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銅車馬,車上那把傘是幾種兵器?先進技術讓專家難以解釋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的這首《古風》以雄渾的筆調寫出了秦始皇掃清六合,統一宇內的恢宏氣勢,讀來令人覺得大氣磅礴。

歷史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分裂與聚合的過程完成文明的進步。在春秋戰國的諸侯鏖戰持續了幾百年之後,滿目蒼痍華夏大地也迎來了統一這塊土地的人,那就是秦國的君主嬴政。

談及嬴政,不同的人對於他也是褒貶不一。但是誰也不能否定他對於歷史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他統一六合,制定了統一的文字、度量衡,而且在他死後還給後世留下了被稱為世界奇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銅車馬,車上那把傘是幾種兵器?先進技術讓專家難以解釋

秦兵馬俑一直是中華民族的一個象徵和驕傲。裡面的所有文物即使放在如今都讓人讚歎不已,

比如

1980年出土的秦陵銅車馬就使得很多專家都難以解釋其中的技術。

其實,銅車馬並不是一個偶然的產物,它的出現背後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銅車馬的歷史淵源

在秦陵銅車馬面世之後,許多人都對秦朝的輝煌文明驚歎不已,但是,秦朝的文明同樣也是歷史沉澱的結果。

銅車馬面世的一個基本條件便是青銅冶煉技術的成熟。中國鍛鍊和使用青銅器的歷史很悠久,

根據《左傳》記載,在大禹治水的傳說時代,就已經有人開始冶煉青銅作為兵器。在商周時期,青銅器作為祭祀的重要禮器被廣泛運用,青銅的冶煉技術已經相當發達。

秦始皇陵銅車馬,車上那把傘是幾種兵器?先進技術讓專家難以解釋

到了秦朝,隨著大一統王朝的建立和國力的強盛,青銅技術更是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根據史料記載,秦始皇曾經

收天下之兵,鑄就十二個金人,這沒有相當成熟的青銅冶煉技術的支撐是不可能的。而青銅冶煉技術的成熟也是銅車馬能夠問世的條件淵源之一。

銅車馬誕生的另一個歷史淵源便是車馬文化的發展。

在我國古代,特別是秦以及秦之前,車馬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還是權利和地位的重要象徵。周代制定的五路車服制度將車馬與禮治掛鉤,更使得車駕成了維持秩序的工具,這同樣是銅車馬面世的一個社會淵源,

銅車馬能夠誕生也歸功於秦朝嚴密完備的手工業管理制度。

談及秦朝的法律,後世史家往往批評法網過密,但是細緻繁瑣的法律制度對於手工業而言,卻未必是一件壞事。根據前幾年出土的《雲夢睡虎地秦簡》記載,秦朝對於手工業成品的規格,和匠人的管理都十分嚴格。這種嚴格的制度保障同樣也是使秦陵銅車馬面世的重要條件。

總之,就好像小孩子不能一下子長成大人一樣,秦朝的文明也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而是千百年發展的必然成果,

就好像人們在稱讚秦陵銅車馬之時,其實也是在透過秦陵銅車馬稱讚積澱了成百上千年的中華文化。

秦始皇陵銅車馬,車上那把傘是幾種兵器?先進技術讓專家難以解釋

那麼,得到海內外如此盛讚的秦陵銅車馬到底有何奇特之處呢?

秦陵銅車馬,享譽海內外

秦陵銅車馬自出土以來,被得得了各方人士的關注與喜愛,很有人將其稱為

“青銅之冠”

,那麼“青銅之冠”的廬山真面目又是怎樣的呢?

