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五臟六腑之心

導讀:心

心的實體位於胸腔之內,兩肺之間,橫膈之上,形如倒垂未開之蓮蕊,外有心包護衛。《靈樞·本藏》記述了心的形態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質地堅脆與發病的關係。《難經·四 十二難》記載了心的重量、孔道及容積。明代醫家將心區分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明·李梴《醫學入門·心》曰:“有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 心,神者,氣血所化,生之本也,萬物由之盛長,不著色象,謂有何有,謂無復存,主宰萬 事萬物,虛靈不昧者是也。”此“血肉之心”即指解剖之心,“神明之心”則相當於腦。心的主要生理功能為主血脈與主神明。《素問·痿論》曰:“心主身之血脈。”《素問·靈 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內經》所論,已基本完成了對心之功能的 認識。明代醫家雖提出“血肉之心”與“神明之心”的區別,但對“神明之心”的實體並未 說明。李時珍受道家思想影響,提出“腦為元神之府”。在西醫傳入之後,中醫對心主神明 的認識進行了反思。經中醫理論之消化、吸收、改造,腦不僅隸屬於心,且與腎精髓海理論 相結合。心在五行屬火,為陽中之陽,通於夏氣;在體合脈,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在液為汗, 在志為喜;其經脈為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互絡屬,互為表裡。

淺談五臟六腑之心

(一)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脈 心主血脈,是指心氣推動血液在脈管中迴圈執行的功能。血,指血液。全身的血液,依 賴於心臟的搏動運行於周身,從而發揮其濡養作用。故《素問·五臟生成》說:“諸血者, 皆屬於心。”脈,即血脈,是血液執行之通道,與心臟相連,網路於周身。故心臟、脈和血 液在體內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密閉系統,使血液在脈中執行不息,周流全身,如環無端。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首先有賴於心之陽氣的充沛。心之氣、陽激發推動著心臟搏 動,維持著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血脈中運行於周身,充分發揮其營養作用 。故《靈樞·經脈》說:“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死。”其次是血液 充盈。全身有效迴圈血量的充足,也是心臟正常搏動,血液執行的前提之一。第三是脈道通 利。脈管富有彈性並暢通無阻,是保障心主血脈功能正常的基本條件之一。當然,肺之助心 行血、肝之主疏洩調暢氣機,以及宗氣的盛衰,均與心主血脈的功能密切相關。由於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開竅於舌,位於胸中,所以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與否,常 反映於脈象、面色、舌色以及心胸部感覺等方面。若心之氣、陽充沛,心血充盈,脈道通利 , 心主血脈功能正常,可見脈象和緩有力,節律均勻,面色紅潤光澤,舌色紅活榮潤等。若心 之氣、陽不足,血液虧虛,或脈道不利而血流不暢,則脈象細軟無力或結代,面色無華或晦 滯,舌色淡白或紫暗,並見心悸、怔忡等;若心脈痺阻嚴重,則見面、舌青紫,心前區憋悶 , 甚則刺痛,脈細澀或結代等;心的陽、氣亢盛或陰虛火旺,又可見脈數、舌紅等症。

2。主神明 心主神明,又稱心主神志或心藏神,是指心有主宰人體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和人體 心理活動的功能。神明,可簡稱“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之神,泛指人的整體生命 活動及其外在表現,包括生理與心理活動兩個方面,常透過人的意識、面色、眼神、言語、 形體動態和對外界的反應等得以反映。《素問·移精變氣論》所說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指廣義之神。狹義之神,指人的心理活動,中醫傳統上稱為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心所主之 神,是指廣義之神,如明·張介賓《類經·藏象類》中所說:“心為一身之君主,稟虛靈而 含造化,是一理以應萬機,臟腑百骸,唯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

(1)主宰人體生理活動: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均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而各種生 理功能的協調,則有賴於心神的主宰,故《素問·靈蘭秘典論》喻心之功能時說:“心者, 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若心主神明功能正常,人體各部分的功能相互協調,彼此合作,則 身體安泰。若心神不明,人體各部分功能失去心之主宰協調,即會產生紊亂,疾病由是而生 , 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素問·靈蘭秘典論》又說:“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 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 為天下者,其宗大危。”以形象的比喻,說明心神之明與不明,直接關係到全身臟腑生理功 能及言、聽、視、動等功能活動的正常與否,決定著生命的存亡。

