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紫棋唱歌為什麼好聽

2014年春天,一位香港女歌手在湖南衛視王牌歌唱類節目《我是歌手》中一亮相就豔驚四座,開掛般的高音表現和原創能力的光環加持讓她在內地迅速圈粉,以橫空出世之勢被奉為華語樂壇新一代天后候選人。

在vocal型女歌手長期斷檔的華語流行樂壇,她的出現一下點燃了無數雙喜歡被大嗓門轟炸的耳朵。

她叫G.E.M鄧紫棋。

鄧紫棋唱歌為什麼好聽

於是有人說她能挑戰張惠妹華語流行vocal女伶霸主的地位。小幹老師想說,金魚妹妹要跟阿妹姐姐比肩(怎麼有點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如果把阿妹的演唱生涯分為四個階段,從最開始的“機能”階段(《姐妹》),到後來的“轉變”階段(《真實》),再到“技能”階段(《我要快樂》),最後是“探索”階段(《阿密特》),透過用技能替代機能來釋放自己聲音更多的可能性,是優秀歌手通往殿堂級歌手的必經之路。

而金魚妹妹現在還停留在最開始的“機能”階段,擁有讓人驚歎的機能,但在才人輩出的華語樂壇,她的未來能走多遠還要拭目以待。

鄧紫棋唱歌為什麼好聽

在具體聊聊她的唱功之前,先來說說之前大家常常問到的一個話題。

以前老師有把華語男歌手按照演唱技術的發展劃分為四個代際,於是有同學就問了,女歌手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分出代際呢?

答案是老師心有餘而力不足,華語女歌手整體的技術發展在2000年後發生了嚴重的斷層甚至倒退的情況。

如果也大約參照四代男歌手的技術標準區劃分,華語流行樂壇最早期的女歌手如葉倩文、葉麗儀等都是第一代的技術,而同時期的鄧麗君已經“超前”地達到了第二代的水準。之後的蔡琴、陳淑樺、毛阿敏、王菲、陳慧嫻、陳潔儀、楊鈺瑩等等都發展到了第二代的水準,共鳴腔體的運用比前輩做得更主動,而幾乎同時期又有兩位女歌手“超前”地達到了第三代的水準,一個叫林憶蓮,一個叫那英。再往後將近2000年時,張惠妹橫空出世,象徵了華語女歌手第三代水準的集體到來,也是華語女歌手唱功的一個巔峰。阿妹和同時期的李玟、彭佳慧比他們的前輩更注重使用唱歌的發聲器官——

聲帶

然鵝,在這之後問題來了,2000年之後華語樂壇主流女歌手的發展方向出現了奇妙的變化,梁靜茹、張韶涵和飛兒倒退回了第二代技術,孫燕姿、蔡依林和李宇春乾脆回到了第一代的時代。

雖然歌曲越來越洋氣,音樂越來越多元,但唱功結結實實是倒退了。要知道與此同時,阿妹同學已經成功進化到了第四代的水準。而這種審美的倒退也著實埋沒了很多實力歌手。第一季好聲音讓很多人知道了金池,第二季好聲音很多人知道了姚貝娜,大家覺得她們是滄海遺珠,應該更早被發現。其實像她們一樣的好歌手最終依然沒有機會被大家聽到的還有很多很多。

這和國內聲樂教育水平相對落後有很大的關係。歌手要麼缺乏追求進步的職業精神,要麼是想進步卻不知從何處下手。

而鄧紫棋、徐佳瑩、張碧晨這些新生代女歌手的出現,老師希望是象徵著華語女歌手技術流的迴歸。

說遠了,我們還是聊回今天的主角鄧小姐。

先看一段她的現場表演~

我們從優點和缺點兩方面來解析鄧紫棋的唱功。

首先是優點。

上文提到過鄧紫棋現在處在“機能”期。出色的聲帶機能是鄧紫棋作為歌手最大的天生優勢。

中國傳統武術裡有一句話,叫“一力降十會”,意思就是在幹架的時候力氣大能抵得過十項技能,任你龍爪手九陰功,我力氣大一巴掌就能扇飛你。所以拳擊、摔跤這樣的搏擊比賽裡都是分重量級的,因為體重大的人氣力也大,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人較量是不公平的。

在唱歌這件事上也是如此。

歐美人天生體格寬大,胸脯厚脖子粗,作為發聲腔體比相對瘦小的東方人更容易發出洪亮寬廣的聲音。所以東方人更需要透過技術來彌補先天體格上的不足。而有些人天生聲帶薄而小,靈活而強韌,唱歌時更能頂著強大的氣壓發出高亢寬廣的音色,猶如一座孤塔在十八級颱風裡傲然屹立於一片殘垣中。年輕時的汪峰和現在的鄧紫棋就屬於這種人。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聲帶機能的強健除了先天優勢,也和他們後天經常唱歌鍛鍊聲帶有關。

