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肉團,吃時汁隨口溢,鹹中帶甜,是傳統的夏令糕點

今天來介紹幾道美食的做法,首先是桂花捲沙條頭糕,桂花捲沙條頭糕原是蘇州風味小吃,上海滄浪亭小吃店將原來的製作方法進行改革,並將原來拌成散沙狀的糕粉改拌成漿糊狀上籠蒸,克服了冷糕易結硬皮的缺點,使這一品種具有軟綿、透明、皮薄的特色。製法:將糯米淘淨瀝乾,過一小時噴些水,然後磨成粉,用六十眼的細篩篩去粗皮,約得細粉七廳。在糯米粉內加白糖(七兩)及水四斤五兩,接和拌勻,用潔布包裹後置於籠屜內,用旺火足氣蒸一小時,粉色呈半透明即熟。

炒肉團,吃時汁隨口溢,鹹中帶甜,是傳統的夏令糕點

將赤豆、白糖(四斤五兩)、威桂花(一兩)、熟豬油製成重糖溼豆沙餡心。在長方形案板中部刷層芝麻油,撒白糖(一兩),將蒸熟的糕粉倒在上面,稍涼,用雙手揉撤成較大的正方形落皮,隨將四角向中央折攏,翻個身,再照上述方法揉撤兩次。每次翻身均需於案板上刷層芝麻油並撒白糖(一兩),不使糕粉粘手。在案板靠身的一邊,順長刷芝麻油,撒白糖(二兩),將揉好的粉團,順著糖油拉捏成厚薄均勻,寬四寸、厚一寸的長條塊,攤平放直。

炒肉團,吃時汁隨口溢,鹹中帶甜,是傳統的夏令糕點

將製成的豆沙分段捏成直徑約二寸的長圓條,放在糕塊中間,相互連線,與糕塊等長,搓成直徑為一寸的細糕條。先切成一尺四寸的長條,順次序排在糕盤內(盤底刷芝麻油),共二十五條;再將每條切成四段,每段長三寸五分,最後在面上刷一層芝麻油,撒上鹹桂花(二兩)即成。接著是炒肉團,製法:將開洋、木耳、扁尖、香菇、黃花等乾料分別漲發(開洋用紹酒漲發,其它均用水發),然後切成米狀小顆粒。將夾心肉洗淨,也切成小顆粒。炒鍋燒熱,倒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投入蔥結、姜塊,煸出香味,加紹酒少許。

炒肉團,吃時汁隨口溢,鹹中帶甜,是傳統的夏令糕點

將糯米、粳米和淘淨,靜置七、八小時(中間酒水兩次),腐成粉,用四十眼篩子篩過,即成相粉。把相粉放入拌麵缸內,加冷水二斤,攙和拌松,上籠蒸熟。然後倒在案板上,加冷開水二斤,揉透,至粉團光滑時,摘成每隻重一兩六錢的坯子一百隻。每隻壞子用左手撤成中間厚、邊緣薄、直徑為二寸五分的圓形皮子,包入肉餡(五錢),用右手拇指捏成二十條折糊的糰子,收口處放一些餡心,再灌入少量餡心湯汁即成。特點:形如花朵,收口處新增餡心似花心。吃時汁隨口溢,鹹中帶甜,是蘇錫糕團中傳統的夏令品種。

炒肉團,吃時汁隨口溢,鹹中帶甜,是傳統的夏令糕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