(2)主宰人體心理活動:心理活動是透過大腦的神經生理過程而進行資訊的收集、儲 存、編碼和提取的過程。人的心理活動包括認知活動、情感活動與意志活動三個方面。其中 認知活動是基本的心理活動,情感與意志是在認知的基礎上產生的。當人以感知、記憶、思 維等形式反映客觀事物的性質、聯絡及其對人的意義時,是認知活動;由認知而引起人對客 觀事物的某種態度的體驗,是情感活動;由認知支援與情感推動,使人有意識地克服內心的 障礙與外部的困難而堅持實現目的的過程,則是意志活動。情感與意志活動中都含有認知的 成分,都是由認知活動派生的;反之,情感與意志又對認知過程發生影響。因此,認知、情 感與意志是統一的心理活動過程的不同方面。 中醫理論對心理活動的認識,主要反映在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兩方面,並認為五臟均參 與人的心理活動。《素問·宣明五氣》說:“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 ”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 為憂”,腎“在志為恐”。但心是心理活動的主宰,對各種心理活動起著整體調節作用。就人 的認知活動而言,《靈樞·本神》指出: “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 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充分說明了心為心理 活動的中樞,故《靈樞·邪客》指出:“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就人的 情感活動而言,亦由心所主宰,喜、怒、憂、思、恐等都是發於心而應於其他髒。張介賓《類 經·疾病類》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而總統魂魄,並賅意志。故憂動於心則肺應,思 動於心則脾應,怒動於心則肝應,恐動於心則腎應,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 心主神明功能的正常與否,常可透過人的精神狀態、意識、思維、睡眠及情感活動等得 以反映。生理情況下,心主神明功能正常,則精神振奮,神識清晰,反應靈敏,思維敏捷, 寤寐正常。反之,在病理情況下,心之氣血陰陽不足,心神失養,可致精神不振,失眠多夢 , 健忘,思維遲鈍;若心陽暴脫,則意識模糊,甚則昏迷;若心火亢盛,內擾心神,則見心煩 失眠,甚或狂躁譫語,神識不清;若痰濁矇蔽心神,或表現為精神抑鬱,表情淡薄,神志痴 呆,喃喃自語,舉止失常,甚則意識模糊,昏不知人的癲病,或致突然昏僕,不省人事,口 吐涎沫之癇病;若痰火擾亂心神,常致心煩失眠,神昏譫語,或出現狂越妄動,打人毀物, 胡言亂語,哭笑無常之狂病。 心主血脈與主神明功能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著生命的存亡,故《素問·六節藏象論》 指出:“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 ”這兩種功能之間又息息相關。一方面,心神主宰調節全 身生理活動,包括心臟本身的搏動和推動血液在脈管中執行;另一方面,心神有賴於心血的 濡養,才能發揮正常的主宰作用。故《靈樞·本神》說:“心藏脈,脈舍神。”在病理情況下 , 兩者常相互影響。如緊張、憤怒、焦慮等心神變化,常可伴有面色和脈象的改變以及心胸部 感覺的異常;反之,心血不足,或血行失常,則會出現精神恍惚,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 或煩躁、神昏狂亂等心神失常的表現。

【二】 心的生理特性

概括為心為陽髒而 主通明,即心脈以通暢為本,心神以清明為要;或認為心喜動主明,喜動是對“血肉之心” 而言,主明用以說明“神明之心”的特性。但從心的生理功能及前人的有關論述來看,心的 生理特性首先可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1。清靜內守 心主藏神,精、氣、神為人身之三寶,而尤以神為要,“所以統馭精氣而為運用者,則 又在吾心之神”(《類經·攝生類》)。《養生三要 ·存神》也指出:“若寶惜精氣而不知存神, 是茹其華而忘其根矣。”而神貴在清靜內守,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精神內守,病安 從來。”《素問·痺論》也說:“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2。心惡熱 由於心為陽髒屬火,與夏季陽熱之氣相通,同氣相應,容易導致心火亢盛,出現心煩失 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瘡,舌質紅赤,甚則狂躁譫語等症狀。故《素問·宣明五氣》說:“心 惡熱。”《素問·藏氣法時論》則雲:“病在心……禁溫食熱衣。”

(三)心與形竅志液的關係

1.在體合脈,其華在面 脈,即血脈,又稱脈管、“血府”,有執行血氣、約束血行,並反映五臟功能狀態之作用 。在結構上,血脈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管道系統,它遍佈全身,外行於肌膚皮毛之下,內走於髒 腑器官之中,形成一個密佈全身上下內外的網路結構。由於血脈結構上與心相連,功能上心 氣推動血液在脈管中流動,故《素問·五臟生成》說:“心之合脈也。”脈的狀態常反映著心 主血脈的功能。華,有精華、光彩之義,屬於外在的表現。心其華在面,是指心的功能狀態可透過面部 的色澤變化及表情顯露出來。由於心主血脈,而人體面部的血脈特別豐富,《靈樞·邪氣髒 腑病形》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所以,面部的色澤變 化可以反映心主血脈的功能狀態。如心主血脈的生理功能正常,則面色紅潤、光澤;若心的 氣血不足,可見面色白光白或萎黃無華;若心血瘀滯,則可 見面色晦暗、青紫;若心陽暴脫,則面色迅速變為蒼白、晦暗。

