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育好水,好水養好稻

蕉嶺優質大米

梅州蕉嶺種植水稻的歷史要追溯到千年以前,2000年前,水稻在梅州規模栽培。在唐代,梅州就有“築埂灌水,放養草魚”的熟地種稻技術,到明代,這裡已有“粘、粳、糯”的分類栽培技術。

好山育好水,好水養好稻

上世紀90年代以後,廣東優質稻育種發展迅速,不僅育成七山佔、粳秈89、粵香佔、粵晶絲苗2號等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的優質稻品種,還選育出一批適合加工用的高檔優質品種,如小農佔、七絲軟佔、銀佔、巴太香佔等。這些優質常規稻品種的育成,有力地帶動了蕉嶺絲苗米的種植。

蕉嶺縣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土壤均多含硒,最高值大於3。00mg/kg,與國內其他富硒地區相比,硒土壤含量不僅高於全國土壤背景值,也遠遠高於廣東省內其他地區土壤平均值,是一個“優質、環保、安全”的富硒土壤區域。富硒是蕉嶺縣出產的絲苗米的一大特色。

好山育好水,好水養好稻

絲苗米產業園位於石窟河沖積平原帶,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屬該縣地形最為平整的區域之一,園區內有成規模的連片良田沃土,素有“魚米之鄉”美稱,是蕉嶺縣最大的盆地和主要耕作區。

目前,蕉嶺全縣水稻種植面積15萬畝,產業園種植水稻面積10。5萬畝,佔全縣的70%,主要種植華航絲苗、美香佔、象牙香佔等優質絲苗米品種,優質稻種植面積佔比達97%。

除了基於優質常規稻品種的開發和種植,蕉嶺水稻匠人們保持初心,致力打造地方特色絲苗米品種。這其中,中華竹稻米是具有鮮明蕉嶺特色的代表。

好山育好水,好水養好稻

此外,蕉嶺還有一種水稻品種“禾米”。野生“禾米”谷種是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等山區特有稻種,形態上分高矮兩種,屬中晚稻,具有獨特的加工和食味品質,米粒香軟適口,軟而不膩,可炒可煮。

從零散種植到產業集聚化現代化發展

長久以來,在蕉嶺種植水稻的農戶都是“單打獨鬥”,沒有形成規模化的連片種植。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湧現了許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他們的帶動下,蕉嶺的絲苗米種植逐漸走上了產業化之路。

近年來,蕉嶺縣依託農村綜合改革先行地的優勢,有效啟用農村土地、資金、勞務、產業等要素,營造出良好的農業產業發展環境。新農人、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活力得到充分釋放,紛紛透過創新生產經營模式、運營有機農業新理念、推廣社會化服務等方式,引導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力促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