聲帶和我們胳膊大腿上的肌肉一樣也是兩片肌肉,經常鍛鍊的人一定會肌肉強健。只是不科學的鍛鍊方式會拉傷肌肉而已。

所以聲帶的機能是可以透過科學的方式訓練的。

鄧紫棋唱歌為什麼好聽

接著說,除了聲帶機能出色,金魚妹妹能在自己的聲門下颳起十八級颱風持續轟擊自己的聲帶,也說明她的氣息推動足夠有力而穩定。這可以從她這首慢歌的演繹中看出來。

有些小夥伴可能會覺得難度大的歌更考驗氣息,當然大歌唱起來肯定費力,需要氣息卯足了勁供給,一定考驗氣息。但其實唱慢歌也非常考驗氣息的控制,氣息給多了容易唱浮,氣息給少了容易唱虛。任何不正常的波動都會干擾一首安靜慢歌的表達,讓聽歌的人齣戲。這就好比讓你把一個棒球扔得儘量遠也許不難,但讓你任正好十米遠卻會很難。

分寸的拿捏最考驗功夫。

金魚妹妹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接受過系統的聲樂訓練,所以她的氣息十分穩定,控制自如,對她的唱歌表達起到了很好的支撐,這點十分值得那些擁有綿羊音的女歌手們學習。

這裡也多說一句,其實很多小夥伴聽到一些歌手成熟的演唱依然會問:“她是學過的嗎?還是天生的?”轉換一個場景想一下,你會去問一個鋼琴師“你是學過的還是天生會彈的”嗎?

流行音樂作為藝術門類中的一種發展至今,幾乎不會有什麼素人藝人存在。有良好的氣息供給作為基礎,鄧紫棋的傳聲高位置也不錯。由於咬字習慣靠後的關係,鄧紫棋的反射主要集中在口咽,音色明亮,而咽腔的開啟讓她的聲音更增添了華彩的部分。所以金魚妹妹的歌聲聽起來通透有力,色彩明亮。但她的高位置共鳴也並非完美,甚至有個明顯的缺點,我們下文再說。

鄧紫棋唱歌為什麼好聽

說完了優點,我們來簡單說說缺點。

大家可能也猜到了,老溼要說的第一個缺點也正好對應了她第一個優點。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好的天生條件在給我們飯碗的同時也可能奪走了我們自食其力的能力。生理條件往往是我們不能控制的元素,就像我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生病、生怎麼樣的病,何時會變老、以多快的速度變老,變老後又會怎樣。我們又怎能讓自己的職業生涯去依賴不可控制的元素呢。

老師聽過金魚妹妹三次現場,高音的表現不錯,但也時刻處在聲帶被衝開的邊緣,老溼甚至能聽出有如一根皮筋被拉扯到極致開始纖維逐根斷裂的聲音。遇到換聲點要麼轉假聲繞過,要麼強攻硬頂。而最終現場也出現了幾次破音的現象。也許有些小夥伴會說這是歌手的失誤,在所難免。其實這並非失誤,而是過分依賴機能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滴水穿石,何況聲帶是肉長的並非草木石頭,怎麼能經得住一再地衝擊呢?而假聲也並非長久之計,音色的斷層變換會大大影響表達的完整性,有礙聽感。

所以呀,像前輩阿妹一樣修煉現代混聲技術,

讓自己的聲帶閉合得更好,發聲點更小更邊緣,換聲更自如,用機能替代技能才是小天后要成為真天后的必由之路。

不信的話,看看十年後自己還能頂上去幾次呢?(參考一下那英)

鄧紫棋唱歌為什麼好聽

發聲上的問題說完,來接著前面提到過的傳聲高位置問題說。

鄧紫棋的口咽做得不錯,濃度很高,但位置還不夠高。主要表現在首先是鼻腔和頭聲的缺失。首先是鼻腔,金魚妹妹的鼻腔不是很通暢,鼻音很濃很重,而缺失鼻腔共鳴(大家可以用鼻子出氣做一下哼鳴來體會)讓她的音色堅硬有餘,柔軟不足,多了一份有些奇怪的哭腔,少了一份打動人的溫柔感。而頭聲區讓她的音色不能更通透明亮,要知道沙沙的高頻泛音對音色的修飾效果可是槓槓的,聲音一下就變得十分有氣質(參考Mirah Carey和Araina Grande)。

這些更高位置共鳴的缺失與她壓縮口咽調節音高的錯誤習慣有關,口咽不夠開啟,聲音自然到不了更高的位置。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改進發聲技術,學會只用閉合調節音高。

最後是咬字問題。出於金魚妹妹先天的一些缺陷,她無法咬字太靠前,所以她的咬字總是含在嘴裡,聽上去有些含糊。其實英文的咬字就比較靠後,很多人喜歡這種帶點慵懶感覺的咬字風格,認為拽拽的很洋氣。其實對於普通話來說這樣的咬字有很多需要抬舌根點舌尖的音節不容易發出來,所以聽上去會很含糊。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年的王若琳,翻唱英文歌的時候驚豔了不少人,然後她發行了幾首中文作品,把大家嚇了一跳,雖然唱得很好,但整首歌的奇怪口音帶來的滿滿尷尬感實在擋也擋不住。

鄧紫棋唱歌為什麼好聽

而咬字靠後的習慣帶來的限制不僅於此。前幾期說到過我們的舌根是和喉結連在一起的,

所以咬字靠後也會讓我們無法很好地做好喉舌分離,進而影響我們對發聲點的控制。

這也是金魚妹妹在今後修煉現代混聲技術時要面對的一關嚴峻考驗。

最後,小幹老師覺得鄧紫棋創作的歌在華語樂壇中還是十分洋氣的,她的音樂審美得益於從小的耳濡目染。再次強調,從小培養高階的審美趣味是多麼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