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答應我三個條件,我便俯首稱臣,崇禎:我還是死了算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朝是亡在滿清鐵騎手中。但事實上,明朝是亡於內憂,而並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朝的統治,滿清也無法撿個大便宜。所以在滿清剛入關時,打得旗號就是替崇禎皇帝復仇。那李自成與崇禎,是否就一定是不死不休的結局呢?

李自成:答應我三個條件,我便俯首稱臣,崇禎:我還是死了算了

李自成

其實並非如此。在李自成攻打北京城之前,曾提出三個條件。如果崇禎皇帝答應,他不僅會俯首稱臣,而且還會助明軍剿滅東北的清軍。但崇禎皇帝思慮再三,卻拒絕了李自成的請求,最終致使明朝滅亡。那李自成究竟提了哪些要求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李自成起義原因

李自成的經歷,其實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還挺像。他出生在陝西米脂一個貧寒的家庭,小時候為了活命,曾被舍入寺廟為僧,還給地主放過羊。十幾歲時,父母雙亡。簡直就像複製了朱元璋的身世。不過在成年後,他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李自成二十多歲時,原本在銀川驛站當個普通的驛卒,沒事送送公文,跑跑快遞。

李自成:答應我三個條件,我便俯首稱臣,崇禎:我還是死了算了

李自成

但因他在送貨途中丟了件,又恰巧趕上崇禎精簡驛站,倒黴的他就被裁了。人們常說:“禍不單行”,對於李自成來說也是如此,在丟了工作後,他很快便因還不起地主的債被告到官府,官府的縣老爺和地主沆瀣一氣,打算偷偷弄死李自成。好在有親友幫忙,李自成才被救了出來,他也殺了地主復仇。後來,因發現妻子與同村的蓋虎通姦,李自成怒殺二人。

李自成:答應我三個條件,我便俯首稱臣,崇禎:我還是死了算了

李自成

身上背了好幾條人命,李自成便帶著侄子李過去甘肅從軍。李自成原本想在軍中吃頓飽飯,沒想到參將卻剋扣他們的糧餉。在去北京的路上,軍隊發生譁變,參將和當地縣令被殺,李自成也參加了王左掛的農民軍。但王左掛和張存孟相繼降明,李自成只好去山西投奔他的舅舅闖王高迎祥,成為高迎祥麾下的闖將。

李自成的三個條件

高迎祥死後,李自成繼承了他的位置,成為新一任的“闖王”。由於李自成吸收了很多能人異士,所以隊伍愈發壯大。崇禎十七年一月,李自成正式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改元“永昌”。雖然李自成已經稱帝,但崇禎皇帝還好端端地在北京城坐著,如果不把他趕下臺,老百姓是不會承認他們這“草臺班子”的。所以李自成又率軍北上攻打京師。

李自成:答應我三個條件,我便俯首稱臣,崇禎:我還是死了算了

李自成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監杜勳入城與崇禎秘密談判。如果答應他的三個條件,他便立刻退兵,還可助明軍剿滅滿清。這三個條件分別是:

一、割讓西北一帶給李自成,並封他為國王。二、給李自成百萬軍餉犒軍。三、李自成受封后,可以替朝廷出兵鎮壓其他叛軍,剿滅遼藩。但不奉詔,也不覲見崇禎。

崇禎的態度

對於這三個條件,崇禎皇帝看完後便拒絕了。首先,朱元璋給子孫留下的祖訓是: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納貢。而李自成三個條件中的前兩個,便是割地和賠款。

其次,如果答應了李自成的請求,國家便會陷入分裂狀態,也會激起其他反賊的野心。

然後,如果將百萬軍餉給了李自成,他反悔怎麼辦?這麼一大筆錢,豈不是資敵?

最後,李自成受封,卻不奉詔,也不覲見。二郎神也只是“聽調不聽宣”,你李自成比二郎神還牛氣?這簡直就是赤裸裸卡地在打崇禎的臉。所以崇禎二話沒說就拒絕了。寧願死也不肯答應。

李自成:答應我三個條件,我便俯首稱臣,崇禎:我還是死了算了

崇禎

李自成和談的原因

李自成都已經打到北京城門口了,又為何派人與崇禎帝密談呢?他也有幾方面顧慮。首先,心中底氣不足。李自成雖然已經稱帝,但老朱家已經坐了幾百年江山。在這幾百年中,造過老朱家反的,不只他一人。但成功的卻沒有一個。他這草臺班子,誰知道能存在多久?與老朱家相比,他缺少太多的底蘊。

李自成:答應我三個條件,我便俯首稱臣,崇禎:我還是死了算了

李自成

其次,擔心其他勤王兵馬趕到。對於攻克北京城,李自成心裡也沒底。萬一戰爭陷入膠著狀態,自己遠道而來,而明朝的勤王兵馬又陸續趕到,那自己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狀態。不如趁現在獅子大開口,多勒索一點東西。

最後,李自成目光狹隘,沒有遠大目標。儘管李自成在起義時說得好聽,免賦稅,闖王來了不納糧。但他畢竟還是農民軍出身,沒有遠大的志向。他之所以起義,完全是被官府逼得活不下去。如果能夠給他高官厚祿,他立刻便會和明朝的統治階級變成“自己人”。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當個諸侯王,根本沒有圖謀天下的膽子。

李自成:答應我三個條件,我便俯首稱臣,崇禎:我還是死了算了

崇禎

只是沒想到北京城已經到了如此弱不禁風的地步,他還沒怎麼攻打,人們就主動開城投降。但因為軍紀不嚴,殘酷對待百姓,所以他失去民心。最後一敗塗地,又被滿清給趕出了北京城。而性格執拗的崇禎帝,也自掛東南枝,吊死在了煤山上。

參考資料:《明史》、《小腆紀年附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