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人,歷史對他們不公,明明是個大英雄,千年來卻不受人待見

三國曆史風起雲湧,很多英雄人物的故事為後人津津樂道。當然,有不少學者專門研究三國,魯迅先生就曾經為一代梟雄曹操正名評說,他認為:“歷史對曹操的評價並不公平,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這兩個人,歷史對他們不公,明明是個大英雄,千年來卻不受人待見

事情究竟如何?那就請繼續往下看吧!

現在,有很多曹姓之人都喜歡攀附曹操,想必是曹操的英名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那麼,歷史上又怎麼看待這個人物呢?孫權說他:“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蘇洵說他:“有取天下之慮,而無取天下之量。”隨著復旦大學與人類學聯合小組發現和研究曹操DNA開始,其爆炸程度堪比發掘曹操墓,曹操的故事彷彿在歷史的塵埃中被一點點的剝開。

遭非議之人不僅是曹操,還有東吳大將呂蒙。

這兩個人,歷史對他們不公,明明是個大英雄,千年來卻不受人待見

他生於安徽,是個難能可貴的文武雙全之人。尤其是在奪荊州一戰之時,他身著一身白衣,從後面偷襲了關羽,並切斷了他的退路。最終,關羽命喪麥城,落了個身首異處的結果。而呂蒙也揹負著千古罵名。再加上,很多歷史作品放大關公的形象,呂蒙的所作所為就更加的令人不齒了,背後襲人分明是小人所為,眾人對呂蒙則始終保持著不可原諒的態度。

對此,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李贄說道:“呂蒙、陸遜妖魔耳!縱然奸計得行,亦一時勝負,何足誇戰?汝不見蒙與遜與當年草木同朽腐矣!”甚至,就連近代的歷史作家蔡東藩也曾說道:“關公之敗,失之過剛,呂蒙雖勝,不能無罪;親漢賊而仇漢裔,蒙亦何心?”可事實上,關羽是英雄,呂蒙也是大英雄,他們只是各為其主罷了。

在兩軍廝殺時,大家只想看到關羽手刃呂蒙,而不能接受關羽敗走麥城,這顯然有些不公平。可是,時至今日,從鴻儒到白丁,對呂蒙的態度都是咬牙切齒。基於此,呂蒙甚至在家鄉安徽都沒有一方自己的紀念碑,一代英雄的身後事非常慘淡,更沒有什麼呂氏後人去攀附呂蒙的大名,也沒有聽說哪個後代承認自己是呂蒙的血親。

這兩個人,歷史對他們不公,明明是個大英雄,千年來卻不受人待見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主席出訪安徽時,就談到了呂蒙,他說:“呂蒙是個大將之材。”而且,“他很願意聽取別人的建議,彼時的呂蒙是行兵打仗出身,沒有什麼文化,感覺不便。經由孫權勸告,他苦心研究兵法,經常通宵達旦去學習,最終,成為了東吳大將。”主席當時還說:“現在,人民子弟兵的高官裡,還是有一些沒有認真學習文化的軍官,參加革命後,才開始真正的接觸文化課,一定要讀《三國志·呂蒙傳》。”

由此可見,主席對呂蒙的認可程度之高。

與呂蒙一樣,因與劉備為敵,曹操的名聲一直不好。別的不說,在影視劇和戲臺上就把曹操塑造成一臉奸相,從這裡就證明大家都不覺得他是好人。可以說,就是這樣的錯誤理解,讓大家對曹操沒有什麼好印象,而且,更沒有人挺身而出為曹操“代言”,多年間,更沒有人主動說:“自己是曹操後輩。”我國現代史上第一個為曹操平反的就是魯迅先生,他曾嚴謹的分析過曹操一生,以及大家對他的誤解又是從何而來。

這兩個人,歷史對他們不公,明明是個大英雄,千年來卻不受人待見

雖然,魯迅的這一觀點,響應者幾乎沒有多少,但是,魯迅先生對歷史人物的公平對待,也是令人敬佩非凡的。在魯迅先生看來,不僅對曹操,歷史上,對秦始皇也有著不公平的評價,並且,他們能得到什麼樣的評價與當朝時間長短密不可分。如果,當朝的時間夠長,寫史書之人一定是本朝的官員,他們一定會書寫對君王有利的話。而當朝時間短,寫史書的人就會是其他朝代之人,自然對別的朝代的君王有著些許“詆譭”。

所以,大家讀秦史時,則會發現,基本上在那個朝代裡就沒有什麼好人。所以,也因為曹操“執政”的時間不長,以至於,他也逃脫不了被別人詆譭的命運。在魯迅先生看來,曹操是很有本事的,至少是個大英雄,雖然,他並不“站隊”曹操,但是,從心底還是佩服他的。無獨有而,“欣賞”曹操之人,還有主席,他甚至在看到魯迅對曹操的公平評論後,用紅筆將其劃了下來做筆記。

主席認為:“曹操是有貢獻的,他統一了北方,建立了魏國,撤改惡政,積極發展經濟,實施屯田制度。他是一個有政治頭腦的領袖,而且,也是一個非常有才學的人,他的詩詞有著英雄的氣概,他不僅能用文字準確表達心意,而且,其表達非常通透。”主席甚至認為:“曹操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漢。”可以說,很多歷史學者對歷史人物的判斷是基於史料的,而不是人云亦云。所以說,只有真實的評價歷史人物,才是對這段歷史和這個人物最大的尊重。

這兩個人,歷史對他們不公,明明是個大英雄,千年來卻不受人待見

其實,不僅是歷史學者,作為普通民眾也應該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位歷史人物,還原一段歷史真相。那些為獵奇或是博眼球的行為是可恥的,拿偽歷史做文章更是被人唾棄的。可以說,這樣做是不尊重歷史,不尊重古人的。而且,對當代年輕人的學習也沒有起到任何積極作用,也沒有任何有意義的地方。

參考資料:

【《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