秦陵銅車馬由兩套車組成,即立車和安車,其中立車在前,安車在後。整體大小是真實車馬的二分之一,不過,雖然體型縮小了一半,但是各種細節紋飾和構造去的絲毫沒有偷工減料,與真實的車馬一模一樣,完全稱得上是美輪美奐,巧奪天工八個字。

從紋飾上看,銅車馬上的紋飾繁瑣還華麗,完美地向後人呈現了秦朝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盛世氣魄。

在主車之上,當時的工匠細心地刻上了雲紋,渦紋,以及象徵地位的夔龍和夔鳳的花樣,生動逼真,簡單卻傳神。

秦始皇陵銅車馬,車上那把傘是幾種兵器?先進技術讓專家難以解釋

除了車身上的紋飾之外,各個細節部位也做得相當逼真,拉車的馬活靈活現,駕車的人栩栩如生,而且在人物的髮髻,衣服等部分也是力求真實地還原細節,可以這樣說,就算排除它是秦始皇陪葬品這一身份,單從美術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尊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而且從鍛造技術上看,這駕銅車馬也是當時青銅冶煉技術的集大成之作。銅車馬的結構複雜,製作工藝繁瑣,是秦朝青銅冶煉技術發達的明證。

單從組成安車的零部件數量來說就有多達

3462個,在出土之後,專家也是花費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把這些零部件完全組裝完成。

而在兩千多年的秦朝,當時的工匠竟然能夠將這些零件生產並組裝好,這簡直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情。

從拼接的手法上看,銅車馬也足夠被當成秦代青銅冶煉的教科書。

整輛銅車馬的介面接近四千個,在組裝時,採用的手法也是多種多樣,其中包括鑄接、焊接、活鉸連線、子母扣連線、鉚接等多種工藝。

這也能夠說明這輛銅車馬是許多工匠的心血結晶。

總之,無論從美術,技術還是歷史層面,這輛銅車馬的價值都無可估量。曾經有人說如果將秦始皇陵稱作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的話,那麼這輛從秦陵出土的銅車馬就是“奇蹟中的奇蹟”,這種說法看似誇張,用在銅車馬的身上卻並不顯得言過其實。

秦始皇陵銅車馬,車上那把傘是幾種兵器?先進技術讓專家難以解釋

除了以上的亮點之外,秦陵銅車馬還有一個讓人驚奇的地方,那就是立車上的那把直立的傘。

功能多樣的銅傘

秦陵銅車馬上的這柄傘,並非是固定在立車之上,而是可以自由拆卸的。當然,如果僅此而已,也沒有什麼新奇之處,這柄傘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傘柄之中,內藏刀劍。原來這柄傘的傘柄和傘面也可以拆開,而傘柄則是空心的,其中便藏著武器。

這還不是最絕的地方,最絕的是將傘柄與傘面分離開來以後,

傘面並不是被丟在一邊毫無用處,而是可以當作盾牌

使用。

傘柄中除了可以抽出刀劍之外,自身也可以被迅速

裝成一柄

長矛

而且這柄傘身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傳說,秦始皇生前殺孽太多,所以建造了一座地下兵團,好讓他們在幽冥世界繼續保護自己。當然這種傳說跟秦始皇的性格有所聯絡,他命徐福帶人尋找“長生不老藥”這種荒唐事,就可見一斑。

秦始皇陵銅車馬,車上那把傘是幾種兵器?先進技術讓專家難以解釋

一柄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傘,在平時只是作為儀仗的一部分,默默無言地裝飾著帝王的威儀,但是一旦發生了突發情況,

它便可以在瞬間擁有防守與進攻,近戰與遠攻的多種功能

,除了感嘆秦朝先進的鍛造技術之外,我們也不得不說心悅誠服地感嘆一句,秦始皇的帝王心術真是不可小覷。

總之,秦王掃六合,看似威風八面,君臨天下。但是同時也將天下的憤懣集於一身,以至於會誕生自己死後都還要繼續過著膽戰心驚的生活;時刻擔心敵對勢力的刺殺這種荒唐想法,也分不清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

結語

說到科技文明,很多人都以為科技來源於西方,在中國人只會抱著經書死讀子曰詩云的時候,泰西就已經在一日千里地發展著科技。

其實,這並不正確。我們的先祖也曾有過先進的技術,曾經我們科技也曾稱雄世界,只是後來發展到了瓶頸,一直沒能衝突封建時代的限制,才漸漸被西方反超。

秦始皇陵銅車馬,車上那把傘是幾種兵器?先進技術讓專家難以解釋

就像秦陵兵馬俑一樣,哪怕已經是兩千多年前的古物,但是依舊能夠讓現代的專家學者們感到不可思議。

而這就是祖先留給我們這個民族的遺贈,是我們文化自信的來源。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