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知道是啥意思嗎!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一般人不知道啥意思,你知道嗎?文/思源如果說語言是門藝術,那麼漢語可能屬於抽象派,因為它實在太難學了,即便每個漢字都認識也不見得知道句子的意思,比如很多諺語,就連小編這樣的土著也不知道什麼意思。雖然如今諺語用得少了,但有些人尤其是老人還是喜歡是不是說上一兩句,比如有人常說“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這句話就讓人聽得一頭霧水,知道意思之後小編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真是深不可測。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知道是啥意思嗎!

揭開謎底之前我們不妨先來聊聊,大家常說的諺語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其實它隸屬於俗語的範疇,所謂俗語就是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簡練有趣的語言,這種形式往往能用最簡潔的句子表達出複雜的意思,說到底就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畢竟溝通方式越簡練效率就越高。諺語具有地域性,因為不同地區的生活習慣也是有很大差別的,不過隨著社會的融合,一些諺語開始走向全國、成了盡人皆知的經典句子。雖然大部分人小時候都學過諺語,生活中也常聽,但有些低頻的句子還是會讓人捉摸不透,比如文章開頭咱們說的那句諺語,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意思。其實這樣的句子還有很多,比如“凳不離三”,說的是凳子的尺寸一般都離不開數字三,有些可能是一尺三、二尺三也可能是三尺三,這個解釋似乎來源於《桃園三結義》,意思是能跟自己坐一條凳子的都是朋友。再說個類似的“門不離五”,有了前面的例子想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知道是啥意思嗎!

必大家應該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了。沒錯,所謂的“門不離五”其實就是說門的寬度和長度一般都與數字五有關,這在農村地區比較常見。大家都知道有個成語叫“五福臨門”,這句話就是取了這麼個意思,所以才在做門的時候注重帶五的尺寸。現在我們再回頭看開頭那句俗語,估計大家已經猜得差不多了。所謂“床不離七”也就是說床的尺寸一定要與數字七有關,可以是三尺七、四尺七或者五尺七等等,古代一尺約相當於現在的三十三公分,換算下來用這些尺寸作床的寬度和長度也挺科學的。最重要的是,“七”與“妻”同音,這句話其實還承載了古人對夫妻和睦、家庭美滿的期望。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知道是啥意思嗎!

“棺不離八”就更有意思了,大家一讀就知道“八”與“發”的讀音很相近,生活中也常用“八”來討吉利,而“棺”又與“官”同音,人常言見棺發財,這句諺語其實有升官發財的含義。而就事實而言,古人的身高一般在五尺左右,也就是一米六多,一口八尺的棺材足以滿足絕大部分人,同時還能放點陪葬品,真是一舉兩得。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知道是啥意思嗎!

“桌不離九”這四個字足以顯示古人的智慧,看完上邊那麼多例子後大家一定猜得出,這句話說得是桌子的尺寸一定要和數字九有關,但是這個尺寸又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古人早就留意到我們的肩寬一般在四十五公分左右,而以前用的大多是正方形的八仙桌、每邊能坐兩個人,加起來剛好九十公分,所以木匠在造桌子的時候一般都會用到數字九。同時,“九”還與“酒”同音,這麼一來這句話又可以理解為飯桌上不可以沒有酒,真是一語雙關。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知道是啥意思嗎!

對於這些諺語,不同地區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不過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古人實在是太重視生活細節了,這些微末的地方都能總結得如此精妙。其實這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發,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不妨停下來享受下生活,說不定就能發現些不同的東西,對於這些諺語,不知道各位有什麼高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