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軍閥耗盡積蓄請人殺光了自己的兩萬軍隊,一四字成語隨之而生

每到王朝末年,中華大地總會湧現出很多粗人軍閥,他們大多沒什麼文化,憑藉自己的一腔武勇在亂世中出人頭地。

但由於沒什麼文化,這些軍閥總會鬧出一些奇葩事。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位唐末軍閥,他竟然耗盡積蓄清人殺光了自己的兩萬軍隊,一四字成語也隨之而生。

唐末軍閥耗盡積蓄請人殺光了自己的兩萬軍隊,一四字成語隨之而生

玄宗時期,由於統治者的傲慢自大,使得胡人出身的安祿山掌握兵權,最終掀起了安史之亂,此次戰役也被史學家公認為唐朝強盛到衰亡的轉折點。

不過任何戰爭都有迎來終結的那一天,公元763年,在名將郭子儀、李光弼等人的圍追堵截下,安祿山政權分崩離析,很多部將臨陣倒戈,其中便包括了叛將之一田承嗣。

田承嗣出身於雁門田氏,是地地道道的匈奴人,年輕時跟隨安祿山征戰,屢建功勳,受封右武衛將軍。安史之亂中他表現十分搶眼,曾率軍攻下洛陽。

唐末軍閥耗盡積蓄請人殺光了自己的兩萬軍隊,一四字成語隨之而生

然而隨著戰爭的持續,安祿山政權由於內訌、唐軍圍剿逐漸衰敗,田承嗣一看這不行啊,於是便暗地裡花費重金籠絡唐朝大將僕固懷恩,希望他能夠幫自己在唐代宗面前說說好話。

唐代宗得知訊息後,稱只要田承嗣“撥亂反正”,就決定對以往“一切不問”。在得到僕固懷恩的暗示後,田承嗣在戰場上臨陣倒戈,立下了大功。戰後,唐代宗實現諾言,不僅饒了其謀逆之罪,還讓他當了魏博節度使,總管六州之地。

上文中也提到了田承嗣武藝出眾,在行軍打仗這方面還是很有天賦的,在擔任魏博節度使期間,他在軍中選拔人才,“其魁偉強力者萬人以自衛”,建立起了一支牙兵,軍種類似於現代特種兵。

唐末軍閥耗盡積蓄請人殺光了自己的兩萬軍隊,一四字成語隨之而生

田承嗣去世後,這支牙兵成為了一支獨立武裝,“變易主帥,有同兒戲”,甚至連魏博節度使是誰來坐都由牙兵說了算。時間一長民間便流傳出了一句諺語,“長安天子、魏府牙兵”。

這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五代時期,牙兵的規模也達到了2萬人。根據史料記載,最後一位魏博節度使的名字叫做羅紹威。他在赴任途中聽說了這支“毒瘤”軍隊的厲害,雖然有牙兵在,魏博牢不可破,但作為節度使,自己沒有一點權力,羅紹威很不甘心。

羅紹威來赴任只帶了幾千軍隊,就這點人還不夠牙兵塞牙縫的,在思慮再三後,羅紹威準備花重金讓人來幹掉名義上屬於自己的這兩萬軍隊。

唐末軍閥耗盡積蓄請人殺光了自己的兩萬軍隊,一四字成語隨之而生

羅紹威的親家便是大名鼎鼎的梁朝開國皇帝朱溫,由於牙兵實在太過於囂張跋扈,所以羅紹威也豁出去了,他表示只要朱溫來平亂,不僅糧草後勤他全包了,打完後還會奉上大量金銀財寶以及魏博土地。

朱溫一看條件如此優厚,於是便帶著五萬大軍來到了魏博。史料記載這場戰爭打了兩年,最終以朱溫勝利而告終。不過羅紹威的損失也十分慘重,“羅紹威供億,所殺牛羊豕近七十萬,資糧稱是,所賂遺又近百萬,”“蓄積為之一空”,“自是衰弱”。

意思很簡單,羅紹威本來雖然在魏博受到牙兵鉗制,但名義上牙兵仍然是他的軍隊,他還是一方諸侯。然而把朱溫這頭狼引進來之後,牙兵雖然被打沒了,自己也沒了稱霸天下的資本,最終只能成為朱溫帳下的一名將領。

於是在戰後,羅紹威感慨道,“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一四字成語隨之而生,也就是鑄成大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