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清朝從1636成立至1912年滅亡,共歷經276年,皇族愛新覺羅氏共傳承了12代。這近三百年,清朝由盛轉衰,不僅僅能根據歷史文字分析出來,單看他們的畫像,就能感受到畫工在紙上留下的盛衰痕跡。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第一代帝皇努爾哈赤,他的眼神狠辣,面部帶有梟雄的氣概。他出生於1559年,年輕時就靠征戰成為女真部落首領。他於1616年即位,因為他在位的時候國號為“後金”,所以1616年到1636年並未算在清朝的正統時間內。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皇太極是第二任皇帝,畫像上看他繼承了父親的眼睛,但是面部慈善,有“心寬體胖”的韻味。1636年,皇太極即位時改國號為清,他也是一位征戰沙場的梟雄。但是在位期間實行著重保護漢人的政策,所以的確算是一名相對仁慈的帝皇了。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第三位帝皇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1644年,他即位時才5歲,24歲便離世了。所以,他面相清秀,看上去沒有祖輩那般的帝皇之氣。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第四位帝皇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康熙帝了,他的名字是玄燁,於1662年即位。他的在位時間達到了61年之久,是中國古代在任期時間最長的帝皇了。他的畫像比較老邁,但是也藏不住鋒銳的眼神。畫像上他皇袍的花紋也明顯比之前的幾代皇帝繁複,這也凸顯了這位帝皇在位期間的繁榮盛況。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經歷了“九子奪嫡”,四阿哥胤禛最終於1722年成功登上皇位,改年號為雍正。雍正帝和自己的父親一樣穿著花紋繁複的龍袍,雖然有點消瘦,但臉上掛著勝利者的笑容。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第六位帝皇弘曆,就是老百姓們津津樂道的乾隆了,他在1736年即位時才25歲。那時的他面容清秀,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逐漸面容臃腫、黑眼圈深重,面色慘白。不太像影視劇中演的英明神武的乾隆帝了。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第七位帝皇顒琰於1796年即位,年號嘉慶。畫像中嘉慶的面部線條圓潤,眉宇間更多的還是愁容。嘉慶年間,鴉片開始流入中國,清朝由此正式走向衰敗。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1821年,第八位道光皇帝旻寧即位。從39歲到69歲,按理說應該是正值壯年,但是道光卻瘦得皮包骨頭。他在位的30年為了禁鴉片的問題煞費苦心,但是頹勢已經挽回不了了。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道光皇帝心力交瘁,最後在圓明園去世。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咸豐帝奕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最後一位擁有實權的清帝。他在1846年即位時才13歲,面向稚嫩年輕,但至少還有帝皇的氣勢。咸豐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善用賢能之才,終於扭轉了一點局勢,開啟了洋務運動。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第十位同治帝載淳于1861年即位,7歲即位的同治還比較稚嫩,無法掌握權政,宮中黨派鬥爭、暗流湧動。也就是此時,慈禧太后開始垂簾聽政。同治在位13年,清朝出現了短暫的安定時期。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12位皇帝畫像就能看出,大清由盛轉衰的痕跡

同治帝19歲就駕崩後,慈禧太后挑選了當時年僅4歲的載湉,也就是光緒皇帝。從1875年即位,到1908年駕崩,光緒帝手中沒有絲毫實權。但是光緒帝還是突破了慈禧太后的掌控,實行了戊戌變法,最後變法雖然夭折,也體現了光緒想真正成為一代帝皇的決心。

清朝第12位皇帝宣統帝溥儀,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於1909年即位時,年齡更小了,才3歲而已。1912年,溥儀就被迫宣佈清朝滅亡,退位時才6歲。他的“畫像”與之前所有的帝王不同,是一張黑白照片。也由此見證了當時由西方國家流入中國的科技技術,以及勢不可擋的時代潮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