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並非華約國家,為何也在東歐劇變時遭了殃有兩點很關鍵!

1989年,華約國家波蘭發生了政權更替事件,此後,東德、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華約國家接連發生變故,紛紛脫離蘇聯的控制,蘇聯在東歐組建的華約集團迅速崩潰。這一系列標誌性的重大事件,就是著名的的東歐劇變事件。1989~1992年的東歐劇變,標誌著蘇美冷戰進入尾聲,同時也宣告了西方在兩極對抗中取得了重大勝利。

南斯拉夫並非華約國家,為何也在東歐劇變時遭了殃有兩點很關鍵!

縱觀東歐劇變,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有西方北約集團活動的影子。在昔日兩極對抗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一直將以蘇聯為首的華約視為最大敵人。不過,從軍事力量上看,北約國家並不比華約國家更有優勢,因此北約便採取了“和平演變”措施,以迂迴策略對華約進行滲透。東歐劇變的事實,證明了北約用對了方法,在東歐劇變事件中,大部分發生變故的國家,都是原來的華約成員國。

南斯拉夫並非華約國家,為何也在東歐劇變時遭了殃有兩點很關鍵!

然而,有一個國家不是華約成員,卻也在東歐劇變的浪潮中遭了殃,這個國家便是南斯拉夫。1991年,南斯拉夫下屬幾個聯邦發生了要求獨立的運動,繼而爆發了波黑戰爭等慘烈的戰爭,這一系列戰爭構成了南斯拉夫內戰,給南斯拉夫各國造成嚴重損失,直接導致了南斯拉夫解體。那麼問題就來了,南斯拉夫並非華約國家,同蘇聯和華約都保持著距離,卻為何也在東歐劇變中受到牽連了呢?筆者認為,有兩點很關鍵,即內部小環境與外部大環境。

從內部小環境來看,南斯拉夫內部矛盾複雜

南斯拉夫位於素有“歐洲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上,這裡各方勢力交匯,族群宗派甚多。南斯拉夫本身是由西方列強拼湊成的國家,境內有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等民族,有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內部關係可謂十分複雜。鐵托當政時期,南斯拉夫在他的領導下,尚能保持團結。然而1980年鐵托去世後,南斯拉夫就沒有了能夠統籌全域性的人。南斯拉夫本來就粘合的不牢固,各組成部分貌合神離,在失去了有能力的領導人後,自然會走上了分崩離析之路,繼而發生了南斯拉夫解體、南斯拉夫內戰事件。當然,上述知識已經是老生常談了,筆者這裡就不再贅述。

南斯拉夫並非華約國家,為何也在東歐劇變時遭了殃有兩點很關鍵!

從外部大環境來看,南斯拉夫的價值降低,被北約“拋棄”

筆者認為,南斯拉夫解體和南斯拉夫內戰之所以發生,其幕後還少不了西方北約集團的操縱。眾所周知,在冷戰時期,南斯拉夫處於華約和北約的勢力交匯點上,既沒有加入華約,也沒有加入北約,而是維持中立,充當緩衝區角色。彼時,華約、北約兩大軍事集團都試圖拉攏南斯拉夫,但又都控制不了南斯拉夫,所以只得維持南斯拉夫的現狀。南斯拉夫也利用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相互牽制,而在冷戰時期保持了相對的安寧,實現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南斯拉夫並非華約國家,為何也在東歐劇變時遭了殃有兩點很關鍵!

但是,只要華約、北約中的任何一方消失,兩者之間的勢力平衡被打破,那麼剩下的一方就會把手伸向南斯拉夫。所以當東歐劇變發生、華約集團面臨消失時,南斯拉夫的處境自然就危險了起來。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華約消失了,南斯拉夫對於北約而言,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沒有了利用價值的南斯拉夫,自然是越弱越符合北約的利益。因此,在東歐劇變後,北約用手段搞亂了南斯拉夫,最終導致了南斯拉夫解體和南斯拉夫內戰。

南斯拉夫並非華約國家,為何也在東歐劇變時遭了殃有兩點很關鍵!

筆者認為,南斯拉夫本身內部矛盾複雜,而西方北約集團的幕後操縱,又給了它致命的一擊。從整體上看,南斯拉夫的國家歷史可用“命運多舛”來形容,這個國家由西方操縱而建立,卻也因西方操縱而消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