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兵”和“勇”

清朝的“兵”和“勇”

隨著《還珠格格》、《康熙王朝》等清朝題材的影視劇的熱播,相信很多人耳濡目染之下對清朝的歷史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清朝是滿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它與其他漢人王朝的差別有點大。除了日常服飾和打扮外,還有一個比較顯眼的就是清朝士兵的軍服前胸和後背都有字,有的是“兵”字,而有則是“勇”字,而“兵”與“勇”到底有何區別,裡頭又有什麼樣的說道?

根據字面意思來看:“兵”代表普通一兵,而“勇”則意味著勇猛,所以“勇”比“兵”要高上一個檔次,其實不然。

清朝的“兵”和“勇”

在清朝打完天下開始坐江山的前後,清朝的軍力由兩支部隊構成,一是八旗兵,一是綠(音“陸”)營兵。前者由滿族八旗子弟組成,是一支“從龍入關”的隊伍,也是清朝打天下的主力,和平時期主要負責保衛京師;而後者則由收編的明軍、地方武裝組成,都是漢族人,他們則分配到各地駐守,和八旗兵一樣是專業士兵,也不是吃乾飯的。所以八旗、綠營兵們的軍服上就寫著“兵”字。

那麼“勇”又是什麼?清朝地方文獻《睢州志·袁樞傳》記載:“樞挾矢登陴,倡先固守。懸金城上,募鄉勇。”可見這是一支名喚“鄉勇”、臨時拼湊起來的隊伍,兵源來自普通的平民百姓,屬於非專業士兵,在一般情況下和普通百姓一樣下地種田、搞生產作業,一旦遇有打仗等緊急情況就立刻編入隊伍,拉上去打仗。這麼看來鄉勇是清朝軍隊的後備力量,相當於我們今天的預備役,不屬於正式軍隊的行列。因此為了與八旗、綠營兵有所區別,就在他們軍服上印“勇”字。

清朝的“兵”和“勇”

綜上所述,“兵”和“勇”其實就是正規軍與預備役的區別。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兵”字表明瞭士兵的身份,算是一種肯定;而“勇”字則只是個形容詞,並無實際意義。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兵”的地位肯定是比“勇”高。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八旗、綠營兵和鄉勇的實力對比也隨時代演進逐漸發生變化。首先是八旗兵,這些人覺得自己打了天下,勞苦功高,就開始了養尊處優模式,慢慢丟掉了英勇善戰的傳統,戰鬥力也越來越差,這麼一來馬上就被綠營兵取代,康熙時期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驅逐沙俄和西征漠北等戰鬥中,都有綠營兵的活躍的身影,然後綠營兵好的不學,卻學八旗兵扔掉尚武精神,戰鬥力大打折扣,後來在清朝出兵鎮壓白蓮教和太平天國起義時經常打敗仗,最終還是曾國藩等人募集的鄉勇為朝廷找回了場子,這些以“湘軍”、“淮軍”為代表的鄉勇螞蟻大翻身,成了清朝主力部隊,也有了榮譽與地位;可惜在再之後的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無論是八旗、綠營兵還是鄉勇都表現得不堪一擊,再沒打過勝仗,而這時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的新軍,也就是後來的北洋軍登上歷史舞臺,他們就是晚清的新式軍隊,清朝滅亡後新軍搖身一變,又成了各個北洋軍閥的主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