影像聯動,無常中傳遞愛和溫暖

“Impermanence(無常之美)”是專輯的第二部分,其實也是一種對瞬間的留存,透過具象的音樂作品留住短暫的感受。但在此基礎上的作品,戲劇性更強,也在第一章節的基礎上加碼。

表演是如此,因為線上音樂會的表演模式,註定了每一首作品現場推出後的不可複製性,所以竇靖童的唱是一種肆意和不羈的,毫無保留她對音樂的熱情;而在介紹背景故事時,不管是竇靖童提到的媽媽給她說的一句話:“你別開心太久,沒有什麼東西是永久的”,還是她自己用生活舉例說日落來了要停五分鐘去欣賞,其實都是這個道理。

竇靖童“GSG”:音樂與影像聯動,無常中傳遞愛和溫暖

這一部分,純音樂的《BACKSEAT》做器樂引入,你能聽到碎碎唸的“找朋友”;帶有俯瞰視角的《PEOPLE》是從GSG的角度出發,這首歌裡的脫口而出的“Where is the love”是一種自信無遮掩的態度,也提醒我們不要忘了愛;在黃昏樹林演唱的《HAPPINESS》提問到“快樂”,有非常多的變調包括唱腔順應歌曲的改編,竇靖童在這首歌展現著自己強大的音樂氣場,說與唱的部分越發痴狂、任性和釋放。

位置在Track 05的這首《ORANGE》,因為獨白文字的加入,它與另三首外放更多的情緒不同,它豐富的戲劇性和人聲層次造就了一種對話感,日出日落是無常,時間匆匆也是無常,它喚醒了很多人對童年過往的回憶。

所謂“無常之美”,這四首歌都是很好的體現。

竇靖童“GSG”:音樂與影像聯動,無常中傳遞愛和溫暖

進而是第三部分,由夢境與噩夢的描述過渡進入到“Abyss in Dream(夢的深淵)”,場景變為黑夜,綠色和光,是GSG私人不為人知的狀態。

這個部分有兩首歌,一首是偏氛圍音樂的《NIGHTMARES》,夢魘下的迷霧森林詭譎陰暗,而演唱的部分迷離縹緲,層次感十足。這裡有一個值得捕捉的細節:鼓點越發急促,然後驟停,而此時的GSG抱頭蹲在地上沉思,其實這也是對“噩夢”的一種具象展開。

另一首對於熟悉電影的人自然不陌生,這首接近尾聲時才演唱的作品《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是畢贛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宣傳曲,它有消停之意,又將情緒推向一種搖滾主導的末世感。在音樂中,彷彿看到了一個野性與性感的GSG。

竇靖童“GSG”:音樂與影像聯動,無常中傳遞愛和溫暖

最後一部分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如果前三部分還是表演性人格主導的情緒化,展現著矛盾、衝突、自由和分享,那麼最後落點到溫暖中。以“Healing power(治癒之源)”作為收尾,我想是她透過音樂搭建的與人間的橋樑。

躺在草地上演唱《Blooming》,器樂配置只一把吉他,與人聲完美融合,在簡單中營造出一種夢幻的包裹,歌聲有著撫慰一切情緒的能力;《WINTER‘S COMING》是一種從容與溫情,喚醒了生命最本質的動容,傳遞一種自我療愈力量。

在線上音樂會,竇靖童化身成GSG,以音樂與影像的完美聯動,在無常中傳遞出寒冬裡最需要的愛和溫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