2.心在竅為舌

舌是口腔中的一個肌性器官,附著於口腔底部下頜骨和舌骨,呈扁平條狀。舌分上下兩 面,上面稱為舌背,由人字形的界溝分成舌體和舌根兩部分。舌背上有絲狀乳頭、菌狀乳頭 和輪廓乳頭。附著在舌表面的一層苔狀物叫作舌苔。舌的下面又稱舌腹,舌腹的正中線上有 舌繫帶,舌繫帶的兩側分佈著舌下絡脈,舌繫帶根部兩側有一對圓形黏膜隆起,叫舌下肉阜 , 其頂部有舌下腺和頜下腺的共同開口,中醫名為“金津”、“玉液”。舌的主要功能是攪拌食 物,主司味覺,調節語音。舌為心之苗竅。首先,舌的感覺、味覺和調節語音功能,有賴於心主血脈和主神明的功 能;其次,舌是一肌性器官,含有豐富的血管,又無表皮覆蓋,故舌色最能靈敏地反映心主 血脈的功能狀態;再次,手少陰心經之別絡系舌本,故心的功能狀態可從舌上反映出來。若 心的功能正常,則舌體紅潤、柔軟,運動靈活,語言流利,味覺靈敏。病理情況下,心之陽 氣不足,可見舌質淡白胖嫩;心陰不足,則舌質紅絳瘦癟;心血不足,則舌色淡而不榮;心 火上炎,可見舌質紅赤,甚則生瘡;心血瘀阻,可見舌質紫暗或有瘀斑;心主神的功能失常 , 則可見舌卷、舌強、語謇或失語等症狀。舌雖為心所主,但與其他臟腑也有聯絡。危亦林《世醫得效方·舌之病能》說:“心主 本脈繫於舌根,脾之絡脈繫於舌旁,肝脈循陰器絡於舌本,腎之津液出於舌端,分佈五臟, 心實主之。”

3.心在液為汗

汗液是人體津液透過陽氣的蒸化作用,從汗孔排出體外的液體。清·吳鞠通《溫病條辨 》 說 :“汗也者,合陽氣陰精蒸化而出者也……故汗之為物,以陽氣為運用,以陰精為材料。” 汗液的分泌還有賴於衛氣對腠理開闔作用的調節。汗液的分泌與排洩有調節體溫、保持機體 陰液與陽氣的平衡、排出廢物與邪氣以及潤澤面板的作用。人體出汗,一般可分為散熱性出汗與精神性出汗兩種。散熱性出汗的目的是為了發散體 內的熱氣,如氣候炎熱,衣被太厚,或動而生熱,此時體內之熱隨津液外洩而散發;身熱用 發汗藥,熱隨汗解,亦屬於此類。此類汗出一般與心關係不大,但也有人認為汗為津液所化 , 而血與津液同源互化,心主血脈 ,故稱汗為心之液,如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說:“心之 所藏,在內者為血,發於外者為汗,汗者心之液也。”精神性出汗是指人在精神緊張、驚恐、 憤怒或疼痛時出汗。由於心為五臟六腑之主,主宰人的精神活動,故精神性出汗與心有關, 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驚而奪精,汗出於心。”由於汗與心的關係密切,故汗出過多, 常會傷及心之氣血陰陽,而見心悸怔忡等;反之,心的氣血陰陽不足,也會引起病理性出汗 , 如心氣虛則自汗,心陰虛而盜汗,心陽暴脫則見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

4.心在志為喜

喜,常是人的需要得到滿足、緊張解除時的情感體驗,中醫認為與心的關係密切。在生 理情況下,心的功能正常,可使人處在愉悅的心境之中,即使有情緒應激,也易趨向良性、 肯定性反應,常表現為愉快、喜悅等;而喜悅的心境,又有助於氣血的和調與流暢。《素問·舉 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在病理情況下,心有病易致情志異常,表現為“心 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靈樞·本神》)。而喜樂無制,又可使心氣渙散,耗傷心神。《靈 樞·本神》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其臨床表現,輕者精神渙散,思想不易集中;重 者則精神錯亂,甚或心氣暴脫而亡。由於心主神明總賅五志,故不僅過喜傷心,五志的異常 皆可傷及於心。如《靈樞·口問》說:“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