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六陷, 天子九遷”——唐朝中後期的皇帝為什麼頻繁出逃?

文/念田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強盛的王朝之一,有歷史學家認為唐朝是整個中國古代歷史的巔峰時期和重要分水嶺,從唐朝以後中國古代社會就開始走下坡路,由此可見唐朝的重要歷史地位。唐詩有云:“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可見大唐帝國的地位和威儀。然而唐帝國中後期卻出現了一個可怕的現象,那就是作為大唐天子和“天可汗”的皇帝,多次逃出京城。

根據史料統計,唐朝有所謂“京城六陷,天子九遷”,分別是:756年,安史叛軍攻下潼關,唐玄宗逃往蜀地;763年,吐蕃趁虛而入,兵臨長安,唐代宗逃往陝州;783年,涇原兵變,唐德宗逃往奉天;881年,黃巢起義,唐僖宗逃往蜀地;895年,節度使叛變,唐昭宗逃往莎城;901年,唐昭宗被宦官劫持到鳳翔城;904年,唐昭宗被梁王朱溫挾持到洛陽,隨後被殺。這樣觸目驚心的事實是怎樣發生的呢?

“京城六陷, 天子九遷”——唐朝中後期的皇帝為什麼頻繁出逃?

唐朝中後期多次出現皇帝出逃,根本原因在於政治結構失調。在中國古代的皇權結構中,皇權至高無上,總領一切,才能保證命令的貫徹實行。但是從唐代中期開始,皇權尤其是軍事大權逐漸旁落到兩個集團手中,一是皇帝親信的宦官,二是地方藩鎮,皇帝大權旁落,自然淪為各方勢力追逐的物件。

軍權旁落到宦官手中是從唐玄宗開始的,這是有鑑於唐朝前期爆發過的多次的軍事政變。譬如李世民襲殺建成元吉、張柬之剪除張易之兄弟、李重俊剪除韋后、李隆基殺韋后和太平公主,都是利用禁軍而發動的,其勝敗也都取決於禁軍的態度。為了防微杜漸,從唐玄宗開始,宦官逐漸掌握禁軍大權,這一開始確實避免了禁軍為皇子和宰相掌控的局面,減少了中樞政局的動亂,卻也埋下了宦官亂政的禍根。

“京城六陷, 天子九遷”——唐朝中後期的皇帝為什麼頻繁出逃?

軍權被地方藩鎮掌握同樣從玄宗開始埋下了禍根。地方藩鎮掌握軍權主要和唐朝的對外政策合民族政策有關。有唐一代,從唐太宗開始就不斷銳意進取,向北部和西部擴張,恢復了漢武帝以來中原王朝對西部和北部邊疆的控制。在唐玄宗時期,主要兵力就是主持西域的哥舒翰統領的河、隴軍和開拓東北的安祿山統領的大軍。

安史之亂爆發後,安祿山大軍吸收了大量東北少數民族尤其是庫莫奚和契丹族士兵,戰鬥力極為強勁,對唐王朝造成了重大威脅。唐朝名將高仙芝、封常清寡不敵眾,哥舒翰大軍又因為指揮失誤而落敗,朝廷不得不啟用偏師朔方軍並像回紇借兵,最終也沒有能徹底掃平安史叛軍,而是留下了大量河北藩鎮。而哥舒翰軍回長安救援後,唐朝西域也就無兵可守,為吐蕃趁虛而入。

“京城六陷, 天子九遷”——唐朝中後期的皇帝為什麼頻繁出逃?

總而言之,從唐玄宗開始,唐朝埋下了軍權旁落的禍根。在中央,禁軍為宦官把持,在地方,軍隊由藩鎮把持,這樣的政治結構極其不穩定的,容易爆發內亂,皇帝出逃也就屢見不鮮了。

參考文獻

《舊唐書》、《新唐書》

黃永年:《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